款多多王文钢:跨行业创新的团队如何搭建?

2019-09-11
能够在自己熟悉又擅长的领域创业是一件幸福和幸运的事情,更多时候却是事与愿违,一方面是新赛道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自身专业、经验的限制,是否选择跨行创业就成了第一道选择题

默认标题_自定义cm_2019.09.10 (1).png

编者按:本文来源自创业邦专栏舵舟,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出生日期:1978年

出生地:山东

身份:款多多创始人/CEO

星座:摩羯座

融资轮次:C轮

行业:轻奢

导语:跨行业是创业者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能够在自己熟悉又擅长的领域创业是一件幸福和幸运的事情,更多时候却是事与愿违,一方面是新赛道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自身专业、经验的限制,是否选择跨行创业就成了第一道选择题,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组织问题更是个很大的坑。

本期舵舟案例对话款多多创始人王文钢,一位跨行业连续创业者,从最初创办视频服务公司,最终被酷6收购,王文钢到酷6网担任副总裁;到打造家纺品牌“优曼家纺”,总体销售规模达到约2-3亿元;再到创办珠宝首饰供应链平台款多多,2016年起款多多完成真格基金领投的A轮、蓝标领投的B轮、创新工场追加的B+轮,2018年完成C轮1.2亿元融资,如今王文钢的款多多又开始开拓线下店,做自己的轻奢品牌。几乎每一步都是踏入一个新领域,而且每一次创业都获得了认可和成功,在线下店的模式创新中,王文钢又在思考新的组织搭建方法和人才建设。

1

跨行业创新人才成为老板的一大痛点

舵舟:现在你们开始做线下店,是公司转型吗?

王文钢:是一个新业务,创造一个新模式,但不是在做转型,我也没打算把供应链这件事做完就完事了。其实很多事情很早就开始筹划了,只是时机没到,时机到了我就会跟大家讲的。我们从2018年初开始布局线下店,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公司重新搭建了60人的零售团队。

现在创业和原来不太一样,现在市场变化太快。原来创业,起码三年不会有什么变化,现在不一样,要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坚持六年才能做成,而这六年过程中坚持方向不变的是少数,世界变化太快,总要不断适应和调整。尤其是今年,市场环境不稳定,我就踏踏实实把能做的事情做好,等到市场回暖,就会有一大波零售起来,这时候我们积蓄的能量就会爆发出来。

经济没那么好的时候大家的心思反而能够踏实下来,就没有那么多想法找窍门,因为这时候也没有什么窍门了,就是踏踏实实做事,做产品,因为幸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舵舟:款多多从珠宝首饰行业切入,现在做自己的轻奢品牌Ipromise,从线上到线下,包括开店,必然有很多不同,你怎么来看轻奢的特点?

王文钢:我觉得还是要想通人性,像餐饮行业,人们觉得有人排队就一定是好吃的,也会跟着排队。像喜茶,其实好不好喝已经不重要了,排队效应已经起了作用。而轻奢更像是波斯猫,看上去很高冷,实际上很希望别人来撩;重奢就像衙门,外面立个门神,进去是有代价的,但是进去的转化率就很高。

舵舟:做一个新业务是很不容易的。

王文钢:我们现在是创造一种新模式,做品牌的结构创新,这种创新比创业都难,对于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跨行,而且跨得有点狠。做线下品牌,要边学策略边学市场营销,还要学线下零售管理、供应链,甚至还有商品开发、审美。最头疼的就是人才,这种创新带来的问题就是以往的人才没有能够解决专项问题的,任何一个历史行业里的专项岗位的人到这里都水土不服。他只擅长我们新打法中的一小部分,他的那套打法在前三个月用透了,之后自我升级做不上来。

我们找了传统珠宝品牌的人,找了服装品牌的人,甚至去找了互联网品牌的,一直在换人,动用了七八个猎头,找了一年半,换了三拨人都没有合适的,直到现在才基本找到。

舵舟:你要的人才想要达到一种什么效果呢?

王文钢:轻奢首饰品牌最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把自己做成卖货的,以为注册一个品牌就可以了,就等着消费者来购买,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品牌一定是能够跟用户玩起来的,跟用户做朋友,否则用户慢慢就不再喜欢你了。

很多老品牌都在创新,比如耐克,做一个手环,全球穿耐克鞋的人跑步的时候都能看到,这时候他卖的不仅是一双鞋了,实际上是个圈子,消费者发现这么多人在跟他一起跑,是很好玩的。阿迪达斯就做定制,定制鞋拿到店里现场染,这几年阿迪已经变成潮牌了。这都是新的东西,核心就是四个字“与我有关”。

这个怎么找呢?每个品类的“与我有关”都不一样。无论怎么动,先把人找对。这人大概率是原来在市场层面有做品牌经验的,但是他得学会自我创新,比较难找。

舵舟:那像耐克、阿迪这些公司的人是从哪里找的呢?

