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剧,溺死在甜宠剧里

2021-09-10

中国编剧,溺死在甜宠剧里

中国编剧,溺死在甜宠剧里

作者 | 马妍睿

编辑 | 周大锤

和优质靓仔谈恋爱,似乎成了当今国产剧中最重要的事情。

一部《你是我的荣耀》刷爆了社交平台。几乎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在讨论“荣耀夫妇”,主演迪丽热巴、杨洋二人的采访视频、剧情混剪出现在各个平台,收获了可观的传播量。

这不是第一部刷屏的甜宠剧了,自从16年的《微微一笑很倾城》引发收视热潮后,以“甜”和“宠”为核心要义的各类甜宠剧就进入了大众视野。

中国编剧,溺死在甜宠剧里

杨洋、郑爽主演的《微微一笑很倾城》

其他题材的影视剧也不得不参照甜宠这一生产逻辑,在剧本中加入不少甜宠桥段。

数据的增长最为直观:从2016年到2019年,甜宠剧的数量每年递增。从2016年的16部,增加到2019年的90多部。此后的2020年,甜宠剧的数量依然保持着同样的增速。在《今日头条》平台上,以“甜宠”为关键词搜索,从16年到20年的资讯量成效明显的上升趋势。

艺恩世纪数据公司发布的《2021上半年剧集市场研究报告》统计,2021年上线的甜宠剧在同期所有题材剧集中占比超三成,有的视频网站甚至设立专门的“甜宠”频道。

甜宠剧,肉眼可见的充斥着各大影视平台。

然而,大部分甜宠剧的质量不算优秀:高度标签化的主人公、无聊或狗血的故事走向、强行降智的主角人设、为了甜而甜的强行撒糖,都让这些甜宠剧看起来像扁平单薄的流水线产品。

即使甜宠剧开始从各个角落疯狂生长,质量过硬的作品依然鲜少。

绝大多数的甜宠剧,看起来“甜”,但却只是工业糖精灌注出来的快消品而已。然而,这些工业糖精,依然在一波一波地上映,收割着观众们的追捧和资本的投入,在市场上横行无阻。

中国编剧,溺死在甜宠剧里

资本的心头好

资本的逻辑简单直白:用脚投票,用尽一切手段提高投入产出比。

而甜宠剧,作为最具性价比的剧本类型,能够成为资本的宠儿也在情理之中。

甜宠剧的高性价比,在于它的创作有套路可循:男主一定要是深情款款的优质男,而女主则是在爱情中懵懂羞涩的普通女孩,两个人的互动一定要娇羞且甜蜜,一定要在生活场景中制造偶遇等“甜饼”情节。

譬如,在古装剧中,只要女主不慎从高空跌落,男主总会恰好出现并稳稳地接住她,他们两个人会有一场多机位多特写的含情脉脉的眼神交接。以影后章子怡“下凡”拍摄的古装剧《上阳赋》为例,同样的接住摔落的女主并深情对视的无聊桥段就分别在男一男二身上上演。

中国编剧,溺死在甜宠剧里

《上阳赋》里男主接住失足摔落的女主

甚至,在部分甜宠剧中,还有“十分钟亲一次”的情节KPI。

与悬疑剧等需要逻辑推理严丝合缝的高智商剧集不同,甜宠剧可以为了恋爱、为了甜宠而违背部分生活经验。反正,甜就完事儿,总有观众会买单。

按照套路走就能出剧本,这样的创作基础上出现甜宠剧的井喷便不足为奇。

甜宠剧的成本低还体现在:写剧本的“制糖工人”们普遍廉价——由枪手们组成的团队合作制。

由于甜宠剧剧情简单、需求量大,资方常常将剧本写作的任务以外包的任务形式卖给枪手。他们按时薪或字数计算拿钱,名字不会出现在出品的编剧一栏,创作高度模式化、流水线化,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完成剧本的写作。

从技术层面看,甜宠剧的创作门槛远远低于其他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剧作类型,只要有基本的文字功底和搭建场景的能力,稍作模仿训练就能入门写甜宠剧本。

相对低廉的成本,能够换来非常可观的回报。

数据不会撒谎。在许多甜宠剧集中,一到男女主互动的桥段,观看的人数和弹幕的数量便会翻倍增加。这些又甜又宠的片段也会被反复二次创作,剪辑成甜蜜向小视频在各个平台发布,通常会取得不错的传播量。

