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风口不是成功的必然,与其想要做一个飞起来的猪,不如打造自己

2016-01-21
看得懂需求、改善了供给,又能利用技术,风口就可能是你自己创造的

1月20日,由北虹桥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办,创业邦协办的“北虹之星”2016首届DEMO DAY暨创新中国走进北虹桥活动,在上海东锦侨帮侨创新创业基地举行,汽车配件B2B平台汽车人成功晋级,顺利拿到2016创新中国DEMO CHINA春季峰会入围资格。

在主题分享环节,华威国际投资集团董事、华威产业研究院院长桑琳发表了题为《2016年创业投资——无风何以起浪?》的演讲,她指出,在这个过程当中,站在风口这件事情不是成功的必然,最多是当你发现自身的优势之后,去加以利用,因势利导,与其讨论飞不飞的起来,不如先讨论能不能活下去。

以下是桑琳演讲全文,由创业邦整理:

在过去两年里面,风口这个词非常热,很多人都愿意谈,但今年这个话题很难谈了,因为环境变的太厉害了。其实我自己的心里也充满了疑惑。为什么?风口风口,有风才有风口。如果风都停下来了,你站在风口上又有什么意义呢?今天这个时刻要充分审视和思考的是起飞是靠什么,仅仅靠风吗?还是靠自身有翅膀,如果造梧桐引来的是凤凰,那梧桐也会飞?如果把猪引来了,那猪也飞不起来。我们要思考我们要做什么变化,才能真正适合在今天的环境下谈论风口的问题。

风口是什么,什么才算风口?

今天的主题是无风何以起浪,说实话风口问题不是今天热起来的,2013年的时候雷军提出来了这么一个论断,于是这句话就被引用了,似乎只要说这句话就看到了希望,可是事实上,就算没有这句话,从2000年到现在,我眼睁睁看见了很多风口。从最早的门户到搜索到社交后来变成垂直社交,再到电商,今天演变成垂直电商,还有风靡一时的团购,这些是曾经追过的,但是追过又如何?有些已经成为我们的记忆了,不在市场上活跃了,有些已经奠定了自己的江山霸主地位,形成了自己的派系,在收购合作的过程当中壮大自己的力量。这些过往的曾经在2015年可能都变成了故事,到底2015年,当我们回望的时候风在哪里?如果想明白2015年的问题,可能我们看2016年会更加清晰。

比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发生了什么?毕竟是在2015年上半年经过了非常疯狂的高歌猛进之后,到了下半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变化也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到了2016年初,我们看到了更加明确的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出台,冷静之后就有人说谁冲的最高,谁摔的最惨。我觉得未必,真正怕的是风吹起来之后还未列仙班就掉下来的那么企业。

可能有的领域大家觉得很疑惑,比如在线医疗,现在连商业模式都没摸出来,算风口吗?还有在线教育,有人说在线教育不能颠覆传统的线下教育,最多只是补充。有人说文化娱乐,文化娱乐能够作为创投的关注领域吗?到底属于哪一类的投资呢?这里面还有很多的争议,甚至包括O2O,有人说O2O可以提高效率,又有人提出了新的质疑,O2O减少成本,是否又变成了新的费用成本,使得整个商业模式没有实现效率的提升。

这些疑问都是猪已经飞上天之后才开始讨论的,并不是大家走向风口之前就开始讨论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回归到不同的环境改变下,我们找到了什么样的商业本质。

站在风口不是成功的必然

在我们的理解里面,创新包括很多种,科学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甚至是因为渠道变迁带来的服务模式的创新,所以不同层级的创新需要社会上的资源和条件是不一样的,以色列这样一个弹丸小国,要国内市场没有国内市场,要参与全球贸易国际产业链,没有足够的产业基础。但以色列有充满智慧的脑袋,这是以色列唯一可以发扬光大的资产,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以色列做的是减法,不和全球的人抢风口,而是不断在不同的细分领域长翅膀,长得强大到你除了买我没有别的办法,这是以色列的逻辑。

