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新浪、联想等大公司起家,3位手握上百亿资本的大咖告诉你投资人更关注这些

2017-04-25
资本过剩对于创新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

4月22日,2017创新中国春季峰会Demo China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DCM董事合伙人林欣禾、风和资本董事长吴炯与创业邦合伙人王玥共同参与了主题为《投资人的秘密》的圆桌对话。

犀利观点如下:

1、市场上的资本越来越多,但是在很多资本出路中,进入创新创业领域是非常好的出路,比炒房地产、搞股票会更有价值。

2、资本过剩让个别的一些项目领域涌现出大量的资金,从而导致资金或者融资变成了一个壁垒,这其实某种程度来说对于创新本身不一定是好事情。

3、人工智能向前发展,像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这些技术,数据处理的方法会越来越同质化,所以在这个行业里最稀缺的不是数据处理,而是数据采集。

以下为对话全文,由创业邦整理,已经本人确认。

主持人:吴炯吴总,您参与投资,首先把自己投进去,无论从雅虎,还是阿里巴巴,包括汉庭,您现在觉得投资巨大公司的机会在哪儿?

吴炯:我是从企业进入金融投资行业,以前我是做企业的经营管理,后来参与创业,然后从阿里出来以后才进入投资行业,我除了给创业企业资金帮助,也会分享很多我以前的企业管理运营的经验。

第一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医疗行业,医疗健康产业正进一步IT化,从2012、2013年开始风和资本就重点关注,今天我们仍然看好这个行业,我们认为这个行业潜力依然是非常大的。

第二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个领域里边现在非常热,但我觉得做投资非常重要的宗旨是最好不要随大流,这个地方太热闹人太多,可能拿不到好的价钱。所以在已经很热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我必须要选择差异化的地方,更加关注数据的采集,而不是数据的处理。

我有一个观点,我认为人工智能向前发展,像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这些技术,数据处理的方法会越来越同质化,所以在这个行业里最稀缺的不是数据处理,而是数据采集,我们更加关注这个创业公司能独辟蹊径,解决数据采集的问题。

此外,我个人对阿里系创业者也会更有好感。

主持人:李总,君联资本托生于一家伟大的公司,就是联想,君联资本在过去16年已经投出非常多优秀的公司,你们现在在关注哪些方面的项目?

李家庆:我们现在看的技术型项目会多一些,偏商业模式性的相对会少一点。这可能跟我们的出身也有一定的关系,像硬件技术、底层技术、数据分析、数据采集这些偏技术的领域等。

此外,虽然联想在旗下布局了很多基金,但是作为联想控股旗下的其他的投资部门来说,无论弘毅资本还是是君联,或是联想之星,更多是从纯粹独立第三方的角度判断项目。

主持人:林欣禾林总,您曾经也参与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新浪,这块和吴炯有相似之处。也曾经被称为电商教父,那现在关注什么领域呢?

林欣禾:其实做投资,很难看到未来,所以我们VC投的项目最成功的,通常都是一些不是那么明显,在看的时候不是特别明显的主流,但慢慢做大,比如唯品会,我们当然不觉得它是主流,大家当时看更多的是阿里和京东。

所以你问我未来看什么,坦白的说我是比较保持开放性的,最主要该是创业公司跟我们聊的时候,我们想知道你解决的痛点,你们在什么样的领域,其实你的领域越稍微周边一点对我来讲更加性感,因为主流有很多竞争对手在里头,那个时候,再加码投进去的还不太适合DCM投。

我们DCM投的项目不多,我们主要投的少投的精,所以去做大家已经认可的项目,回报率不是特别高。但是只要你抓住市场,团队好我们就会看好的。

主持人:这两天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台上路演的项目有6到8个,但是台下的评委平均13个,评委比路演项目还多,现在我们发现在资本投资界各路投资实力都在进入,资本越来越多,你们怎么看待资本界的这个现象?

