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4,中国电影“消失”的100天

2020-05-04
电影“消失”100天不快乐,祝大家继续坚持不懈!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一起拍电影,作者1674。

电影“消失”100天了。

100天前的1月24日,原本应该是2020春节档热闹开张的日子,但因为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危机爆发,前一日春节档影片几天宣布撤档,1月24日当天电影市场清零,至今已经整整100天无新片上映。

过往100天中,有过史无前例的低谷时刻,有过期待复工的信心满怀,也有过彷徨无奈的等待与挣扎,倘若能够熬过这段日子,日后说起来必定感慨万千,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已经不在了。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不确定前路如何,电影何时回归,但在这样的时刻里,拍sir想说,我们依然带着希望等待。

命运的喉咙

四个月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规模爆发令所有人措手不及,如此严重的疫情危机出现叠加中国最传统而盛大的节日春节开幕,使得2020年的开年岁月比以往都阴云密布。

在电影市场中,春节档的消失也是突然的。七部影片在同一天内陆续发布撤档通知,张灯结彩的繁华和锣鼓喧天的激动瞬间荡然无存,大盘数字停止滚动、各地影院暂停营业、行业士气更一落千丈。而损失了春节档,后续的深远影响比我们想象得更严重。

在4月29日国家电影局召开的电影系统应对疫情工作视频会议上,电影局局长也直接表示,此次疫情冲击直接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估算全年票房损失将超过300亿,而且在全年票房的大幅下滑背后,也是每一个从业人员面临的生存危机。

态势最严峻的在影院端,出于疫情危机下对公共卫生安全的考虑,同时也无新片上映,在1月23日前后国内各地的影院们陆续宣布暂停营业,在原本生意最红火的春节档陷入了一片死寂。而此后100天当中,影院是否能够复工也成为行业复苏的重要标志,毕竟影院不复工,相当于阻塞了整个行业内内容与资源的流通,时间一长对于整个产业链条都会产生剧烈影响。

在影院停工的同时,剧组拍摄也停滞,1月27日横店影视城暂停了剧组拍摄工作。曾经横店是影视行业寒冬的一面镜子,如今横店动态依然反射出这个行当的春夏秋冬,而随着横店剧组的停工,全国各地的剧组也陆续叫停,无生产也无输出,整个行业跌入谷底。

与此同时,在春节档消失之后,情人节档、清明档也相继消失,眼下五一档也正在消失。在过去100天内,原定档的近二十部影片全部撤档,同时也再无新片定档。在最焦灼的时段内,疫情危机的解除时间基本上一天一个准,反馈到电影市场上就更难以揣测了,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无人敢贸然行动。

在新片退场的同时,各大电影节活动也陆续按下了暂停键。依照电影节举办时间顺序,从2月15日第44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及第18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宣布延期举办开始,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第二十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接连宣布今年延期举办,眼下已经到了5月,往年这个时候上影节宣传及报名活动也都已启动,但如今没有音讯,基本可以确定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将延期。作为行业内外的重要电影活动,电影节的缺席也让当年的影片及项目合作、人才与资源交流等受阻,同时更间接影响后期发展。

如今回看,这些接连爆发的事件一次次凸显着这场疫情危机的严峻性,同时也一次次说明着整个电影乃至影视行业受到的前所未有的重创。前段时间市场第一季度的数据报告相继出炉,2020年第一季度万达电影、金逸影城和幸福蓝海三家院线亏损超8亿、2020年第一季度22家影视企业合计预亏金额17.45亿、2020年初至今已有5328家影视公司注销(截止4.15)……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资源与资金的流失,也是行业人心的黯淡或崩溃。

灾难至此,仍未停止。

复苏的冬天

诚然,这场疫情危机的爆发性之强、波及范围之广、存在时间之久并不是针对于某一行业或领域的,而是对于整个社会生产秩序与生活现状的“摧毁”。也受疫情危机起伏变化的影响,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在过去100天内也经历了起伏与曲折。

疫情危机的全面爆发发生在春节前即1月中下旬,受此影响整个电影市场停摆。春节假期结束,原本复工复产的日子也因为这场危机而延后。不过随着首轮大规模爆发情势的减缓,影视行业也开始筹备复工的相关工作。2月11日横店影视城发布复工指导意见,表示第一阶段复工从2月13日开始,隔日,北京市电影局发布致首都电影行业的公开信。无论是具体的动作规划还是安慰与鼓励人心的政府文件,可以看到整个行业在陆续进入筹备复工的阶段,相比停滞不前的等待,此刻更充满希望。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各地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帮扶影视行业的政策与意见,其中以2月23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关于电影院复工准备工作的建议”和2月26日北京市电影局联合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北京市电影行业复工防疫指引(1.0版)》讨论最为热烈。以上文件的发布意味着影院即将复工、行业即将全面重启,这对于从业者而言无疑是振奋人心的,毕竟这是关乎生计的问题。

