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电动车上演“智能”大战

2021-04-15
两轮电动车市场正迎来一个提档升级的窗口期,催生了一批“造车”新势力。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壹DU财经,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倪先生“买个电动车”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家住北京东四环的倪先生有个上幼儿园小班的儿子,从家到幼儿园需步行20分钟。没号买不了车、早高峰打车难、步行要早起......这不远不近的距离,让每天如何送儿子上学成了问题。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两轮电动车。

倪先生发现,市面上的电动车跟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了。印象中,电动车外形土,没啥技术含量,也没啥高端品牌。而如今电动车不仅外形漂亮了,还配备了很多高科技:车载大屏支持地图导航、语音交互,手机app远程控车,甚至还能一键倒车......也有了售价六七千的高端产品。

两轮电动车市场正迎来一个提档升级的窗口期,催生了一批“造车”新势力。打开这扇窗户的就是智能化。

被忽视的大市场

虽然电动车有国民出行工具的美誉,但其处境有点尴尬。从个人和家庭消费支出看,它不像手机这种消费类电子产品那么“性感”,也不像冰箱、空调等家电那么耐用和必需。从出行角度看,共享单车和网约车也在挤压着电动车的生存空间。

然而,情况从这两年开始变化。一是外卖、快递等行业兴起。截至2020年底,美团外卖骑手超过950万,饿了么骑手超过300万,闪送的闪送员数量超过100万,这其中大多数人选择电动车作为配送工具。这些场景不一定都用中高端产品,但如此巨量的需求还是能刺激、带给电动车行业发展。

二是新国标施行后,两轮电动车迎来一波换购高潮。工信部颁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新规要求上路的电动车最高时速在25km/h以下,电池电压需小于或等于48V,整车质量应当小于或等于55kg。

依照新规,我国3亿多辆的两轮电动车存量中,大约70%不符合规定。而各地出台的过渡期主要集中在2021年至2023年。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将有2亿辆以上两轮电动车会被更换,以2000元的均价计算,这将是4000亿的销售空间。

更关键的是,当前的市场供给远远满足不了如此巨量的需求。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电动自行车完成产量2966.1万辆,同比增长29.7%。一年3000万的产量与三年2亿的更新需求,相距甚远。这就给了新企业进入的机会。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电动车相关企业的注册量达到了数量和增速上的最高点,全年共新注册5.16万家,同比增长83%。

行业龙头更是被资本市场看好。2020年年初到年底,雅迪控股股价暴涨615%,稳居港股涨幅第一,总市值超过500亿港元。

携“智能”以令用户

巨大的市场空白需要填补,且门槛较低。于是,两轮电动车成为科技公司、新兴创业公司争相进驻的行业。而智能、科技成为新玩家赢取用户、脱颖而出的法宝。最先尝到甜头的是小牛电动。

“天才少年”李一男联合创立于2015年,从一开始,小牛电动就走上了与传统电动车企业不一样的道路。营销上,线上京东众筹,创下多项纪录;产品上,主打智能锂电概念,首款产品N1,能用APP远程控制、配备BMS电池管理系统......小牛电动一下子就跳了出来,收割了一批喜欢尝鲜的年轻用户。

小牛电动后来的M系列、N1系列、U系列等车型同样将智能体验作为核心卖点,抢占用户心智,将自己塑造成为智能电动车的代名词。

“小牛对自己在两轮电动车行业里的定位,就像新能源汽车里的特斯拉。”小牛电动CEO李彦曾如此表态,“两轮电动车智能化、锂电化是必然趋势。”

小米生态链企业九号电动车则更加直接,2019年12月,其发布首款产品,喊出的口号是“真智能”。九号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总裁王野认为,电动车行业在智能化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机会。“比如在续航焦虑方面,机器人技术或者说遥控智能技术可以发挥很多作用;在安全性方面,主动预警、碰撞预警,甚至是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很多技术都可以应用,这也是公司大力发展智能两轮电动车的初衷。”