吴炯:现在有资本过剩的现象,最主要原因是国家货币政策,这我们不能左右。但是,在很多资本出路中,进入创新创业领域是非常好的出路,比炒房地产、搞股票会更有价值。

林欣禾:最近很多新的投资者跳出来,从不同领域、不同公司设立自己的投资部,这对创业者来讲是好事,他可以选择的投资者就变多了。

但这个也有坏处,投资者多了以后,你的竞争对手也变得多了,你融资容易,你的竞争对手融资也容易,作为创业者来讲,你的融资能力、运营能力可能要更加强,因为在资本充裕的时候,只要你做的稍微好一点会有很多竞争对手冒出来,抄你的项目。

比如共享单车,一个商业模式出来之后,市场上就会冒出很多项目与你竞争。

李家庆:这是一个总量的问题和结构化的问题,从大面上来看资金供应还是相当的充沛,所以给人造成一种感觉好像钱很多。

但其实里面的结构化的东西还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来说像刚才林欣禾说的一样,个别的一些项目涌现了大量的资金,从而导致资金或者融资变成了一个壁垒,这其实某种程度来说对于创新本身不一定是好事情。

另一方面,作为我个人的感受,因为做投资也这么长时间了,每一年看大量的项目,十多年下来之后,作为投资人总是期待看到与众不同的东西。

确实比较遗憾的是说,在这些年来看,似乎这样的项目并不多,所以说我们也非常期待,有更多的,有真正创新性的公司具备差异化的业务以及核心优势。哪怕最后失败了,但是对于创业者,或者作为投资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所以说这种结构性的缺陷还是依然是存在的。

主持人:在过去这两三年里,三位有没有非常后悔的错过了的投资项目?

吴炯:去年我在创业邦专门做过一个演讲,说我投资生涯犯的最大的错误,不是反省投了哪个项目血本无归,而是错过了好的项目,我错过的就是滴滴打车。

林欣禾:我们DCM的投资出发点就是少而精,所以肯定很多项目根本就够不着,该我赚的钱我赚,不该赚的钱不赚。

我最注重的还是投的公司是不是在竞争领域能成功。对于投资者和管理层的盲点,可能比较在意。但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会比较注重我们投进去之后,哪些地方是盲点、造成市场没有打开的原因等因素。

李家庆:后悔太多了,但遗憾在于,在我们所关注的这条线上,该关注的时候也关注到了,但是在选择标的的时候,你选择标的相对在未来发展不如其他的的竞争对手的时候,略微有点遗憾。

具体有后悔的就是有林欣禾介绍的项目但没有投,我们自以为是以为有一些问题,结果最后发现我们自己的思维是错误的。

主持人:我们都希望能推动自己投的公司上市IPO,或走的更久,但现在看我们资本市场,二级市场一直不温不火,这样的话,我们做前期投资,一二级市场红利还会有吗?会不会出现反市差,在早期出现高估值项目不一定后期拿到高市值?

林欣禾:最近很多私募市场价格远远高过于IPO,比公开市场价格高很多,这个时候怎么办?

有两种说法,一种传统说法认为私募市场比公开市场价格、IPO价格高的话那有泡沫,这个泡沫迟早会灭掉,价格会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平。

另外一种说法,基本上公开市场已经不是重要的市场,全世界都走向私募市场,也就是说我们投资只要有另外一个傻瓜用更高的价格从我们手上拿走的话,那到底有没有上市无所谓,反正你公开市场也是卖给另外一个人,私募市场你可以卖给另外一个人其实结果是一样的。

我是比较倾向于传统的看法,公开市场价格应该是最实在的价格。而私募市场价格,往往是因为大家的流行,一种风靡造成了某一个投资者对某一个项目特别看好,没有想好就出高价了,公开市场是每天每天有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投资者在里面看,所以我比较倾向传统的看法,谁对谁错还得市场长久验证。

吴炯:我同意林欣禾的观点,我也是传统的看法。

二级市场是每天有交易的,有流动性,一级市场是一次性买卖及一次性估值,甚至有时候是一两个投资商把这个估值推上去的,没有流动性,这个估值很多时候是虚的。

资本就像流水一样,总是往低的地方走。

为什么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因为有一段时间二级市场,股票市场价格比较高,大家觉得在股票市场赚不到钱,所以在像阿里巴巴、Facebook等公司还没有上市的时候,他就把股票买下来,他认为这是赚钱的方法,公司还没有上市,二级市场的基金都冲进来,把这些公司价格推的非常高。

但我认为这是暂时的现象,不可持续,这个倒挂没有办法持久,时间久了大家发现这个价格是虚高的,还是回到二级市场买到便宜的股票,这种现象一定会过去的。

李家庆:李家庆:因为价格是供需决定的,当供需双方发生变化的时候,价格就发生了变化。

以前供需大家谈论更多是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财务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但是供需导致有很多非财务性的人出现,像BAT等大公司,为了应对自身或相互之间的竞争和防守,他要获取一些新的连接方式,获取一些新的场景和人群,哪怕从防守的角度上也要做很多的采买和投资的事情。

