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3撞上iPhone13

2021-10-03

市占率恢复至16.2%的新荣耀,凭什么定价8000元冲击高端?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 | 橘枳

编辑 | 伊页

一周两场发布会,9月底的赵明有点忙。

22日,荣耀召开影像技术发布会,吹捧自己Magic3影像算法和摄影元件性能的同时,不忘嘲讽iPhone13较小的感光元件尺寸,日常碰瓷苹果。

市占率恢复至16.2%的新荣耀,凭什么定价8000元冲击高端?

4天后,荣耀再次召开“智慧新品发布会”,发布了旗下“智慧生活”系列产品。

赵明也在两场发布会上分别透露了荣耀手机、笔记本业务的最新市场份额,二者分别从年初的3%、1.4%上涨至7月份的16.2%、6.6%。

单就数据而言,新荣耀似乎已从独立后的阵痛中恢复元气。但迅速恢复背后却存在着一些随时可能影响未来发展的暗雷。

01高价的秘密

作为一家名义上成立不到一年的企业,能在短时间令核心业务重归历史高位,荣耀的成绩实属不差。

公开资料显示,荣耀手机市场份额历史最高值为16.7%,与目前相比仅相差0.5%,笔记本市场份额则较历史最高的10.3%仍有不小差距,但增速亦很可观。

只不过,与此前消费者认知里互联网品牌特有的高性价比不同,如今荣耀的新品价格似乎都不太亲民。

继被网友笑称为“智商税产品”(配置与友商产品相同,价格却高出近千元)的荣耀50系列后,今年夏季推出的荣耀Magic3系列,高配版本定价直接进入了8000元档位。要知道,即便是隔壁米OV的旗舰,价格也没有这么高。

市占率恢复至16.2%的新荣耀,凭什么定价8000元冲击高端?

(左侧机型配置更高价格更低)

独立后的新荣耀自主性显然增强,无论是定价或是产品特性都可不再考虑是否会对华为的同类产品造成影响。但作为单飞后的首款旗舰产品,即便是为了迅速提升品牌形象,过于高昂的定价仍不禁令人疑惑荣耀是否有些飘了。

不过回过头看,荣耀的“高昂售价”或许早已蕴含着必然。

众所周知,新荣耀独立后被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收购。彼时的收购声明显示“此次收购既是荣耀相关产业链发起的一场自救和市场化投资,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费者、渠道、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员工的利益;更是一次产业互补,全体股东将全力支持新荣耀,让新荣耀在资源、品牌、生产、渠道、服务等方面汲取各方优势,更高效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最新的股东名单变化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说法。

「科技新知」通过查询发现,100%持股荣耀主体的智信新信息,股东名单除去深圳国资协同发展私募资金合伙企业外,另外四家分别为深圳市星盟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春芽联合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智城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以及深圳市鹏程新信息技术合伙企业(基本由深圳市国资委控股)。

除后面两家政府背景主体外,星盟信息主要股东为渠道商,包括北京松联在内的一众大型经销商以及部分代理商,春芽联合亦由近30家经销商企业共同持股。

对荣耀而言,供应链和渠道商的加入无疑是福祸相依,利弊共存。

一方面,供应链企业和大型渠道商成为股东,使得新荣耀在独立初期不仅与高通这类顶级SoC企业达成合作,推出Magic3系列这样的“堆料旗舰”,还能全球首发搭载Windows 11的笔记本电脑。

但与此同时,也正因为需要照顾核心股东的利益,使得荣耀在产品定价、定位层面,都无法回归曾经的互联网品牌时代,必须考虑线下渠道商的利润空间,更类似于早年间OPPO、vivo的风格。

事实上,如今的荣耀销售占比中,线下渠道比例已达70%,更进一步反映出线下渠道的重要性。

所以不难发现,今年荣耀新推出的V40、荣耀50、Magic3系列,基本都是以拍照和外观设计为核心卖点,定价也与一些互联网品牌机型存在明显价格差距,毕竟需要足够的单机利润,线下渠道商才愿意去努力销售。

市占率恢复至16.2%的新荣耀,凭什么定价8000元冲击高端?

