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B站,和高考一样难

2020-07-08
UP主创作内容,内容吸引用户,用户成为粉丝,粉丝激励UP主再创作,这就是B站的生态的闭环。生态更是无法被复制的,背后是一种自由生长的力量。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芒daybreak(ID: new-daybreak),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很多朋友问过陈睿,为什么UP主都想来B站?

UP主,B站创作者群体的一个特殊称谓,每个月有180万UP主,每天制作几十万个视频上传B站。陈睿毫不谦虚地说,中国最会制作视频的人都在B站做UP主。

B站最大的使命是构建产生优质内容的机制。而机制的核心,就是UP主。

据报道,人气游戏UP主「敖厂长」近期从西瓜视频回归B站。

敖厂长以麻辣幽默的语言风格解读游戏产品和文化,在B站吸引了700多万粉丝,是名副其实的顶流创作者。尤其代表作《囧的呼唤》系列,每期都有数百万播放量,广受欢迎。7月1日起,B站将独家更新敖厂长的视频、直播内容。

敖厂长的回归,侧面说明B站创作生态的独特性,不可复制。

B站有个理念,服务好创作者,让他们拥有更多观众更多粉丝,让优质内容获得更多关注。在小破站,UP主就是核心。UP主的活跃度与创造力,就是B站社区的生命力。

三年前,B站决定把APP首页从分区改成智能推荐,曾遭到用户反对。但陈睿冒着被围攻的风险,顶住压力,坚持这么做。理由很简单,这对UP主有力。如果UP主都不生产内容了,观众就散了。

01 无法回避的社区基因

社区本质上是在满足人的需求。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基因和调性。

论鼻祖,国内社区最早的成功案例是天涯。围绕它的标签是,超强人气、互动原创,忠诚。社区核心是人文情感。在web2.0时代,天涯是当之无愧的线上精神家园。

但社区概念的集大成者是豆瓣,创始人阿北建立起一座虚拟城池,理想王国。用户自发互动,产生高强度黏性,尽管豆瓣偏居一隅,但它始终满足着文艺青年的兴趣交流需求。

而B站这个社区最有别于其他社区的特征是,二次创作和弹幕文化。而二创和弹幕文化的背后,是B站的社区和内容生态。

所谓二次创作是对某些已有的、经典内容的再创作。最典型的如鬼畜、蒸汽波和各种神剪辑神专场等等。因为他们的存在,B站甚至成为网络流行文化的发源地。

比如最近在年轻人中很火的“大威天龙梗”,它源自于1993年版的电影《青蛇》的一句台词。这个老梗为什么可以翻红?因为是在B站、因为二次创作文化的存在。

而正是有诸如此类的优质内容的存在,B站汇聚起无以计量的弹幕。虽然现弹幕已经成为视频网站标配,但唯独B站的弹幕有门槛之说,甚至能起到内容补充的作用,常常出人意料。

举个冷门领域的例子,在一支化学实验类的科普视频里,弹幕常刷屏“暮暮紫”、“雷姆蓝”、“金闪闪”、“小埋橙”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词。它们是某些知名动漫主角的代表色,是属于年轻人的共同记忆。而这些,不是哪个科普人或者活动策划经理能策划出来的。

一个人也许同时会是优爱腾的用户,也在用B站,他在不同产品里表现出的行为特征是不同的。这是他所在的场景属性所致。新加入的用户也会不自觉地被社区所同化,这就是所谓的“社区生态”。

这是社区跟用户连接的一种密码。你可以破解,但是无法复制。

02 内容是社区文化的产物

社区生态是B站的精神内核,也是UP主创作的土壤。

虽然B站有不同的分区,生活、时尚、二次元、知识等,每个分区都像一个独立的王国,有自己的专属语言,弹幕风格。

基于B站生产的内容,B站的用户更懂,必然会接受B站的文化影响。比如弹幕,很多UP主创作本身就融合弹幕——“兄弟们,把**打在公屏上”——视频+弹幕才是B站一个典型作品该有的元素。

2013年B站开创了科技品类,随着科普、历史、人文等专业人士的入驻,B站将原来的「科技区」升级为「知识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罗翔教授。

