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疫情失去控制,该如何调整策略?

2020-07-10

这篇文章本来应该是周末发布的,因为参加会议推迟了。

我们可能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即:美国(包括全球)的疫情已经彻底失控,未来我们可能需要习惯长期与病毒相处。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数据显示,周六美国新增新冠肺炎病例4.26万,为连续第二天超过4万。

在这前一天,周五美国新增病例为45300,创该国疫情爆发以来最大单日增幅。

过去四天(新增)为165611,相比之下,截至3月31日的总数也才168000。

佛罗里达州、加州以及得克萨斯州等地情况尤其严重,周五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分别达到9585例、5972例、5747例。

对于当前形势,美国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尔德23日在出席众院听证会时说,面对新冠病毒,美国失败了。病毒可能将使美国耗资7万亿美元。

美国有传染病专家预测:在18个月内将会有20-60%的美国人口感染此病毒,最佳情况就是美国3.4亿人口如果20%的人会被感染,0.5%的病死率,那么340,000人将会死亡。不理想的情况下60%人口感染,1%的病死率,那就是2,040,000人死亡。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新冠病毒的病死风险是不同的。小于40岁的风险在0.2%,到了40-50岁风险就翻到了接近1%,60-70岁的风险直升3.6-8%,而80岁以上风险最高为14.8%。

当然也有好消息,美国各州和地方官员基本上都搁置了再次关闭经济的想法,因为这将带来更大的财政问题,美国各州已经倾向于佛系躺平,走“群体免疫”的路子了。

科学界也有一些坏消息,根据中国和美国科学家针对抗体进行的新近研究表示,人体可能永远无法对新冠肺炎产生抗体

根据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示,就算人类产生了抗体,冠状病毒提供的保护性免疫持续时间基本过短。COVID-19幸存者自然产生的抗体可能只能提供6个月的保护,之后将面临再次感染的风险。

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将像流感一样,需要每年定期注射季节性疫苗,方能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这次新冠疫情将不会象上次的SARS一样快速结束,这将是一次持久战。全球经济面临比此前预测的更严重的低迷,即使各国开始重新开放经济,复苏也将是不均衡和不持久的,而这一点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病毒消失或疫苗出现之前。

如果疫情持续一年、两年,甚至永久存在下去,那么世界经济复苏将更加缓慢,也许再也恢复不到疫情前的水平。

自愿的社交距离和提高的工作场所安全标准,国家间的人员流动限制,旅行和商业的低迷,全球贸易流动速度的减缓,都将构成长期的影响。

既然疫情的持续时间将无限延长,那么对于各个行业的影响评估将产生变化,也就是说,我们之前对于经济将“V型反转”的预估将修正为“长期缓慢恢复”

有些行业里的大部分公司也许将很难活下来。

比如邮轮,一两年内都无法航行,大部分公司在高额的债务下都撑不下去。

航空业将很缓慢地恢复,从国内航空开始复航,国际、洲际航班仍将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上,由此还将影响到客机制造业,航空公司对于飞机的需求量将大减。

旅游业也不大可能恢复了,我们几年内都可能不会去国外旅游了,来自国外的游客就更别想了,携程几年内都很难缓过气来,其他的平台就更难生存了。

酒店会变得过剩,国际大型会展活动基本搞不成了,广交会都改线上了,这次进博会还会有吗?还真是很可能取消。会展行业将会大洗牌。

还有线下培训、影视、零售等等,就不一一分析了。

这些行业的业绩在很长时间里都不可能好转了,我们要接受这个现实,回避这些板块。

疫情的长期化将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这让我回想起1760年工业革命的时候。当时,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伦敦,工人的工资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难免造成棉纺织业的竞争力下降。但幸运的是,伦敦附近有煤矿,能以便宜的价格大量采购作为动力来源的煤炭。这驱使人们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为目标进行创新,纺织机械化和蒸汽机由此实现和诞生。

在当时的棉纺织领域,英国的竞争对手是印度。印度一直满足于低廉的人工费,依靠人力生产,但印度产品很快就被成本和质量不断改善的英国产品抢占市场,棉花产地陷入贫困状态。据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的著作《大国的兴衰》记载,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全球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从1750年的25%减少到1900年的2%,失去了存在感。

英国正是由于克服了“只要度过难关就能获得巨大利益”的瓶颈因素,才成为新产业结构的胜利者。没能及时察觉到变化的一方终将落得悲惨下场,甚至影响到国家的沉浮。

产业结构发生剧变,将会改变价值投资的前提条件。在经营环境不变的情况下,股价便宜才有望反弹,但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落后于时代的企业股价是不会回升的。价值投资之王沃伦·巴菲特大量抛售手中持有的股票,恐怕也是因为发现了这样的陷阱。

只要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股市就会回报那些将疫情危机变成机会的企业,同时也会抛弃那些不求思变的企业。工业革命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淘沙,而现在的市场不会有等待的耐心。

广告:

我已开通知识星球,会在星球上实时更新一些新闻分析、板块讨论、操作思考,并支持问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码加入,目前暂时没有优惠。


有读者问:为什么西方不愿意学习中国抗击疫情的策略,甚至到现在都还在争论是否要戴口罩?

这是中西方文明的不同之处,就事论事讨论会抓不住重点,我的看法仅代表个人意见。

现代文明蕴含着古典文明的精神基因。欧美和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文明,伊朗与波斯文明,俄罗斯和东正教文明,种种关系连着种种基因演化成种种道路。

中华文明和其他古典文明,既有相通又有不同。

现代欧美文明认为自己的政治秩序,是融合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精髓为一体,其中,古希腊文明是源中之源。古希腊在政治上贡献了德先生、赛先生、人文主义,成为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主要精神源头。读懂希腊古典文明,才能读懂欧美现代文明的内心世界。

希腊古典文明和中华古典文明,同时存在,同样伟大,各成体系。两种文明根性塑造了两种不同的道路。

西方不断走向分。从地域上分,从民族上分,从语言上分。其间也有统一的努力,如罗马的努力,基督教的努力。但分的趋势占据主流,最终归结到了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中国则不断走向合。从地域上合,从民族上合,从语言上合,其间也有分离的时期,比如王朝更替,比如游牧民族冲击,但合的趋势占主流,造就了中华文明的集体主义根性。

当今时代,最大的矛盾是“自由优先”还是“秩序优先”,这恰恰是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义。

对付病毒,如同进行一次战争,需要全民动员,统一认识,一致行动,这恰恰是欧美很难做到的,需要战略上极其重视,战术上令行禁止。欧美内部形成共识需要很长的时间和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是病毒不会等,病毒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病毒不讲政治正确,病毒只会传播、入侵、杀人,一旦错过了初期抑制的时间点,可能就再也无法控制了。

对自由优先和秩序优先的分歧,不应成为中西文明交流的障碍,反而应成为中西文明互鉴的基础。一方面,技术发展进入爆炸式创新的前夜,让我们认识到自由带来的创造力;另一方面,非传统安全危机频繁爆发和这次的疫情,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秩序的宝贵。

过去验证一个理念,甚至需要数百年时间,数代人去重复错误。而今天,在技术革命下,几年之间就能看清来龙去脉。唯有懂得反省反思、不断包容,和谐共生、互鉴互融的文明,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