王文钢:这些大公司找的人我们也找不起,理由是创业公司根本扛不住这么高的预算。这不是单独一个人的成本,后面还需要一套完善的产业结构来支撑,比如说一个很高级别的策划创意,要开一家店,那还要配套空间设计、落地执行,甚至还要很强的公关媒体,就想怎么和大品牌发生点关系。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成本自认就很高,不太适用于创业公司。

舵舟:开店是现在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吗?

王文钢:必须要走。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单店模型,一家店开完了,要保证利润结构是对的,流水先做起来,第二轮再做品牌整合营销,提升用户认知度,扩大销售额,目前还在第一步,七月份刚升级完二代店,八月份在南京又开一家店,从目前看各种数据反馈对的,我们准备复制了。

2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人才都不是培养出来的

舵舟:开线下店是不是要找传统珠宝行业的人?

王文钢:这个找人的过程是很痛苦的,换了四拨人才换对,从珠宝圈到化妆品、服装圈,还有新的互联网品牌的,都试了一遍 。关键还是不懂这行。像名创优品一下子就开这么多店,是有啊呀呀原来的班子基础,那些人培养了20多年,有的都管过5000多家店,所以瞬间就起来了。

舵舟:既然不懂,就只能靠勤奋了。

王文钢:只能勤奋了,就是个体力活,每天都在不停地面试,一直见人,一直讲话,聊的人多了就有一点点感觉了,一开始没找对,用错了半年时间,之后就知道错在哪了,下次再找人聊天,你就知道对错了,不能总犯一样的错误。就是在犯错当中提升自己的认知。

后来我发现很多成功的品牌也差不多是这么干的,我找了Vans当年在中国的创始团队,三年开了500家店,但是第一年也是频繁换人,换了5次,老板也是在不断换人过程中弄清楚了模式,到第六波团队的时候总算对了。做零售如果是自己造的话前三年都是这样,之后才会出现指数级成长。

舵舟:换了这么多人,折腾这么多次,你有什么收获?

王文钢:要相信专业。我原来总是想破除这个行业的一些规矩,现在看来还是不行,专业的就是专业的,自己怎么培养也养不成。

有些岗位注定是不能培养的,你不能把一头狼关在院子里驯化,最后结局肯定不会好的。举个现实中的例子,一个人从打工者走向创业了,再让他回去打工,他会愿意吗?肯定不愿意了。他就是个肉食动物,即便天天在野生环境中刨坑吃草,也不愿意再回去被圈养。很多创意性的岗位,就需要不停地去挑战他的思维敏感度,不停地被各种甲方逼着,还要和同行业的乙方竞争,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才能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不要设限。

所以一开始我们觉得要自己做零售,做品牌,现在想想,我们就是一个品牌管理公司,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怎么把自己的品牌管理好,是自己人去管,还是找外面的人去管,反正都是人,只是结算方式不一样。

舵舟:最后算算成本差不多。

王文钢:长期看差不多,短期看外包做还是有些贵。而且当你的底子不好的时候,也不是说化化妆就能好的,怎么办呢?就是别着急,让化妆师化一下,自己对照镜子看看效果,自己再练习练习,练多了也就知道其中的方法了,也就有自己的主见了。

3

再好的方法

一把手不牵头坚持做

最终会半途而废

舵舟:很多创始人也都希望在创业这条路上多学些经验、方法。

王文钢:成功的经验都不用学,不成的教训倒是可以借鉴。很多创始人总是着急学别人成功的企业是怎么做的,但是任何一件事如果换个人换个时间,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你没有那个文化和基因,学是学不到的。

就像我们现在,新的团队,跨行业的事情,我要做的事一点点把这个文化打造出来,我自己要把业务理清楚,从品牌到市场、销售,做了一年多时间,现在我是基本能讲明白,从认知到实践还需要时间,这个过程也有很多坑。自己把一个项目做完,不断去总结哪一个规律更合适,这是最好的。

做企业有很多好的方法论,关键是适不适合,一把手认不认,坚定不坚定,再好的方法,如果一把手不牵头坚持做,最后肯定会半途而废。还有一类容易出事的公司就是控制型的,老板就像保姆一样管着自己的员工,慢慢就形成一种企业氛围,就是老板在的时候都挺好,老板不在就不行,我就特别害怕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先是自己想清楚业务,逐渐形成一套规划和文化。

舵舟:对于企业文化和组织建设,很多公司也都有HR部门自己做。

王文钢:很多公司都有HRBP、政委什么的,但很少有公司能做好的,当然那些特大型的公司不一样,就说和我们差不多的创业型的公司,真的很难。要是从企业文化到组织建设,全都配备齐,成本还是很高的,创业公司没有这么多钱。这种情况下还是先稳定团队,把自己的业务理顺,把现金流做好,有一定基础之后,在需要冲一下的阶段,把团队训练一下,把增长节奏提一提,但还是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培训也一样,自己做未必能做好,内部人还不一定听。总之就是有稳定输出之后提升团队能力。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