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打车软件?多花14分钟,省近百元车费,微巴实现“门到门”合乘出行

2017-03-23
出行市场的体量比我们想象的还大!

对比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打车领域显得有些沉寂,似乎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打车出行市场,巨头已垄断、进入需谨慎。

但是,微巴创始人成政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关注:ichuangyebang),衣食住行市场太大了,不会出现寡头,这个领域合作的意义远远大过竞争,微巴要做的是“门到门的微型巴士”。

微巴创始人成政

合乘灵感来自无人机

成政1971年出生,相比于越来越多80后、90后创业,他的经历既简单又丰富。

1991年考入军校,毕业后在一线带过兵、当过驻厂军事代表、做过政工干事,后期已升至陆军上校。在别人看来,这份工作前途无量,但成政坦言,自己内心不喜欢官场文化,更渴望灵魂的自由。

就这样,2012年,在从军20年事业巅峰时,成政选择创业。

在日常出差时,他发现,很多人提着行李在路边拦车去机场很不方便,便回想起自己在军队参与过的无人机项目,需要对巡航路径进行统筹优化,这与根据计算好的路径接若干乘客去机场有相似之处。

此时,做“门到门巴士”的想法便在成政的脑中有了雏形。

做技术驱动的微型巴士

成政的想法,简单讲就是“乘客在哪里,哪里就是巴士站”。这个想法获得了清华大学智能交通团队的认可和深度参与。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技术研发,微巴最终实现3个突破:

行驶时间预测引擎——使车辆在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下,按时到达每个接客点和最终目的地成为可能;

行驶路径规划引擎——最大程度优化运力成本和客户体验;

用户需求仿真系统——微巴业务和商业规则的决策依据。

为了确保行驶时间预测的精准,微巴技术团队对北京道路进行精细化建模保证了预测的高精度,最终实现10公里平均误差不超过3.5分钟,37公里平均误差不超过8分钟。

微巴车队

对于用户需求,通过对北京4万多台出租车GPS中机场路径数据的分析,他发现CBD、亚运村、中关村、金融街前往机场的乘客最多,在1km范围内,CBD的同行者甚至可达132个。

这些数据给成政做微巴带来很大信心。

航空群体是种子用户

选择航空群体作为第一批微巴用户,成政有自己的考虑,这个应用场景中目标群体集中,用户痛点突出,产品易于传播。

2016年12月5日,微巴开始提供首都国际机场往返市区的接送服务。

成政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关注:ichuangyebang),第一天运营,预期60份订单,结果达到88单,春节甚至达267单/天,远超预期。

微巴正在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没有大力推广的情况下,微巴公众号在3个月内关注人数接近2万,4000多位用户使用该产品,已运送1万多位乘客,其中25%的乘客是通过口口相传自主下单。

成政算了笔账,当月运送人次达21万,每车上座率3.5人时,微巴单车便可实现月利润3000多元,目前微巴上座率最高已达3.22人。成政表示,未来1年将实现盈亏平衡。

据微巴团队统计,使用微巴的航空旅客只需要平均绕行14分钟,便可节省车费近百元,并享受门到门的接送服务。

与滴滴模式有较大差异

成政坦言,大家都很关注微巴与滴滴出行,尤其是小巴和顺风车业务的差异。他说:“微巴与滴滴顺风车相比,后者仅提供供需匹配的信息撮合功能,而前者需要进行任务统筹,生成线路。而与滴滴小巴相比,后者是固定线路,前者的每次线路会根据需求不同而变化。”

除此之外,微巴的运营模式比较重,目前已投入20多辆7座的福特轻型客车,统一车身外观,由全职司机进行全天候运营,为用户带来更加标准化和舒适的服务体验。

成政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关注:ichuangyebang),微巴对标的是美国老牌机场摆渡服务品牌supershuttle,当他去美国考察这一模式时,发现仅洛杉矶就有数十家企业提供这样的服务,可见这一市场的容量。

高铁是下一个重点接送场景

对于未来的业务,成政表示,微巴计划在3年内进入年吞吐量1000万以上的24个机场,并提供高铁、酒店、景点等接送服务,高铁接送服务会将需求频次提高5倍。

除了车费外,微巴未来也将通过异业合作、广告、数据导流等业务实现更多盈收。

据悉,微巴已于2016年6月获1千万元天使投资,目前计划进行3千万元A轮融资,主要用于扩充运力、一线城市运营和市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