“撒糖”就能成为流量密码,资本没有理由拒绝这样划算的买卖。甜宠剧的创作,本质就是在走影视生产的捷径。

除了用脚投票的资方,流量演员们也喜欢选择甜宠剧进行演绎。原因不外乎两点:甜宠剧好演,甜宠剧能吸粉。

好演,是因为大部分甜宠剧的主人公只需要用精致的脸蛋演“甜甜的恋爱”即可,不需要高深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够帅够美,他们的恋情就会有人磕。

好吸粉,是因为甜宠剧的人设能够满足许多观众对理想化恋爱对象的幻想。如《亲爱的热爱的》男主角李现,一跃成为千万粉丝的“现男友”,成为一时顶流。

资方愿意砸钱,流量愿意参演,编剧们,被按着头批量生产。

中国编剧,溺死在甜宠剧里

缺失的编剧话语权

甜宠剧盛行,背后是编剧群体在创作上的乏力。

入行三年的编剧杨迪谈起甜宠剧的盛行,指出这并非是广大编剧们愿意看见的景象。

“甜宠剧的创作,其实对编剧专业性的要求并不高。很多编剧也不愿意去写这些东西,因为对个人的能力、资历提升不大。很多带着创作热情入行的编剧,肯定希望留下来的作品是有深度有温度的好本子,而不是帅哥美女天天谈恋爱。”

这也折射出一个现象:很多时候,编剧们无法决定自己要写什么。毕竟,在中国影视行业里,至今未建立起编剧中心制。

这意味着,编剧的身份比起创作者,更像一个员工。国产影视剧的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是“导演中心制”或“制片人中心制”。当然,无论是导演为中心,还是制片人为中心,编剧都说了不算。

与90年代编剧写好剧本等着投资和拍摄的状况不同,当今的编剧,更多承担的是写“命题作文”的任务。通常是资方和导演拿着已有雏形的项目去找编剧,让他们来完成文字影视化的改编。

“拿人家的钱,就得按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是许多国产编剧在创作时必须面对的困境。这也意味着,编剧的意志无法决定剧本,“资方爸爸”才有资格一锤定音。

一名编剧常常需要面对和导演、制片人、投资人、演员等几方面的权力博弈。而在博弈的过程中,除非是名号响亮、有资本的大编剧,其他编剧们基本上毫无胜算。

话语权的缺失,使得编剧们不得不以生产“让客户满意的商品”的心态,流水一样产出剧本。

编剧们只能“向钱看”。

除了缺乏话语权,不得不满足资方要求外,编剧群体们自身创作能力的薄弱也是导致甜宠剧泛滥的原因之一。

《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为了做前期调查,他直接住进北影厂,将李碧华原著里的人物定位和故事情节抽丝剥茧、推翻重写。

中国编剧,溺死在甜宠剧里

编剧芦苇和张国荣

写出《安家》的编剧六六,在动笔前访谈了上千名房地产中介,才将他们的生活工作状态写得真切动人。但这样的例子毕竟是少数。

不是每一个编剧都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去了解一个群体的生活现状和心理状态,也不是每一个资方都愿意等着编剧慢慢深入生活、打磨创作。

这直接导致:写快本、挣快钱成了常态。这也是为什么国产都市剧、职场剧普遍呈现出虚浮、不接地气的状况。

编剧们的乏力从职业教育中已现端倪。

对比之下,美国不少高等院校所开设的编导行业对学生的训练堪称严苛:学生们每个周都需要进行近百页的剧本写作练习,而且需要涉猎不同题材的剧本。高强度的专业训练下,编剧们的素质都是过硬的。

但国内的编导培养体系,难以做到这样的严格。

杨迪说起自己硕士阶段的专业课以理论学习为主,而在创作方法论的学习和练习上相对缺乏。这也是国内不少影视编导专业的困境,校园所提供的训练不足以支撑这些编剧们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类题材,只能选择较为简单的路径。

创作短平快的剧本,放弃十年磨一剑的坚韧,这是许多编剧被迫走上的道路。

甜宠犹如生物入侵者一般肆意生长,其他类型影视剧的空间也因此被压缩。为了在竞争中生存,许多职业剧、都市剧也不得不在创作过程中加入甜宠情节,以此换取资方的青睐和观众的点击。