由于这样的因素也导致整个市场当中并不按照我们传统的路径在走,比如我们刚才说的一些共享的东西,这些东西出来的时候,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导致有可能会改变一些BAT等公司在场景上的变化,所以说使得产业投资人是不计成本要去进行这些方面的投资布局,对于这些项目的判断,不完全按照我们投资回报,单纯的财务投资回报考虑问题,所以一下子把整个市场价格抬高,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他自己的一些估值水平。

第二点,在现在的一二级市场也分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相对估值比较低的角度上,尤其偏早期的角度来说,不完全讨论一个贵和便宜的问题,只是说在中后期角度上有一些项目会一二级市场倒挂可能性比较大一些。

现在出现另外一种情况,明明是早期阶段的时候,由于我刚才说的非财务指标性的诉求,而导致一些项目大幅度的超出它原有财务投资的价值,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主持人:我们昨天颁发了创业邦评选的40个优秀40岁以下的投资人,我们发现一个现象,这个行业里面不断的裂变出一些新的投资机构,他们可能原来是一些老机构里面的中坚力量,裂变之后创造新的投资力量,投资人天天评判人家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但我们这个行业似乎如何能够解决自身的问题呢?

吴炯:世界上有两种生意模式,一种是有规模效应的,公司做得越大,规模做得越大,它的效率就越高,典型的例子像阿里京东这样的企业,它的利润率越高,竞争对手越是没有办法超越。

另外是一种反规模效应,规模一大品质就下降,这是基于人的生意。我们现在风和资本投的每一个项目,我都必须亲力亲为,我必须亲自去公司看过,但我的精力是有限的,天花板很低,我愿意把企业做得更大,但是我如果把基金规模做得更大我就看不过来了,这样必然造成投资品质会下降,这是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这就注定了我们VC行业会是一个碎片化,会不断的裂变,公司一旦大了就会裂变,优秀的助理就会出去自立门户。

这跟很多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是非常相似的。到现在为止看不出有什么革命性的创新改变我们这个行业的宿命。

林欣禾:我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永远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我们解决的方式还是把我们的团队做的比较小,让每一个同事们都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机会,所以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但是在市场上,特别是投资市场上都是以人为主,我们做这个行业最重要还是好好照顾自己的员工,自己的人,让他们充分发挥能力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同时再做一个基本建设,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做更大的划分,所以我觉得这是唯一的,基金长期往前走的方式。

但是我们的基金,因为VC这个行业并不是百年的行业,它是一个可能不到20年的行业,很短的历史,现在还看不出来,以后VC行业在中国怎么走,每一家基金可能它的生命周期都是随着创始人的职业生涯的,创始人一退休以后那个基金可能也就关门结束了,然后就会有一支新的基金出来,新的年轻人出来创业。

在我们行业里头,因为投资经理也天天看创业项目,也会想到自己创业,这个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但其实这对创业者是好事,如果你面对的VC是非常庞大的,对你提出压倒式的价格你也不会特别的高兴。

李家庆:这个问题确实是我们天天思考的问题,基金管理模式,投资机构商业模式是很差的,我们天天在判断被投企业的创业者的商业模式,创业者团队的建设,创业者企业文化。

现在我们考虑比较多的一点就是行业自身和作为行业组织来说,怎么能够延续和传承的问题。

这里面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我们尽量保持我们在终端末梢运营层面的灵活性,保持我们的投资团队能够不断的往前走,吸引新的人进来,把我们的员工,把我们的同事培养的更加优秀。

另外一方面,还是要考虑把我们的管理公司,自身的管理公司要做大,把它变成事业的平台,使得我们可以不断的寻找新的基金,不断培养优秀的人才进来,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代的投资者在这个平台上都能够找到他未来的一个落地的地方,不断的能够腾出新的地方交给更加优秀更加年轻的投资者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他的价值,这其实是中国VC整个行业,在未来五年到十年里面都会面临的ß非常大的一个变化。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问三位嘉宾,因为你们是创业邦的老朋友,真的帮助创业邦很多年,正好今年是创业邦的十周年,三位嘉宾每个人给创业邦一个建议,我们如何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林欣禾:创业邦一直以来都带给创业者一种梦想,创业是困难的,但是不是不可能的。我觉得创业邦以后应该铺到更广的地区,更多的垂直领域。

吴炯:创业邦有媒体、孵化器、会展等业务,我觉得可以拓展到教育培训方面,教创业者如何做战略、如何与投资人沟通等等。

李家庆:在业务之外,也应该关注自己企业本身团队的建设,我们做媒体、会务、孵化器等任何和创业相关的业务,我们需要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