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创星李浩:“下一个华为”在中科院

2019-12-09
中科创星李浩:“下一个华为”在中科院

在投资圈,诞生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的中科创星自成一派:不追逐互联网风口,只坚守“硬科技”,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之路走到底。

自2013年创办至今,这家携带着中科院基因的机构,已投资超过270家硬科技企业,其中近百家企业实现后续融资,成为硬科技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1209-1.jpg

锚定“硬科技”,挖掘下一个华为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博士于2010年首次提出“硬科技”概念,是指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而产生的技术产品、设备和系统,其底层是科学研究支撑的,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有明确的应用产品和产业基础,对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选择以“硬科技”作为投资的方向,在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看来,既符合国情,也是自身价值观与资源背景相匹配的结果。

李浩认为,当前中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阶段,过去靠房地产、人口红利来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效果渐弱,转而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转型。作为投资机构,重要的是资源配置,把钱投到最能产生社会财富增量的地方,才能实现生产力的进步。

当落点放在科技,自然就绕不过作为“国家队”的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必须要有投入才能有产出,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最后到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中国科学院建院七十年,经历了两三代科学家的努力,国家投入巨大,产生了很多科技成果,这些,便成了中科创星重要的项目源所在。

李浩判断,未来的科技五百强,有20%~30%会出现在中科院。他希望中科创星协助中科院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工作,投资中科院的企业,未来的企业五百强中有中科院的身影,有中科创星投资孵化的身影,投中未来二十年中“下一个华为”。

能进入科学家圈子的投资机构不多,中科创星本身的中科院背景令其有了近水楼台的优势。跟各个研究所、重点学科的优秀科学家保持互信沟通的关系,围绕技术产业链做部署,顺着“千人计划”群体、院士群体这样一些社群做深度联结,中科创星在圈子里建立起自己的口碑。科学家们在想要创业,便会第一时间找到它。

1209-2.jpg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 李浩

硬科技项目的两个标准

把研究院所的技术、专利、科研成果等转化成科技型创业公司,并提供持续全面的投后服务,培养其成长到一定规模后,进行社会化退出,是中科创星坚持的模式。诸多基础核心技术在中科创星平台的支持下实现产业化发展。

在2014年年初,中科创星引进世界顶级的光子集成领域的核心专家程东博士和BrentE.Little博士等人,成立了致力于光通信领域的光子集成芯片研究的奇芯光电,先后承担“135规划”“科技小巨人计划”“中试项目计划”等各类国家级项目30多项,目前已批量供货于中兴、华为及谷歌、Facebook等企业,账面投资回报超过100倍以上。

2015年,中科创星投资了中科院西光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超快激光器的制造团队——卓镭激光,助力中科院西光所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如今其产品已是国内工业超快激光器中的Top1,广泛应用于各种终端显示屏幕的切割加工。后来中科创星在A轮追加投资,目前这笔投资回报率已超过十多倍。

从上述案例也可看出中科创星筛选项目的标准:其一,团队是否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技术是否具备稀缺性和独占性;其二,这个一流的技术是否有充分的市场需求。这两点是影响中科创星项目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至于团队是否完整,应用是否落地,我们都可以协助他搭建团队,对接资源。”李浩说。

服务科学家CEO这群“客户”

中科创星在西安和北京设立了办公室,“哪里有‘客户’,哪里就有我们。”李浩所称的“客户”便是他所着重投资服务的硬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者往往是院士、博士,是科技前沿的精英。

在李浩看来,学院派创始人做企业,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科学家和企业家一样,具备聪明、坚韧不拔、正能量的品质。缺点是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都专注于科研,缺乏商业经验。

“不过商业也是可以学习的知识。”李浩说。

针对科研人员技术强而商业运营弱的特点,中科创星内设一支7个人的猎头团队,专门为被投企业寻找商业合伙人。除此之外,中科创星还组建了“硬科技创业营”,每次组织几十位管理者,封闭形式培训三天,教授硬科技创业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在李浩看来,“硬科技创业营从需求出发,为科技创业者组织、开发、并提供企业文化建设、团队管理经营,商业模式开发等相关创新培训课程,培养科学家转型为创业公司的CEO的能力。”


来源: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