但从业外反馈来看,更多人对于电影院这一阶段的开启复工是持反对态度的。2月下旬疫情态势有所缓解,多个省份的疫情防控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往下调降,单日确诊病例夜开始下降至两位数。同时社会复工潮达到高潮,大批返城复工人员出现,在大批量人口流动的同时自然也存在安全隐患,因而从社会声音来说,大部分反对电影院的复工行为。

从回顾角度来说,从3月16日开始,行业算是迎来最近最富有希望的一段日子,低风险地区新疆部分影城恢复营业,虽然无新片可放只能播一些旧片子,但这一步的踏出释放出积极的信号。第二天中影公布首批公益重映片单,《中国合伙人》《战狼2》《流浪地球》等五部影片将以公益放映的形式进行重映,票房分成全部归影院所有,以促进影院回血并拉动观众回归影院。那几天接连都是好消息,四川省宣布省内低风险地区电影院可复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宣布以4K3D版本回归、两部批片宣布定档日期、杭州市电影院开放、第二批第三批公益重映片单流出、上海市电影院公布复工日期等,在阳春三月的云卷云舒里,仿佛电影行业也要迎来久违的春天了。

太天真!疫情很顽固,上级很谨慎。

3月初至中旬,欧洲和北美疫情大规模爆发,3月下旬,国外输入病例急速上升,国内疫情局势也迅速紧张起来。3月27日,电影院复工行为被紧急叫停,据国家电影局通知,所有已复工影院立即暂停营业。3月31日,总书记在杭州视察工作期间也安慰大家疫情局势依然严峻,“大家想看电影,就看网上的吧!“由此,电影院重回一潭死水,曾经的悸动烟消云散。

接下来的日子里,针对影视行业的政策也呈现持续收紧的态势,4月8日、4月15日、4月30日、5月2日的相关会议上接连发布通知,多次强调电影院等密闭式娱乐场所暂不开放。

时至今日,大家依然在等待。

电影会死吗?

疫情阴霾正在逐渐消散,4月30日北京一级响应机制下调至二级,5月2日起湖北解除一级响应,至此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解除一级响应。同时全球疫情态势也渐趋缓和,确诊病例数字连续下降,这些都意味着这场危机已经开始退场。

站在100天这个时刻回看,这场危机当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之处。

例如,线下电影院的失语间接促进了线上空间的发展,大年初一《囧吗》成为首部“院转网”电影,尽管曾受到院线、影院方面的抵制,但这次尝试依然在争议中开辟了一种发展方向,此后包括《肥龙过江》《大赢家》《我们永不言弃》在内的多部院线电影都复制了这条道路。

同时,电影节也开始寻求线上发展,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将于5月6日在线上揭晓获奖名单,前几天北影节线上影展公布的消息也引来大家热议。而国外“One Word Together at Home”线上演唱会、“We Are One: A Global Film Festival”线上电影节的陆续举办也让国内从业者与观众看到线上世界的更多可能。特殊时期内依然要寻求生存与发展,由此来说,线上空间的存在与潜力未必不会是对于行业发展的一种助力。

另一方面,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也让我们更深程度地意识到了整个行业的脆弱。以损失最为惨重的电影院为例,在波折不断地复工之路和仍旧未可知的复工日期之下,影院们在寻求自救。从春节期间开始,不少电影院就开始线上售卖零食饮料等影院内为春节档准备的卖品,虽然售卖成绩不乐观,但起码是一种努力挽回损失的积极行动。之后,线上购票平台和各大影院APP上又开启一轮预售套票的活动,前阵子,又出现不少影院将自己的场地出租供婚纱照拍摄,或者改建篮球场,以期能够在影院完全空耗成本的情况下做些九牛一毛的努力。

但同时,仍旧有许多影院开始出售却无人接手、影院员工开始出去做兼职,4月16日天津橙天嘉禾银河影城倒闭,告别视频走红网络,那支视频做得既暖心又哀伤,而这家影院从辉煌到消失的过程又仿佛无数家影院的缩影,这家影院离场的背后也是整个行业对于现状及未来无声的叹息。

▲摘自天津橙天嘉禾银河影城闭店告别视频

自救归自救,但行业也更需要被重视和被支持。

不然,电影会消失100天,电影人可能就会永远消失了吧。

当然,我们更愿意相信,经历此次疫情危机,电影及整个影视行业会变得更坚韧,苦难依然能够赋予我们一些财富。但拍sir不想说什么“阳光总在风雨后”,只希望这让人憋屈又无奈的100天过后,别再过这样的日子了。

电影“消失”100天不快乐,祝大家继续坚持不懈!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