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新加坡:迈向亚洲数字经济必经之路

2022-07-12
本文来自AIII人工智能国际研究院(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AIII是致力于AI可持续发展的智库,倡导“以人为本的可持续人工智能”(Sustainable AI for Humanity) 的愿景。AIII的使命是促进社会和组织的数字化转型朝向自主化企业 (Autonomous Enterprise),布局国际化产学研生态,实现可持续性的人工智能。

编者按:本文来自企航新加坡,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和生物技术等的加速应用,在21世纪,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培育一个赋能数字化创业的生态系统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

作为一个年轻、自然资源不丰富的小国,新加坡有自己的发展愿景。1999年,新加坡成立了一个10亿美元的基金,以吸引风险投资基金经理。这是建立和发展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字生态系统战略的一部分,帮助新加坡在差异化中蓬勃发展,保持全球影响力。

鉴于其市场规模,新加坡要建立一个能够为东南亚和全球市场服务的数字生态系统,而不只是面向本土市场。过去,新加坡在区域海上经济中扮演重要的历史角色,如今,新加坡在区域数字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亚洲数字经济的崛起

过去的50年里,在全球化趋势下,亚洲的经济持续繁荣发展。而在过去的25年里,经济的增长与新技术引发的创新齐头并进。从互联网时代的第一个浏览器Mosaic,到90年代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在手机领域的创新,以及2007年以来由苹果引领的智能手机革命。

亚洲经济体,尤其是中国,新型商业模式加上巨大的市场规模,特别是在电子商务、新零售、O2O等领域,将这些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向了新的高度。这些中国的技术创新又被引入到其他经济体,如东南亚、印度和中东地区。

在21世纪,新一代的创新和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量子计算等,在推动亚洲经济发展方面再次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一次,将由三种新的力量驱动:

第一是东南亚、印度和中东地区作为新的数字经济体的重要地位。

第二是来自美国和欧洲等传统的领先科技体以及中国等新兴科技强国的突破性创意、技术、人才和资本的注入。

第三是中国日趋成熟的数字经济对突破性创意、技术、人才和资本的巨大推动力。

因此,可以预见未来20年里,中国、东南亚、印度和中东市场将加速数字创新。这些市场都将培育出他们自己的充满活力的数字生态系统。

新加坡的数字生态系统目标

新加坡致力于成为亚洲领先的数字经济体,因此20多年来,新加坡不断摸索、建立和发展其数字生态系统。

这些努力都得到了回报。根据TechCrunch报道显示,新加坡的数字生态系统已经达到了能够覆盖东南亚市场的可观规模。

■ 截至2019年,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管理的资产超过190亿美元,并在持续增长中。

■ 截至2019年,有约3600家科技初创企业和200家中间机构和支持组织,如加速器、联合办公空间等组成的强大而充满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同时,由来自Lazada、Sea和Grab等第一代数字平台的相关人员所建立的初创企业已经超过了1000家。

■ 东南亚有10多家独角兽企业,包括新加坡的冬海集团(Sea)、雷蛇(Razer)、Nanofilm、来赞达(Lazada)、Bigo Live、Trax、Acronis、JustCo、智慧芽(PatSnap)、Grab、Carousell、Carro、Nium和Matrixport,印度尼西亚的GoTo、Traveloka、OVO、Bukalapak和Online Pajak,泰国的Flash Express,以及菲律宾的Revolution Precrafted等等。

■ 强大的人才和知识产权,背靠世界级大学,如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简称NUS)、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简称NTU)、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简称SMU)、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简称SUTD)、新跃社科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 ,简称SUSS)和重点研究机构如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简称A*STAR),供应源源不断的高科技知识产权。

除了创意、技术、人才、资本和市场准入之外,发展世界级的数字生态系统还需要促进跨地域、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互动和合作。

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在过去的700年里,新加坡一直是东南亚区域内,以及与中国、印度、中亚和北亚的人员往来的要道,并从1300年起就在世界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约翰·米克西奇(John N. Miksic)在其25年考古研究的成果《新加坡与海上丝绸之路1300年-1800年》一书中阐述到,“在新加坡的现代摩天大楼之下,隐藏着一个更古老、繁荣、世界级的贸易港口遗迹,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

