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遇上风口,难题不少

2021-02-20
2021年2月19日,从多个信息源获悉,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

编者按:本文来自雷科技,作者雷科技,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雷军终于下定决心了。

2021年2月19日,从多个信息源获悉,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一位知情人士称,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小米股票也因此大幅上涨,曾一度暴涨至11.81%。小米公关迅速发表通告:“等等再看,暂时没有”。这一回应并没有否认相关疑问,反而让人浮想联翩。

微信图片_20210219192334.png


更有意思的是小米CEO雷军在2015年表示,造车是值得一搏的风口和时代机遇,小米在三五年内不会造车,因为我们的精力不够。而2021年恰好就是五年之期,或许,年轻人的第一辆小米汽车真的要诞生了。

小米?造车?

小米作为国内一家出色的互联网公司,一直被业界认为是最有可能造车的互联网新势力,小米要造车的谣言也已经传播了好几年。然而每一次都会有很多用户选择相信,因为他们希望小米能够将“价格屠夫”的精神带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中。

2020年12月末,网传小米将联合比亚迪推新车。不过,该消息很快就被小米公关辟谣:小米没有造车计划,而比亚迪也表示这条信息是谣言。然而已经有部分人士发现了小米窥探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证据”,早在 2013 年,雷军就曾两度拜会马斯克,对新能源汽车表现出了不小的兴趣、2015年蔚来获得的第一批投资中,其中一笔投资来自雷军、2019年11月,小鹏汽车C轮融资名单上,小米集团同样榜上有名。

src=http-%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1217%2Ff508abd9787e44ce8e1984fa64c498c3.jpeg&refer=http-%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同年,雷军表示“小米集团已经与多家汽车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希望能够通过投资的方式加深双方在新能源汽车与loT领域的进一步合作”。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在2020年我们就能看到小米频频与多家车企“同屏”:小米10至尊纪念版携手梅赛德斯奔驰开启影像探索旅程、与AMG F1车队联名推出米家电动滑板车Pro 2、小米手机则可以成为小鹏和比亚迪的车钥匙、小米手表同样支持蔚来相关车型的智能控制等等。

cb8065380cd79123d95590ddc75ad887b3b78051.jpeg


另外根据国家专利局披露的信息,小米科技申报的 2000 多项专利中,与汽车相关的大约有 10 项,主要包括车辆定速巡航、能源补充、车辆操控、导航、辅助驾驶、行车安全、停车信息预测等。一切的一切,都将小米造车的趋势推向了高处。

此前,国家已经提出到 2025 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总销量的 20%,并且力争于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完成「碳中和」的目标。这也释放了一个强劲的信号:在政策的不断助力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几年,乃至于未来十几年的风口。作为说出“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的雷军,自然不希望错过这个超级风口。


综合来看,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未来发展的主要风口之一,同时也契合小米“万物互联”的理念。一旦小米官宣将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些前期布局都会成为小米最实用的“垫脚石”。

小米造车?难!

小米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将自己的品牌效应做大做强,旗下的多款产品都能做到同价位闭眼买,但这仅限于手机和一些小产品。汽车的复杂程度要比手机、电视等传统电子产品高出不少,虽然说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被称为是“移动的智能电子设备”,但并不代表能做好智能设备就能做好新能源汽车。如果真这么简单的话,小米也不会花费那么多时间去做规划学习了。

更重要的是造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领导者全身心投入其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雷军是不可能放得下小米的手机业务而跑去管汽车的,当然小米手机目前也离不开雷军的号召力。所以小米如果真要造车,极有可能是与一些传统车企合作来试水,如果仅靠小米自己的力量,很容易在这条原本就不平坦的道路上栽个跟头。

72f082025aafa40f224cfa6fdf31104779f01952.jpeg


另外,小米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全球采购组装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再以高性价比取胜。小米靠着这种模式才有了如今庞大的生态链和出色的产品,对于那些预算有限但又想获得较好体验的用户来说,小米确实是首选。


但对于汽车市场来说,小米的这一套方法可能会失效,造车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不是说把零件都买好就能做出一辆不错的汽车出来。汽车最本质的东西依旧是行驶品质,在安全、调校和测试等方面传统车企还是占一定优势。毕竟车企们几十年的积淀不是吹出来的,是每一位工程师们夜以继日地总结出来的。因此相较于手机行业的供应链整合方式,汽车行业具有更高的技术壁垒。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跨界造车的企业翻了大跟头,最典型的例子无疑是戴森,戴森曾组建了一支将近 600 人的研发团队,汽车也成功造出来了。可惜因为制造成本过高,公司无法从卖车中实现盈利,戴森在研发三年后宣布终止造车计划。作为对比,特斯拉为何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除了它沉淀多年的AI驾驶技术外,花费500亿砸出来的超级工厂都是许多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的条件。


各种企业跨界进入汽车行业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对于小米来说,这无疑是很好的借鉴


想要打造出一辆属于年轻人的、物美价廉的、体验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小米所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小米要想通过性价比的方式来赢得市场的青睐,像上汽五菱、吉利远景、比亚迪F3这些物美价廉的车型都会成为小米入局的强力竞争对手。

话又说回来,小米是否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还需要再三斟酌。

“门外汉”造车会是趋势

除了小米,最近有关“门外汉”入局汽车行业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先是苹果与韩国现代汽车达成合作关系,并计划在2024年前后推出苹果汽车;后是百度与吉利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将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入汽车市场。随着入局者增加,这条原本就不宽敞的赛道只会愈发拥挤,意味着留给后者的时间也愈来愈少了。

src=http-%2F%2Fp3.itc.cn%2Fq_70%2Fimages03%2F20210201%2F65fcc740d924401db5594250d3a63366.jpeg&refer=http-%2F%2Fp3.itc.jpg


对于供应链而言,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也即将发生。未来新能源汽车身上的每一个配件,都将会被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大量的消费电子供应商将会涌入汽车领域,冲进来的不仅仅是富士康、京东方、英伟达等传统供应商,未来还将会有更多在消费电子领域有所成就的企业冲进汽车供应链,企图共享一杯羹。

已经在手机行业成功突围的“黑马”小米,真正想要打造一款完全自制的汽车并且进军汽车行业的时候必然是具有了十足准备。到时候汽车行业会有怎样的颠覆,小米又能否再次后来居上,成为汽车界的价格屠夫?一切都需要交给时间。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