中国编剧,溺死在甜宠剧里

被边缘化的中国编剧

过去三十年的影视发展史,是一部编剧地位不断下沉的坠落史。

中国编剧三十年,不是一帆风顺的三十年,而是被不断边缘化、不断坠落的三十年。

高光时刻在90年代前后出现。在这十年里,编剧们是才华被尊重的十年,也是创作力爆发的十年。

1984年,央视导演王扶林决心翻拍名著《红楼梦》。这部电视剧的编剧阵容是史无前例的豪华:曹禺、沈从文、朱家溍、启功、吴世昌、周汝昌······作家、历史学家、红学家、古代服饰专家等大拿齐心协力,参与到剧本的创作中。

央视拿出最好的资源协助这些编剧们,编剧们也拿出了足够的诚意打磨剧本。努力带来的成果至今仍在:《红楼梦》成为时代经典,直到今天依然活跃在家家户户的荧幕上。

中国编剧,溺死在甜宠剧里

《红楼梦》编剧在给演员讲戏

宽松自由的氛围、对编剧才华的充分尊重,都使得这一时期的影视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同样在84年,郑晓龙入职北视。随后撺上王朔、冯小刚、赵宝刚、马未都等人,一口气拿出《渴望》《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等优质剧作。

随着市场扩大,观众们的需求开始反向引导编剧的创作。

97年,琼瑶编剧的《还珠格格》红透半边天。迎合观众的心理趣味带来了空前巨大的市场。这也给整个编剧行业和影视创作带来了一些变化:

坐拥《还珠格格》和《铁齿铜牙纪晓岚》两部神剧的演员张铁林在一次采访中说到:“这两部作品正是迎合了大部分人的口味。在一个极快节奏的生活中,制造出了适用于快节奏生活的产品。”

张铁林的话像一个信号,预示着依靠市场的趣味似乎比编剧的个人才华更能获得成功。

进入千禧年,商业化时代接踵而至。“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娱乐观众、获取利润”成为编剧们生存和创作的核心要义。商业上的成功,逐渐取代艺术上的创新,成为编剧群体的追逐对象。

编剧们集体坠落的转折点出现在09年。

这一年的10月,华谊兄弟正式在A股挂牌,成为第一个在国内上市的影视公司。

中国编剧,溺死在甜宠剧里

华谊兄弟电影汇开业,众多明星来捧场

资本涌入之后,编剧们的才华和真诚遭到破坏。编剧们,从生产“艺术品”变成生产“商品”。编剧的身份,从“搞艺术的文人”坠落成“做产品的生产者”。

编剧的地位迅速滑落,一个最鲜明的例证便是一年后的第30届百花奖。在这一年,编剧奖项被整体剔除。

影视行业成为蓝海,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写作出身的韩寒、郭敬明开始了影视剧的创作,主持人出身的何炅、歌手出道的伊能静,也都纷纷入场。什么人都能做编剧,什么剧都能捞到钱,还有谁愿意静下心来创作费心费力的优质作品?

资本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本就常见。职业的编剧,就是被倾轧的那一群人。

市场越来越狂热,“IP+流量明星”的搭配成为捞快钱的最常用手段。在这样的创作模式下,专业的编剧无足轻重。毕竟,专业的编剧所需要的大量的市场调研、对人物生活背景的深入了解、对剧本的反复磋磨,都意味着巨大的成本。

而资本市场,只想迅速地大口吞金。

职业编剧在资本的裹挟下再次成为边缘人。更便宜、更快捷、更懂套路的创作者成为资本优先选择的对象。

18年5月25日,崔永元的一条曝光范冰冰天价片酬与阴阳合同的微博像小蝴蝶扇动翅膀,引发了一场影视圈的大地震。

1个多月后,中宣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

中国编剧,溺死在甜宠剧里

崔永元连发多条微博揭露影视圈乱象

自此,影视寒冬到来。

资本投资热情骤降,潮水开始退去。残酷的现实浮现:影视蓝海之下,竟有这么多裸泳的人。资本大量撤出,许多编剧连自己的薪酬都拿不到。

编剧们的困境,从才华难以施展演变成了生存都很困难。

根据《2019-2020中国青年编剧生态调查报告》,超过七成的编剧群体为个人生计感到焦虑。

热钱浇筑后又迅速爆冷,一冷一热之间,编剧们的日子不好过。

事实证明,当编剧们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资本的狂热就只能让大量的烂片成为风口上的猪。

当编剧们沦为边缘人,与之一起坠落的,还有国产影视的创作生态,下次抱怨国产剧不堪入目之前,不妨先想一想,观众和资本们塑造的环境,配得上好剧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