最近入场的是哈啰电动车。4月7日当天,哈啰电动车发布了适用于两轮电动车的VVSMART超联网车机系统,包含Hi- OS、Hi-Power、Hi-Safety等五大解决方案。哈啰称,此举真正做到了“把车子装进手机里”。

“两轮电动车的智能绝不是硬件的简单堆砌,它的内核应该是基于一个强大的软件操作系统来连接用户的出行生态,扩展服务场景。”哈啰电动车事业部总经理迟星德称。

不论背景如何,这些新进玩家,都打出智能牌,想要在未来三五年的更新迭代潮中分得一杯羹。过去几年,我们已经看到很多行业都遭遇拥有技术、模式领先优势的新玩家发起的降维攻击。比如,实体零售被电商冲击、改造,功能机、数码相机、MP3等被智能手机取代等等。这样的故事是否会在电动车行业上演?

“智能”只是入场券

小牛电动2020年财报显示,全年两轮电动车销量为60.09万辆,同比增长42.6%。预计2021年,小牛电动销量将达90万-110万辆。4月7日,当天,小牛电动一口气发布10款产品。同一天宣布卖车的哈啰也信心满满,“因为共享业务的积累,无论是运维的终端出行产品还是用户规模都是最大的。”

赶上了行业智能升级风口的两轮电动车造车新势力可谓来势汹汹,不过传统电动车巨头的护城河够深,且反应速度够快,力度够猛,让新势力的未来充满变数。

2020年,雅迪成为首家销量超1000万辆的两轮电动车企,排名第二的爱玛超过800万辆,第三位的台铃超过500万辆,比新势力高出一两个量级。而且,他们在智能化方面的动作也很快。

3月25日,新日电动车与华为终端达成合作,新发布的XC3、F5等车型接入华为HiLink生态,用户用华为手机、音箱、平板、智慧屏等可实现对电动车的智能语音控制、远程操作设备、智能场景一键控制等。

3月26日,台铃发布两款超智版智能电动车,搭载云动力4.0省电系统,以及智能语音交互系统、NFC近场通讯系统、TFT液晶投屏仪表及生态APP等应用。

3月27日,雅迪发布旗下首款AI智能电动车——冠能2.0系列。在TTFAR电机、TTFAR能量回收控制器、TTFAR石墨烯3代电池等核心部件上带来突破性的技术革新,并搭载全场景智能音控系统,支持APP远程控车、AI语音操控等等。

4月10日,爱玛发布了A500及爱玛智行系统,该车型主打“百公里不充电”,并在智能锁、智能防盗、智能交互系统方面有所突破。

智能化成为传统车企发力的焦点,而对于两轮电动车市场来说,智能是一张入场券,也只是一张入场券。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电动车不是手机,户外出行场景决定了用户对电动车的智能需求不会那么高。不少用户已经开始吐槽新旧势力层出不穷的新概念了,这些名词大同小异,而且有些智能是否是真需求也值得商榷。比如各家强调的中控屏可听歌、打电话,试问有多少人会骑着电动车听歌、打电话?

另一方面,智能化的这些功能已基本成为各家标配,谁也没有超出他人一大截的智能体验。接下来,各家要面对的仍是一场漫长的综合格斗,涉及资金、渠道、成本管理等方方面面。每一个方面都可能是决定未来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

以目前来看,各家实力还很悬殊。以渠道建设为例,哈罗电单车去年年底才开始招商,组建各地经销商体系,但雅迪已经在全球布局超过18000个销售网络。这种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追上的。而且,电动车是哈啰共享单车、本地生活、社区团购等众多业务中的一个,多线作战的情况下,高调杀入两轮电动车,颇有点“用自己的爱好挑战别人饭碗”的感觉。

不论如何,两轮电动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而拿到入场券的各方,也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展开贴身肉搏。究竟谁能胜出,谁又会中途退场?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