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资本蒋健:入局医疗的“时间点”到了,大数据能“滚雪球”才有壁垒

2018-04-26
蒋健领导了对大众点评、途家、宝宝树、挖财、河狸家、易到用车、分众传媒、朗新科技、同盾科技、卡拉丁等十多个知名项目的投资

记者 | 宁泽西

编辑 | yinming

寻找独角兽背后英雄,揭秘实力投资真相,欢迎关注创业邦「投资名人堂」。这些独角兽捕手,投出摩拜、ofo、滴滴、小米、知乎、陌陌、快手等,本文系第24篇报道。

在投资圈,宽带资本以投资To B的企业级服务见长,而合伙人蒋健除关注企业级服务方向外,在To C的消费互联网领域也收获不菲::自2006 年加入宽带资本,他领导了对大众点评、同盾科技、挖财、途家、宝宝树、朗新科技、零氪科技、河狸家、易到用车等项目的投资。

与其亮眼的成绩相比,蒋健本人低调,鲜在媒体、公众场合露面。近日,创业邦专访宽带资本合伙人、晨山资本创始合伙人蒋健,聊到他本人对行业内趋势变化的感知和判断、消费互联网接下来一波机会的捕捉、对企业级大数据公司的评估和考察,以及宽带资本的布局策略。

过去几年,金融、医疗领域以及数据服务被蒋健划入重点狩猎区,原因是“行业大、痛点多、数据发挥重要价值”,他说, “我们看好数据驱动的产业互联网的变革,这将是深入到每一个垂直领域的创新”。但他认为不能简单说一家大数据公司的核心壁垒是数据, “真正的壁垒是最后这些数据能否成为有效行业应用,形成滚雪球的效应,越来越大” 。

以下整理自现场访谈,有删减。

创业邦:您曾在去年公开表示,衣食住行的消费升级不再是关注重点,2017年的重点会放在金融、医疗和企业级服务,原因是什么?

蒋健(以下简称蒋):当时我们的考虑和判断是,中国消费互联网经过O2O那一波浪潮,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渗透得已经比较充分,我们认为短期之内再出现像美团、滴滴这种级别的创新概率在降低,所以说这个方向不是我们的重点。但是,消费互联网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群的更迭而产生新的机会,我们也仍然在保持关注。

转到金融和医疗的原因很简单。先看金融:第一,中国老百姓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有余钱但不知道怎么管理,比如中产阶级,他们往往会有这样的焦虑:有资产管理的需求,但资产的可获得性及类别并不是很丰富;第二,90后的消费观念跟70后、60后完全不一样,他们可能不仅月光,还预支信用卡,因此会出现很多新的信贷需求;第三,中国的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一直以来没有被认真对待和很好满足;第四,金融是一个巨大的行业,据我们内部调研,举2016年为例,中国银行业的净利润规模约有2万亿。金融行业市场十分巨大,但有各种需求没有被满足,我们认为这会带来非常多的创新机会。我们很早之前就锁定了这个方向并积极布局,目前已经投资了包括挖财、同盾科技、小安等在内的一系列项目。

再来看医疗,这个行业有两个特点:第一,痛点明显,从医院、医生、患者到药厂、社保、保险等等,所有的利益参与方都不满意,行业痛点足够多;第二,行业增长很快,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提出更好更高效的要求。我们认为当医院完成了HIS(医院管理和医疗活动中进行信息管理和联机操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信息化,在下一波创新里面,数据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举例说,药厂研究药需要大量数据,医生设计治疗方案,也需要大量数据去论证从而成为指南。但以往数据是孤岛性质的,如将这些大量的医疗数据汇聚并按照医学的要求整理并使用起来,产生的价值非常巨大。这也是我们2年前投资零氪科技的原因。另外,两三年前,我们看到医院在跟外部的第三方合作上,在去隐私化的前提下,态度也越来越开放。我们认为现在已经来到了这个时间点——数据的有效应用将逐渐解决这个行业各个方面的痛点。

基于我们长期的研究和上述判断,宽带资本的投资重心切了一部分在金融和医疗两个行业。宽带资本核心投资思路是:数据驱动下的产业互联网的变革。医疗、金融等行业都有信息化,但过去数据的使用更多在BI层面,还没有到AI这个层面,我们觉得这将会带来很大的一个跨越。目前数据驱动这个思路,已经在金融和医疗、教育等行业都有实践。2016年底,我们针对此投资策略,也设立了晨山资本这个早期投资平台,有针对性地布局更早期的项目。项目规模上来后,我们的大基金也能跟得上,这是我们整体的投资想法。

创业邦:有观点认为投大数据公司要选择B轮以后的,因为初创公司是没有数据的,或者说很难判断,您为什么会选择投早期的数据公司,以及如何做判断?

