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如何共享经济?当病历高速流转起来时,它改变的不仅是医师技能,还有万千生命!

2016-05-26
切医师端的大专家能成为多少人的救星?

当一份病患病历能高速流转起来,它会产生什么效果?

一种答案是,当接触病历的医生多了,病患能够得到更综合、更精准的诊疗决判;

还有一种答案是,当更多医生能看到复杂、少见的病历时,它能让病历共享,让医技拓荒。

如果要实现以上所述,中间有几个问题:首先,谁来进行病历分享?其次,谁能进行医疗知识拓荒。就这两点问题,大专家CEO姚娟娟(dazhuanjia.com)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病历分享应该自下而上,而医技拓荒应该自上而下。”

先toB,再toC

还记得移动医疗刚兴起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产品都盯在了挂号、轻问诊、药品等切口上,因为看来起C端用户的需求是更为强烈的、直接的。

姚娟娟认为,解决挂号问题实际上只是解决了需求端,但在医疗环节中,供给端并没有增加,或者说优质的医师并没有增加。另外一方面,大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常常被一些常见疾病所占据,这也极大浪费优质的医疗资源。

但在这个特殊领域内,“医”与“患”是无法分离的,因此开拓医生市场也成为姚娟娟的必然选择。

最近,大专家启动了医学传承教育平台,试图用“医学传承教育+分级诊疗”这样B2B2C的方式改善医生的从业处境,从而改变患者的就医体验。大专家的发起人队伍很庞大,平台荣誉主席为钟南山院士、主席为樊代明院士、CEO则为姚娟娟。

所谓“医学传承教育+分级诊疗”就是:

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做培训青年医师的事情,把医学院士、专家的技能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普惠,从而增加优质医师的供给;

推广分级诊疗,帮助医疗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

而具体的操作流程是:

首先,患者选择就近就医,基层首诊医生对疑点病例通过平台进行咨询服务,甄选出 HIM医生、大专家确定的疑难病例。

其次,通过平台,建立起HIM医生、大专家与疑难重症患者之间的“点对点”交流。

最后,通过疑难重症病例的甄选流程,精确选择专业医院和医生,为疑难重症患者提供

医学教育

在医学教育领域,平台设计了疾病百科、急救常识和用药参考来提供给青年医师。

其中“医学百科”汇集千了种常见疾病进行通俗表述,让百姓了解感兴趣的医学常识,做到健康状况心中有数,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而“用药参考”则精准描述上万种药品的使用范围、作用机理、药物不良反应等,为患者健康、正确用药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急救常识”则是普及了遇到突发情况或受到意外伤害时,医生不在身边时的数百种救助方法。

除了医学教育外,大专家还在推广分级诊疗, 尝试建立多级教育系统,在基层医生、HIM医生和大专家之间形成师生链条。

分级诊疗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分级诊疗?

它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就好比交通疏导,把紧急、重大病患向三甲医院疏松,而一般轻、小病患则往基层医疗机构疏导。

其次,为甚要在分级诊疗里面设置基层医生、HIM医生和大专家三个环节。

HIM,即整合医学(简称HIM,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是一种全新的医学概念。

目的是为解决医学发展过程中专科划分过细、知识碎片化带来的诊疗局限性问题。HIM医生需要把各种专业,包括环境的、心理的等一系列对病人有用的先进知识收集起来,根据疾病发展转归的需要有所取舍,形成新的医学体系。整合医学把全科医学、转化医学、循证医学、互补医学,还有其他医学的精髓加以整理整合,使之适合、符合病人的全身整体治疗。

大专家平台设立了患者与各级医生“一对一”的交流途径。当疑难重症患者的病历出现时,它们会被精准转送到专业医生。姚娟娟称之为“让病历流转起来,让病患坐下来”。

大专家的分级医疗系统

在基层就诊时,首诊医生(基层医生)需要对病患的疑点病历进行整理,并把病历上传给平台的HIM医生,由 HIM医生提供诊断咨询和治疗指导;HIM医生把自己的疑点病历上传给大专家,最后再由大专家予以诊疗指导。在这个过程中,经过病历的转送和解惑,接触病历的各级医生都能学习到各级导师病历诊断的技能。

这样一来,不仅能给病患进行更好的医学治疗,也能帮助广大青年医师、基层医师学习医疗技能。

在完成问诊后,大专家还有一项功能“第三方医技评价系统”,这是平台自己的医生技能考核系统。以医生接触、解答疑点病例的数量以及 涉及的学科门类、诊断结论与导师咨询结果的一致性等为参照,建立起医生技能认证体系。这样的第三方医技评价系统,一方面方便了医生的专业培养,另外一方面也方便百姓更好地认识医生, 为精准寻医提供有力帮助。

另外,大专家上三类医师也是有不同的准入门槛的:

大专家:必须是由平台发起人推荐的千名国家级各学科领域带头人;

HIM医生:由临床经验丰富并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

基层医生:医师从业人员;

改善医患关系从医入手?

一般来说,救助病患是社会和政府的责任,病患不应该成为市场的消费者。但在现实环境下,由于医疗资源匹配不平衡,医患关系长期紧张,不平等,导致医生和患者常常站在对立面、并且信用缺位。在这种复杂、矛盾的背景下,医患关系的改善不可能是飞跃式的。只有当医生群体愿意向前走一步,主动改善这种尴尬局面,医患关系才能得以缓解。

像大专家这样的平台只能以工具性的角度入手,帮助医生与患者提供“一对一”的沟通渠道,帮助病历转移到相应科室的医生,从而改善整个出诊效果。

来源:创业邦|http://www.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