我们作为投资人在一些细分市场上和以色列真刀真枪干仗。比如说胶囊内窥镜,全球占有率第一的是以色列公司,胶囊内窥镜所有的知识产权都是以色列企业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占有率将近80%,你已经不能想象了,当有的时候做一个胃镜还要忍受痛苦的时候,人家吃一个胶囊就解决了。

在很多的细分领域科技创新这件事情决定的是非常长期的命运,而不是短期里你能不能站在风口上的问题,这件事情上以色列抓住了优势资源,参与了全球竞争,树立了独特的特色,当然它的特色也是它的劣势。它因为没有市场的资源,没有商业的资源可以整合,所以可以做出研发,但是大部分研发出来之后都要靠知识产权变现。

而中国恰恰相反,为什么现在看到很多商业模式的创新O2O等等,在美国也看不到?90年代到2012年之前,很多的创新都是拷贝国外的,因为那个时候美国是领先的,可是2012年之后很多商业模式是中国创造出来的,中国因为有这么大体量的消费人群,而且人群非常不平均,落差很大,所以可以找到创新点做尝试。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风口。

在这个过程当中,站在风口这件事情不是成功的必然,最多是当你发现自身的优势之后,去加以利用,因势利导。

过去我们看到2015年的风口,在14年的时候有人根本没当回事。比如说跨境电商。2015年1月份才出了政策规定,进口的食品保健品等,复合配方不能上架,因此企业只能下架,下架之后只能靠跨境贸易。

这是环境变化带来的风口,和技术创新、需求改变、供给链改变都没有关系,如果你在等待风口,你会觉得很被动,这不是你可以掌握的东西。中国古代经常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今天我突然意识到,古人不欺我也。

你选了什么行业就是你的命;

运是什么,就是时间,你是不是在正确的时间启动了你的创业,把你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进去。

风水是空间,有没有在某个地方得到这么多的支持,这是你的风水。

积德是什么?积德是你帮过多少人,当你想创业的时候,你曾经帮助过的十个人都来支持你,你就更容易成功。

读书就是获得更多的知识,或者说把你的知识换成创造力。

读书是唯一能够自我决定来改变的;其次就是帮助别人;再次是换一个地方;最次是等待时机。最不能改变的是你到底能干什么,以色列不能改变自己,只能干技术。可是以色列的技术的确帮助了很多人,而且以色列的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的确支撑了战略发展。

所以今天当我们站在投资的角度看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的时候,要反过来想,我们首先可以改变的是知识,其次是人缘,剩下三个靠时运和大环境。

到底我们是不是真的想让自己做风口上的猪呢?这个决定权在你自己,风口来不来和你没关系,做不做猪和你有关系,风口就算没有来,我自己有翅膀,也可以像以色列一样,经过长达几年的投入研究,成为细分领域的第一。

产生风的除了供给、需求和技术

我们要改变自己,也要观察环境,风是怎么来的,大部分人说有了需求和供给就产生了风。但是我觉得还有一块是技术,举例讲,2015年我们看过一些项目是偏B2B的项目,但是用的是移动互联网方式,比如说卡车界的Uber,很典型,你说卡车司机有没有需求不跑空车?有,一直都有需求。司机把货送到了港口,但是不知道还能装什么回来,就跑空车。供给端有没有需求呢?其实供给端一直都知道哪里有什么东西可以拼给司机拉回来,但是这个信息司机不知道。直到卡车司机手上有了智能手机,这件事情就简单了,是技术的提升改变了需求和供给相互匹配的难易程度。

这就是为什么近两年大家经常谈风口,以前不大谈,以前需要五年一个周期产生一个风口,现在不需要那么久了,因为技术改变了风诞生的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你看得懂需求,如果你自己改善得了供给,你又能够利用技术,风口可能是你自己创造的。

很多人讲互联网+是互联网公司的说法,传统公司一般说+互联网,“+”不“+”互联网,取决于技术能不能有效改善供给和需求相互匹配的效率,如果可以做到,+互联网是成功的,如果不能做到,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是没有意义的。

当我们想清楚这些以后,我们最需要观察的环境变化就是需求。2016年1月份再谈风口很难,原因就是需求,现在来说需求是全球的需求。贸易额在萎缩,制造业的需求也在萎缩。其实2008年以后这种状况就出现了,可是复杂在于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什么2008年以后,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全世界这么大国家的领导人,那么多智囊出了政策,没有改变局面呢?