蒋:我个人认为这个结论并不非常准确,这也是个悖论。每个创业公司都要解决冷启动的问题,核心还是看团队背景。团队对行业有深刻理解和富有经验,即使没有数据也大概知道这个模型设计以及参数的大概配置,并通过接入市场化的数据不断训练这个模型,这就具备了初步服务的基础。

第二,看行业,大数据公司其实类似“送水人”的角色,有大风口的行业才能有大机会。我们认为投大数据公司一定要在行业早期开始布局,能够在一开始提供比较好的服务,同时,客户的数据反馈又能协助不断优化服务。大家都开始干的时候,公司的先发优势可以把事情快速转起来,最终整个业务链条就转起来了。一旦转起来,客户越多数据越多,沉淀越多,雪球就滚起来了。因此,我们选择在早期投入,否则后期雪球滚起来了,估值就会比较高。

此外,要有技术能力和商务能力,大数据公司很多是TO B的生意,商务拓展能力非常重要。

创业邦:大数据公司的竞争壁垒是数据吗?

蒋:真正的壁垒是最后能否形成滚雪球的效应。这就要求,第一,客户数要多,第二,客户要给你反馈,一定要形成数据回流。

创业邦:那如何衡量大数据公司有没有形成壁垒?

蒋:一,看这家公司在行业里的客户数量,如果超过一半,优势就形成了。二,看它提供的服务在客户的业务链条里的地位,如果是不可或缺的、受依赖的,事情就牢靠了。像刚才所说,真正的竞争壁垒还是要看最后能否形成滚雪球的效应。

创业邦:目前,国外已经跑出几家医疗大数据公司:Inovalon于2015年登陆纳斯达克,市值20亿美金;今年2月份,电子病历Flatiron传出将被罗氏以19亿美元收购的消息。医疗大数据行业,国内外的差距在哪儿?

蒋:我认为,中美两国在这个方向上差距不是特别大。虽然在底层技术层面有较大的差距,但在数据收集和运用上,差距不是很大。中国公司追赶的步伐非常快,基于巨大的人口数量,案例也会更加丰富,在数据收集和运用上,拥有天然的优势。我认为中国未来一两年很快会出现20亿美金的公司。

另外,过去两年,沃森在中国挺火,不过医疗数据的应用还跟地域和人群有关。从辅助诊断来说,治疗大框架可能类似,但具体的治疗方案还会因地域、环境、生活习惯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我们觉得中国本土创业公司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机会。

创业邦:您也投了一些不错的消费互联网项目,虽然大多数观点认为线上流量红利已经消失了,但拼多多还是能够异军突起,您认为拼多多将像蘑菇街、美丽说、聚美一样成为昙花一现的电商新鲜模式?还是会成为像淘宝、京东一样,被大众长期需要的电商“基础设施”?在拼多多这种社交电商模式背后,微信流量红利还会产生哪些机会?

蒋:拼多多肯定是一个现象级的东西,它证明了另外一个流量的中心——微信的巨大能量。我相信现在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发生非常红火的基于微信流量的商业变现。并非是微信自己在干,而是在微信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大家都在做。

以前是淘宝、京东这种中心化的流量,现在流量的分发方式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会出现不止一个“拼多多” 。我们目前也在非常认真地评估各种项目的机会。

创业邦:微信生态成长出来的公司,如何判断其价值?

蒋: 第一,商业模式,如何快速地把微信平台的流量转化成自己的交易;第二,活跃度和健康度,有些事情,一旦有了激励机制,可能会跑偏,所以健康度很重要;第三,切入的品类,人群,能不能支持规模的快速增长。

创业邦:2016年开始,消费行业一直在急速的动态变化中,最抢眼的莫过于去年无人货架、共享XX那一波热潮,宽带资本没投的原因是什么?

蒋:这种模式我们都看过,但如果把它作为流量入口,量要足够大,维持这个量并且经济上要算得过来,可能还需要验证。

当然,换个模式或许可以,可能过两年你会发现我们还是干了一点,我们看中的东西不一定对,但方式会不一样。

创业邦:您既投To C的消费互联网,又投To B的企业服务,两个看起来相隔很远的领域,其中有共通的投资逻辑吗?

蒋:我们过去投资的大多数消费类的项目跟平台交易有关,数据在里面都扮演重要角色。有些消费领域我们基本很少投资,比如娱乐、传媒、社交、内容。我们投过的是电商、O2O、金融、垂直类社区、医疗等,其中涉及到的平台、定价、精细化运营、调度等都是需要一系列数据驱动的。由数据、技术驱动,To B的公司也是如此。所以看上去是To C、To B两个领域,但内在有很多共通的东西。

创业邦:您从2006年加入宽带,如今已12年,在投资方法、战略战术上有何变与不变?。

蒋:有一条坚持的原则,我会评估每一个商业模式解决的问题和创造的价值。短期收入多少没关系,长期的商业化模式很重要。此外,拥有核心的竞争壁垒,创业者要诚信可靠,也非常重要。

————————————————————————————

作者:宁泽西,专注投资人报道,挖掘资本的深思与洞见。邮箱:xinyan.ning@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