一个不断被强调的说法是,3个月涨粉600万,「罗翔说刑法」创造了B站有史以来涨粉最块的纪录。

很多人会把他的东西拿来二次创作,比如本来10分钟视频,改造成2分钟,精华被高度浓缩,还加上鬼畜效果。起初他会觉得这有点知识娱乐化,不够严肃。

但转念一想,这可能是某种偏见,如果普遍正义、普遍善恶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播,就应该尊重每个时代的表达方式。小破站里的用户还会跟罗翔探讨内容的出处,是出自正史还是野史。

有人分析,学习罗翔的课程可能无法通过司法考试,但是可能会收获一点对法律的敬畏,对正义的朴素向往。如果说前者是专业教育,后者可以被理解为是通识教育的完成。

专业不失有趣,在娱乐至死的年代,严肃话题能在网络找到合理语境,这也是罗翔火爆全网的一个原因。

专业与大众之间本来是有鸿沟存在,社区是跨越这种障碍的一座桥梁。知识以及其他UP主所要表达的主题,本身是需要探讨、碰撞和交流的。

「老蒋巨靠谱」在B站有58万粉丝,视频长度平均二三十分钟,甚至长达五十多分钟,每个作品都有几十万播放量。

在很多视频创作者眼里,他的视频时长超标、不配画面、干聊、无梗、不幽默,条条都是禁忌,但他的播放量和互动数据却异常优质。归根结底,B站的用户对知识、财经领域有强烈的渴望。有用户说,看他的视频,有种回到课堂的感觉。

大家所描绘的寓教于乐,在B站得到了实现。

正如前文所述,B站的内容受制于社区文化,不是类似影视作品全渠道发行的结果。这些内容转移到别处,想产生同样的效果也是不太可能的。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用户不只是粉某个UP主,而是粉在B站的某个UP主。他们喜欢在B站的氛围和弹幕下,与UP主互动。只要是有想法有才华的人,哪怕是新晋选手,生产符合B站调性的内容,都会受到喜爱。

「敖厂长」发布在B站上的最新5支视频,平均播放量约为300万,平均评论数为8300条;此前发布在西瓜视频的内容,播放量波动较大,从10万以下到几百万不等,百万级别以上的视频,互动量可能只有几十条。

03 UP主生态的自由繁荣

社区的魅力在于能够吸引创作者广泛参与,俗称UGC或PUGC。抖音、头条、西瓜之类的媒体平台也是在分发创作者的视频或图文。但他们和社区有本质的区别。

最大的差别在于,社区跟用户之间是有一种情感连接的。此外,是内容分发的逻辑不同。

平台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就是流量最大化。这样不论是做任何商业化变现,比如广告、电商,都是天然的资本。

但B站在流量最大化和优质内容之间,选择了后者。你也许会说,两者并不一定相冲突。但问题是,一般平台往往是毫无保留的倒向前者。

而这可能是PUGC领域的大忌。

陈睿说过,抖音的算法是为播放量优化的,B站的算法是为关注数优化的。

依靠机器在对长视频内容做分发时,衡量指标过于局限。纯粹的算法推荐可能存在局限,目前所谓的主流算法推荐,实际上是通过打开率、停留率等数据判断内容好坏;反过来,只要生产者能够掌握算法分发的规律,就可以增加被捕捉的机率。

简而言之,机械对好内容的定义可能跟人的价值判断大概率是不一致的,他们尚无能力对优质的长视频内容进行判断。打个比方,算法能识别出一些俚语、梗中的生活智慧和黑色幽默吗?

而B站的算法是基于社区和用户的,即B站判断一个内容优质与否的标准体现在,点赞、投币、正反馈等方面,而不是点击量。70%的流量被分配给中小UP主,甚至是新玩家。不断有新兴UP主积极创作,获得上升,B站不断产生优质视频,这样的内容生态,才是生生不息的。

在PUGC层面,陈睿说,B站有两个使命:为用户创造更好的社区;为创作者搭建更好的舞台。

UP主创作内容,内容吸引用户,用户成为粉丝,粉丝激励UP主再创作,这就是生态的闭环。生态更是无法被复制的,背后是一种自由生长的力量。

在运营思路上,B站没有采取强干预措施。在社区先行的思路前提下,更强调平台工具和服务属性。毕竟,UP主持续的创作力才是最珍贵,也是他们真实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在中文互联网界以追求点击量等播放数据等难以确保真实性的绩效时,B站不想看到UP主的迷失。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新芒daybr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