这是关键所在,为什么不能轻易被改变,因为有很多长期的因素决定了,不是短期的政策可以撼动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一想到人就想到中国的二胎政策,我们和外国比,我们还算幸运的。全世界的老龄化程度已经非常严峻。

为什么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就会出现需求的疲弱呢?很简单,战后的婴儿潮伴随着经济的高速成长,同时自己的口袋越来越饱满,是经济成长期和消费支出最旺盛时期的叠加。当人进入中年之后,消费的比例会下降,理财投资比例会上升。进入老年,夜店都跑不动了,还怎么消费,就是这么一个逻辑。

这种情况下,人口结构的改变,决定了今天这些发达国家再刺激消费意义不大了,边际效益很低了。

大家说现在美国经济复苏了,消费需求旺盛了,不然怎么会加息呢。如果加息,是不是意味着美国经济向好?美国经济向好,是不是意味着整个全球的经济形势都会被改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化,包括中国在内。可问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相对年轻的人口,是不是和实际消费水平叠加了呢?没有。因为贫富差距,以前可能大家听说过拉丁美洲遇到的发展中国家陷阱,当人均收入增长到一定阶段,同时出现的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拉大会掩盖一些事情。同样是一百个人的消费,如果这一百人的收入,每个人都是六十块钱用来干别的,可是一旦一百个人的财富二八分配之后,那20个人还是要花六十块钱,那80个人还花六十块钱,这就是挤压消费,挤压消费变成了资本追逐更高资本价格的过程,就叫泡沫。

我们看到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这件事情给我们提出了警告:就算发展中国家人口结构年龄够年轻,但是因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实际的有效需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你说消费者创造不了需求,让企业和政府出钱,曾经我们也是这么干的,今天我们看世界各个国家的债务水平,中国企业债务最高,因为老百姓负债比例还是蛮低的,当企业负债已经这么高的情况下,还怎么让企业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的投资,所以在这个时候,不但个人消费的需求因为贫富差距挤压了,企业和政府的需求又因为负债过高而被挤压了。

回到了以色列的案例给我们的启发,当年这些发达国家经历经济危机的时候是怎么走过来的呢?就是技术创新,今天我们看到的历史上的一波一波的技术创新,帮助当时的发达国家走出了经济危机,可惜的是,今天我们再来看技术创新的时候,重大的破坏性的创新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了,其他的原有的路线上的技术创新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所以中国这个创新能力不足的国家,想在这轮完全靠技术创新走出来,包括其他的发展中国家靠技术创新走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就使得我们能用的资源有限。

回到刚才提的貌似很美好的美国的经济复苏,美国经济复苏了,利率提升了,对发展中国家有好处的是贸易,但是同时资本外流了,在产业变革在研发需要投入的时候,钱没了,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是现在的中国,三个月资本外流总金额相当于一个希腊。这个过程当中,资本就是追逐利益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需求没有那么快的被改善,人口结构没有那么快被改善,贫富差距没有那么容易被改善,技术创新给我们的空间不大,资金又流走了,这样一个2016年找风口是非常虚无缥渺的事情。

如果这样的话,投资人怎么看待市场?

2015年整个VC、PE投资环境,上下半年冰火两重天,上半年很漂亮,下半年很惨,2015年计划募集的量非常大,但完成募集的量非常小,尤其是下半年。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怎么看待2016年?

不是说没有风口,不是说所有的风全停下来,我只想强调,你在这样的环境下,就算找准了市场,到底想飞起来,还是想活下去?如果你想的是活下去,有办法;如果你一定要飞起来,可能没有想的那么容易。

换一个角度讲,飞起来又怎样呢?飞起来的同时资产的泡沫也被吹大,飞起来的同时领域竞争对手增加。

所以风口本身这件事情不代表必然的成功,只是平移了一部分社会资源,把更多的资源累计到了所谓的风口领域,让这个领域资本的泡沫估值进一步上涨,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讨论飞不飞的起来,不如先讨论能不能活下去。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