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千亿赛道:这次真“有矿”

2021-12-21
身处一线的创业者认为,这是一个被业内低估的赛道,未来或可以创造比无人出租车(Robotaxi)更大的价值。

图片

作者丨王贺

编辑丨子钺

2021年,一场新的智能化变革正在悄然改变着一个古老的行业。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永顺煤矿,搭载着踏歌智行无人驾驶技术的200台宽体车,正在露天矿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连续作业。同一时间,搭载易控智驾无人驾驶技术的矿用车也已经在内蒙、新疆等地的矿区开始示范运营,切入真实的运营场景。

当大部分无人驾驶应用场景还处于验证阶段,矿山场景无人驾驶运输正迎来规模化商业落地。

另一方面,过去一年半时间里,国内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煤炭价格暴涨翻了四倍多。以动力煤主力合约价格为口径,从去年4月的低点476.4元/吨,上涨至今年最高1982元/吨。

“煤炭价格较高使得煤炭的产能肯定要扩产,井工矿很难扩产,而露天矿扩产相对比较简单,增加的产能更多是在露天矿方面。”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贺雄松告诉创业邦,目前矿山无人驾驶主要针对露天矿,运输需求会增加。此外,煤炭价格上涨,也让矿主赚得盆满钵满,对矿山无人驾驶这种新技术的投入和容忍度会更高,更有利于推进技术。

图片

图源:易控智驾

随着矿业生产的智能化、无人化趋势不断加速,无人驾驶作为矿业的刚性需求,在露天矿区迅猛发展。据睿兽分析统计,今年以来,矿山无人驾驶赛道颇受资本青睐。易控智驾、慧拓智能、踏歌智行、盟识科技、伯镭科技、希迪智驾、路凯智行等7家针对矿山场景的无人驾驶公司均官宣获得新一轮融资。

投资人判断,矿山无人驾驶运输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

业内专家也普遍看好矿山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前景。独立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表示,矿山无人驾驶主要有三大优点:一是矿山的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工资较高,无人驾驶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二是矿山的交通场景简单,自动驾驶落地比较容易。三是矿山无人驾驶可以提高安全性,避免司机疲劳驾驶。

图片

矿山无人驾驶为何火了?

国内对于智慧矿山的探索,始于上世纪90年代。

彼时,一些矿山主开始尝试各种可能性,试图让这个千年传统行业走向无人化。然而由于种种制约,智慧矿山的探索几经波折。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矿山提供了契机。

从2015年开始,国内掀起了自动驾驶领域的创业浪潮。此时,业内乐观地认为,2020年左右,无人驾驶在开放场景就能够顺利落地,之后再降维做其他封闭场景,整个发展路径会更顺利。

因此,那些做开放场景无人驾驶的企业,受到投资人的热烈追逐。投资人认为相对于封闭场景,此类项目更“性感”。

然而,2018年早已烧完第一把火的无人驾驶行业,商业运营和落地方面没有实质性变化,技术落地难度超出预期。无人驾驶领域的生态也受到了部分投资人的质疑,对于车辆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时间点充满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国内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路径发生了重大变化。矿山、港口等封闭场景的无人驾驶技术,开始进入投资人和企业的视线。让无人驾驶先在简单的封闭场景落地,再向复杂的开放场景迭代,成为了一条可行性更高的路径。成立于2018年5月的易控智驾,便是其中的代表。

国外知名企业成功的商业化案例,让易控智驾创始人沃森决心切入矿山无人驾驶场景。

2008年以来,日本的小松和美国的卡特彼勒陆续向智利、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国的矿山(主要是铁矿、铜矿等)投放了总共约300台大型无人驾驶矿车,累计运输矿石超过40亿吨。

与国外不同的是,彼时国内传统矿山行业的痛点十分明显,安全生产和招人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企业。

图片

图源:踏歌智行

贺雄松认为,矿山无人驾驶拥有三大优势。首先,矿山场景不受路权限制。其他的自动驾驶开放场景都要到公开道路上,目前法规方面尚不成熟。而矿山是业主自己内部道路,路权方面相对比较简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二是矿山场景的可塑性很强,对技术友好。道路环境如果要改造,或者要加一些路端的传感器很方便,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或者说在自动驾驶技术没有那么成熟的情况下,也可以真正让它跑起来去实现商业化闭环。在自动驾驶的各个场景里,它能够比较早的做到技术可实现。

三是矿山场景的商业模型非常合理,并且市场空间大。老一辈矿车司机慢慢退休后,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做这个工作。另外,矿山很多是连续作业,所以一台车会对应2-3个司机,人车比高,这样无人化以后替代的人员数量会比较多,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也会较大。

除了落地较快与商业模型合理等优势,政策加持也是矿山无人驾驶赛道火爆的重要原因。

工信部公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我们知道,无人驾驶如果是纯粹市场化、商业化的项目,进程一定是相对比较慢,但是有政策加持的这样的项目,它的推进速度就会不一样,使得矿山无人驾驶的项目崭露头角,这也是这个赛道逐渐受到重视的原因。”踏歌智行原副总裁郑迪表示。

图片

“矿山模式”比Robotaxi创造更大价值?

