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严重致失明?太可怕!上工医信是这么做预防的

2016-09-26
这件事上,中国创业公司比谷歌先行一步

上工医信创始人季鑫

继击败世界围棋冠军之后,今年7月6日外媒Quartz报道,谷歌旗下人工智能部门DeepMind的下一挑战是防止失明,这一挑战主要针对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宣布与NHS(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合作,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到及早发现常见眼部疾病。

而其实,在做眼底筛查这件事情上,中国的创业公司上工医信早在2014年7月就已经进行了行业布局,公司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通过学习眼科专家阅读和分析眼底照片的技能,在“云平台”上自动阅读和分析眼底照片,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进行辅助诊疗。

创业在于折腾,一波三折成就上工医信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开头难,虽然在互联网领域,有个点子分分钟钟就能立项的事见怪不见,但在医疗领域折腾的创业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上工医信的创始人季鑫毕业后,在生物材料公司和药企先后工作6年后,曾进行了第一次创业,是关于进口耗材的生意,但由于对市场把握的欠缺,导致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前前后后又与朋友重新做了产品代理的生意,但本身医学院出生的季鑫最后还是回归医疗行业创业。

定准大目标后,在医生诊断环节中存在很大痛点,季鑫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团队通过满身的找器官,在避开医疗事故风险后,确定做与眼部相关的医疗创业”。

所以,利用人工智能筛查“糖网病”,是上工医信现在做的事。

简单的说就是让计算机利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去学习顶级眼疾病专家阅片这项本领,通过不断地学习,从而让机器达到或者接近顶级专家的水平,来判定眼底是否有病变。

季鑫称,因为是远程的辅助,服务器可以无限增量、速度快、高效而且无地域限制。通过机器的传达直接将技术送到偏远地区。

如何与医院合作?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在医疗行业创业的公司,很难绕过医院而独立发展出来。创业公司一般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寻求与医院的合作。

对于上工医信而言,有一点是非常有利的,那就是他们做的事情,在眼科和糖尿病领域,已经发展近20年,但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季鑫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在医院进行推广的时候,医生明白这项技术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一般的大医院基本都很愿意进行合作,毕竟技术能真正提高医生工作效率”。他称,医生就该只做有价值的东西,无用功让机器来做。

医院愿意积极与之展开合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中国的眼疾病专家大概3万名,1万能看眼底疾病,影响的人确实1.1亿患者。患者与医生比例严重失调。而经过这项技术的参与,能极大提升医生的出诊率。

其实际运行模式非常简单。

在医院的内分泌科或体检中心放一台眼底照相机,给患者拍眼底照片,上传到上工的云平台,通过眼底影像智能分析软件对眼底照片进行阅读和分析,然后由云平台自动将就诊建议回传给内分泌科或体检中心。

因与同仁医院的王院长有临床技术的合作,上工医信的参考样本大部分由他们提供。而目前,上工的技术服务已覆盖全国包括北京、江苏、吉林等70家左右医院,其中有30家已经签约。

专业性是优势也是“劣势”

其实这几年大家能感知到,中国人口结构发生倒置,老龄化严重,已经导致有接近4亿的糖尿病前患者,未来5-8年糖尿病将迎来一个大爆发,糖尿病10年的发病率将达80%,这是个可怕的数字。

随着退休年龄推迟,如果有工作能力的患者失明,将是件很麻烦的事情,这不单是个体家庭问题,而更多的是社会民生问题。

对于创业者而言,选择这一领域创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季鑫有些无奈地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我们的项目非常窄而且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如果能听懂这个项目,则优势非常明显,如果不懂,反之劣势也将非常明显”。

这一点在投资人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因彼此之间信息不对称,很少得到投资方关注。目前上工600多万的启动资金基本由团队个人出资。

在中国,不是互联网找到医疗的需求而是互联网+的大趋势下,有很多人把它带入到医疗领域。随着人们对医疗的理解以及技术的发展,季鑫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他们行业,来共同解放优质紧缺的专家资源。

上工的核心技术图像处理,对于全球而言是开放的,目前其已与包括美国纽约的州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谷歌deepmind医疗团队取得联系,进一步开发该技术在“糖网筛查”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