图片

图片来源:Unsplash

同时,新加坡拥有充足的专业人才资源,他们了解西方文化、先进科学技术和来自欧美的最佳实践。

凭借稳定可靠的政府、有利的营商环境和国际化的生活方式,新加坡成为下一波数字化创业者的独一无二的"熔炉"。他们有着不同的创意,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使用不同的母语,但对技术创新、合作甚至竞争有着相同的追求。

正是新加坡独特的基因使其在未来50年的全球数字经济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片

图片来源:Unsplash

亚洲通往全球创新的门户

在目前服务于东南亚市场的数字生态系统所取得的成功的基础之上,新加坡的下一步应该走向哪里?

虽然新的数字生态系统可能会寻求复制或模仿硅谷模式,或者其他成功模式如北京、上海、纽约、伦敦、以色列和奥斯汀等,但复制它们既无可能也没有意义,因为每个生态系统的成功都是由各种因素造就的。

最终,新加坡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创造属于自己的命运。

从区域海上经济的历史角色中华丽转身,现在,新加坡已经准备好服务于全球的数字经济。随着周边新兴数字经济体的迅猛发展,以及美国、中国和欧洲等强大的科技体对下一代技术创新的加速应用,新加坡不仅可以成为亚洲重要的数字经济体,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北美和欧洲,甚至未来可以拓展到拉丁美洲和非洲。

图片

图片来源:Unsplash

而重点应该是促进创意、技术、人才和资本的交流。通过连接数字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参与者,如精通技术的创业公司、企业领导人和投资者,可以促成和加快跨地域、跨文化、跨语言、跨行业和跨技术领域的合作和创新。

为推动全球连通与合作,新加坡主办了新加坡科技创新周(Singapore Week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简称SWITCH)和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简称SFF)等平台。

2020年,SWITCH共吸引了来自31个市场42个城市的15000多名参与者,600多名全球思想领袖出席了200多场会议和大师班。由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简称企发局ESG)主办,国家研究基金会(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简称NRF)提供支持的SWITCH,为促进不同领域和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平台。今年活动的重点是新兴产业,如医疗保健和生物医学、智慧城市和城市解决方案、贸易和流通,以及新兴的可持续技术。

本次活动期间还将举办SLINGSHOT决赛——亚洲顶级深科创业大赛——全球100强初创企业将在国际舞台上向由100多位企业家、投资者和思想领袖组成的评审团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这些平台与其他区域生态系统展开合作,比如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orld AI Conference,简称WAIC),由SWITCH和人工智能国际研究院(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简称AIII)联合举办的WAIC分论坛“中新创新与科技高峰论坛“ (China-Singapor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rum),通过商务会议、展览展示和探索商业和技术合作来相互接触,为新加坡和国际科技初创企业提供交流机会。

简而言之,新加坡在过去的700年里一直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历史性的角色。而现在,新加坡凭借独特的定位,在数字时代成为进入亚洲数字经济的必经之路,连接该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新兴科技生态系统。

企航新加坡开启全新专栏【企航视角】,诚邀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撰写文章,深度剖析新加坡的产业生态,分享企业出海的心得体会。如果您也对新加坡的行业生态有深度洞察,或乐于分享精彩纷呈的出海故事,欢迎在微信后台回复“投稿”,稿件审核通过后我们的团队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图片

Dr. James Ong 翁家良博士

AIII人工智能国际研究院 创始人与院长

翁家良博士在东盟,中国,美国和欧洲拥有35年以上丰富的科创,科研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经验,也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和科创生态的打造。他目前是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特聘教授,也是新加坡三所大学的科创导师,包括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他是前世界知名美国MCC研究院AI科学家,从事第五代电脑前沿科研,也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信息化系统管理博士,关注以人工智能来赋能企业自动化转型的研究。

免责声明

本栏目文章为媒体或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企航新加坡及其所代表的新加坡政府机构的观点和立场。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企航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