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聊】第10期:快的打车,域名如斯,这是不让上吗?

关注
快的打车
浙江汽车交通
网络智能叫车系统
最近融资:收购|未披露|2012-11-23
我要联系
输入“kuaidi”进入的是一家做快递的网站,输入“kuaididache”压根是一个打不开网页的提示,用户的体验是极差极差的。

  在公司注册之前,最好先进行查询,确定好企业字号、商标、域名是否可以一致,如果可以全都注册下来,那你就赚了。

  防御性商标及备选商标的准备是可取的,但是域名的工作,也要跟上商标注册的步伐,尽量保持域名和商标的一致。

  文字实录:

  亮尽天下品牌,思聊你的问题,我是知果果网刘思思。

  欢迎各位收看本期的思聊,今天我们要聊的品牌是——快的打车。

  不知道大家对于历史感不感兴趣,正好是100年前,世界爆发了一战。在我看来,一战么,就是两个最壮的人,争做世界的大家长。处在那个时代的小国家,要么你就站在同盟国这边,要么你就钻入协约国的怀抱,听天由命,看看自己能不能押到宝。人家不管你是不是中立国,只要你不站在自己这边,就把军队拉到你家门口,就用坦克碾碎你所有的信仰。

  一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用跑的方式进入了新的时代。狗咬狗式的利益争夺方式,已然被历史淘汰。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也都是高端人士,说个脏话都要藏着掖着,战争就更加遥远了。不都是为了利益么,咱就用脑子、用经济来斗争。

  于是,从今年2月份开始,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展开了长达数个月的砸钱活动。唉,只能说,干爹给力啊!滴滴背后的腾讯,快的背后的阿里,哪一个是缺钱的主,都是几个亿几个亿的往里砸。用户没有使用习惯,砸钱!用户体验不好,砸钱!一定要让用户站在我们这边,不站在我们这边,砸钱!

  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格调,大家都习惯了这两个不差钱的主,在同样的时间点,发生同样的事情。以至于后来,滴滴打车发生了严重的商标纠纷案件,快的打车竟然没有消息,真真折磨死一片强迫症患者。这还让不让他们活了,事情要发生就同时出现两件么,人家都形成了把这两家的新闻,放在一起对比的习惯了!

  但是,快的打车真的就没有问题吗?且让我们看一下它的商标申请信息。

  在2012年12月20号,当时运营着这个项目的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在9类APP,38类信息传送,42类网站运营的类别当中,申请注册了“快打的”汉字与“kuaidadi”拼音的商标。在同一天,他们又在相同的类别里,申请注册了“快的打车”汉字与“kuaididache”拼音商标。而现在,快的打车所使用的域名就是www.kuaidadi.com,而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根据这样的商标申请信息,我们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快智科技在这款软件面世之前,对于它的名称是做了很多的功课的。但是最后,也没能在“快打的”与“快的打车”中做出自己的选择,也许会有那么一点的倾向于“快打的”的称谓,因为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用kuaidadi作为自己的域名。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两个名称在同一天,都申请注册了商标。哪一个是大家喜欢的,就用哪一个。经过一番折腾后,快智科技还是选择了“快的打车”这个名字。貌似自己做了两手的准备,事情万无一失了吧?然而啊然而,快的打车的域名别忘了可还是“kuaidadi”啊!

  有人会觉得,域名么,有个用着就行了。同学,今年九月份,亚马逊和谷歌争夺“.buy”域名的事情,难道你不知道吗?460万美金购买这么一个域名,它要是不值这么个价钱,你以为这两家世界巨头级别的公司,脑子秀逗了?要是你不关心国外友人的话,小米花费2000多万购买“mi.com”域名,京东花费 3000多万购买“JD.com”域名等等,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当别人输入“baidu”就能跳到百度搜索的页面,输入“taobao”就能跳到淘宝的页面。而输入“kuaidi”进入的是一家做快递的网站,输入“kuaididache”压根是一个打不开网页的提示,用户的体验是极差极差的。

  在这样一个繁杂的信息时代,用户需求的,就是符合常理,并且简单明了。你突然多出来这么一步,又给用户添加了麻烦,这是违背用户至上的原则的。要知道,阿里和腾讯能够这么不计成本的砸钱,看重的不就是打车领域的入口么。而在互联网上,一个商标只能对应一个域名,可以说,谁得到域名,谁就得到互联网的入口。虽说你们的主战场在移动互联网,但砸进去了这么多钱抢占入口,最后PC端的入口竟然握在一个路人甲的手里,岂不是可笑!

  所以,本期思聊提醒大家:首先,在公司注册之前,最好先进行查询,确定好企业字号、商标、域名是否可以一致,如果可以全都注册下来,那你就赚了。其次,在注册商标的时候,一定要果断坚决,不可畏首畏尾,摇摆不定。防御性商标及备选商标的准备是可取的,但是域名的工作,也要跟上商标注册的步伐。尽量保持域名和商标的一致,才能让用户更为简单直接的体验自己的服务。而且,域名与商标一致,也更加方便企业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运营操作,节省一定的市场推广费用,否则快的商标与快打的域名的错乱势必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来源:创业邦|http://www.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