但高价并不意味着高端,尤其是在这个在已进入存量市场的手机行业,新荣耀想要实现高端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中最关键的一步,便是需要走出华为的影子。

02 还未走出影子

国产手机发端于21世纪初,即便没有自研系统、芯片,一些品牌依旧可以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成绩斐然。

如波导手机2005年年销量突破1000万台、南方高科2002年销售额20亿、夏新2002年时的一款产品单机盈利超8亿等等。

但能杀出重围并发展至今,逐步进化为高端品牌的厂商,只剩下华为一家。

不过,即便强如华为,其发展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早期自研芯片K3V2不仅性能落后于时代,发热更为严重。但华为依然选择在其多款旗舰产品中使用,导致用户口碑下滑严重。

这种坚持也为华为积累下诸多经验,更为如今麒麟芯片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一款合格高端手机的必备因素——优秀的芯片、良好的系统、极佳的影像素质、强大的软硬件结合,iPhone基本都具备。

华为和三星亦如此,华为有鸿蒙、麒麟芯片和强大的RYYB成像技术、三星优质OLED屏幕和最新推出的超大底感光元件GN2等等。正是以上这些软硬件的独有优势,才使得“三大厂”成为手机行业的顶流。

相比之下,新荣耀独立后虽可以突破以往的价格和产品定位,却也损失了前华为嫡系时代的核心武器——鸿蒙和麒麟。且新品又似乎带着华为的影子,并不够新。

“有皮囊,没灵魂?”这是B站知名数码区UP主大米评测,针对荣耀Magic3 Pro的评测感受。

直接原因便是Magic3外观设计与华为Mate40过于雷同,甚至连宣传语都十分相似。考虑到新荣耀需要迅速提高品牌认知和挽回市场份额,通过提升价格和沿用华为的设计,实属无奈之举。

市占率恢复至16.2%的新荣耀,凭什么定价8000元冲击高端?

但官宣的市场份额恢复至16.2%,或许也存在着一些水分。因为这一数据是以“周”为单位的市场份额统计,相较于年度、季度份等指标参考性相对较低。

此外,荣耀9月26日新推出的各类新品以及进一步强调的1+8+N战略,亦与华为过于相似。

另一知名数码博主小白测评,也就此发表了吐槽“毕竟一脉相承嘛(狗头)”。

产品战略没有新意的基础上,荣耀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有所恶化。

近日,台积电等芯片代工厂宣布芯片代工涨价10%-20%,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荣耀产品的定价。相比之下,苹果这类大厂的订单涨幅仅3%。

不难发现,即便新荣耀已与部分供应链企业“绑在一起”,但相较于苹果这样的体量,在供应链层面的差距仍十分巨大。

如今的荣耀,似乎除了在老生常谈的影像技术层面尚可一战外,已无其他武器。而这,某种意义上也是如今所有国产手机厂商的通病。

2016年中旬,余承东便表示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研发投入,起码每年三四十亿美元之巨。这些创新投入期少则三五年,多则八年十年。“只有我们这样投入,随着能量不断释放,才会越跑越快,让对手追不上。”

种种原因影响下,无论是荣耀还是米OV等厂商,未来想要进一步实现技术的升级和品牌的进步,都愈发困难。

随着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进步,或许未来芯片制造业将进入国际一流水平,华为可能凤凰涅槃,亦或者有其他手机品牌借助加码研发在高端阵营站稳脚跟。

但这个企业,不一定是新荣耀,也可能是米OV。毕竟新荣耀的实力,远没有赵明想象的那么强大。

至于碰瓷iPhone,其实从营销上来讲也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荣耀若想真正具备与苹果全面“掰手腕”的实力,仍需要厚积薄发。

作为华为的前“嫡系”,国内用户其实十分期待新荣耀,不仅可以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深耕,更能坚持不破不立,哪怕是重走当时华为K3V2的老路,也要加码研发。

毕竟只有这样,新荣耀才算是真正无愧“荣耀”之名,而不是以新荣耀的身份重走米OV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