“与无人出租车(Robotaxi)相比,矿山无人驾驶创造的价值是它的十倍甚至几十倍,获得的收益自然也应该是它的十倍和几十倍。”

郑迪看来,如果把无人驾驶技术放在一辆出租车上,它产生的价值就是替代一个司机的价值。但如果把无人驾驶技术放到卡车上,那么它创造的价值不只是替代司机,如果让卡车的运力提升了,那么提升的这部分运力也是它创造的价值。

图片

图源:踏歌智行

当前,矿山无人驾驶领域分为两大商业模式:一是提供技术方案,即矿山无人驾驶企业为矿企,工程承包商等终端用户提供技术方案,由终端用户负责运输的运营,代表企业有踏歌智行、慧拓智能等。

二是参与运输服务,即矿山无人驾驶企业参与或直接为矿企,工程承包商等终端用户提供自动驾驶运输服务,代表企业有踏歌智行、易控智驾、跃薪智能等。

易控智驾告诉创业邦,目前与矿方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做工程总包分包,工程总包经常会把运输环节分包给小的工程队。“我们就相当于取代这些小的工程队的作用”。另一种是跟工程总包合作,一起来服务矿方。

在露天采矿中,工程总包要做的工作非常多,包括穿爆、采装、运输、排卸、洒水、修路等一系列工作。其中,运输环节所占的产值一般是50%以上。运输环节的车辆也是最多,一般一台挖掘机要匹配是4-6辆矿车。因为车辆最多,人员也最多,所以需要把工人的成本节省下来。

目前,像易控智驾、踏歌智行等无人驾驶企业基本上都是在露天矿里做A点到B点的运输,土石方的运输量比煤炭更多。

矿山无人驾驶车辆的作业需要与挖掘机配合,采用多编组运营方式,每个编组一台挖掘机,一台挖掘机服务4-6辆矿车。挖掘机把土石方或煤炭采挖后放到宽体车或矿卡上,矿卡装满之后实现从挖掘点到终点的运输,把土石方倒掉后再回到挖掘点,循环往复。

也就是说,整个过程中,除人工操作挖掘机采挖土石方或煤炭后放到宽体车或矿卡上,其余过程均已实现无人驾驶。但由于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目前无人驾驶矿卡和宽体车上还有安全员。

无人驾驶技术的引入,让矿卡节省不少人力成本。按每辆矿车配备两名年薪共16万的司机计算,运输环节实现无人化后,每个工作编组将节省64万元-96万元。

节省成本的同时,无人驾驶技术让矿卡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澳大利亚矿业技术集团在2017年公布过一个统计数据:在人工驾驶状态下,每辆矿用卡车每年可工作 5500-6000 小时,而无人化后每年能工作 7000 小时。

据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商 FMG 集团测算,无人驾驶矿车的生产效率要比人工运输提升 30%。

矿卡工作效率的提升,得益于企业的矿用无人驾驶方案与运营调度,国内已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真正赚的钱是A点到B点运输的钱,这就是无人驾驶创造的价值。”贺雄松说。

此外,易控智驾表示,在新疆、内蒙古等偏远地区招司机是很难招的,管理司机也非常难,无人驾驶替代人工解决了招人难用人难的痛点。

而且,由于矿山特别是露天矿的安全生产事故主要发生在运输环节,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无人驾驶技术也让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两大痛点带来的商业落地需求,加之矿山场景自动驾驶的落地优势,让矿山无人驾驶赛道聚集了大量资本和相关企业,在2021年终于迎来爆发。

辰韬资本报告预测,国内矿山无人驾驶潜在市场空间超千亿。其中,露天煤矿的市场规模为450亿元/年,铁矿的市场规模为150亿元/年,每年新车销售带来的自动驾驶升级市场规模约为58亿元/年,其他矿种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数百亿元/年。

已延续千年的传统矿山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革命。

“未来会有不只一家矿山自动驾驶的公司能跑出来,也不排除还有新的进入者,这是一个机会。”贺雄松说。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