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汪建“员工必须活到100岁”的谜底

2018-06-01
老汪经常说:服务别人,先要从自我证明。

  来源:秦朔朋友圈 文/秦朔

  “大家愿不愿意活到一百岁?”两年前在央视一套《开讲啦》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这样提问。

  该期主角是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题目就叫《一百岁的梦想》。汪建在现场对大家说:“我活了60岁了,这是一半,我还有下一半,我在下半场等着你们。”

  那时华大基因还没有上市,所以100岁的问题并没有引起特别关注。而前几天在贵阳国际大数据博览会论坛上,汪建表示,公司所有员工都必须活到100岁,为此还制定了三项规定,员工孩子不允许有出生缺陷,不允许比医院晚发现肿瘤,不允许放支架、心脏搭桥,即不能死于心脑血管病。汪建还问马化腾,要不要给腾讯员工也试一试。

  汪建此言一出,引起议论纷纷。如同冯仑对他的评价——“活在未来,混在当下”,汪建思想超前,语言难懂,往往与俗世有点格格不入,以至于有人觉得他不是疯子就是骗子。王石个性很强,他也觉得老汪太超前,说“你认了吧,这辈子你注定孤独”。他还劝老汪不要经常着急发火。

  汪建的姥姥一生跨了三个世纪,活了106岁,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100岁不封顶”。他也说过“理论上”人可以活到120岁,但褚时健的夫人马敬芬大姐建议他改为“100岁不封顶”,他立即采纳了建议,所以现在经常说这类的话。

  “百岁人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汪建要求员工活到100岁,最近的语境是亚马逊书店近期的一本畅销书《The 100-Year Life 》(《百岁人生》),书的副标题是“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意思是生活和工作在一个长寿时代。

  书的两位作者Andrew Scott和Lynda Gratton都是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Andrew Scott还是牛津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核心成员。Lynda Gratton致力于人力资源、新型工作方式和雇佣关系的研究,曾出版过多本经济学著作。

  该书开篇就讲人类已进入长寿时代,我们这代人活到100岁将是大概率事件。现代人不仅寿命时间在延长,健康时间也在随之延长,发病期被推后并且压缩。百岁人生里,人们年轻健康的日子的比例将非常大。

  书中预测了生于2007年的孩子的预期寿命,几个发达国家情况如下:生于2007年的美国人将有一半可以活到104岁,英国将有一半可以活到103岁,日本为107岁,意大利为104岁,德国为102岁,法国为104岁,加拿大为104岁。

  老汪一直坚信“金山银山,都不如寿比南山”,他期待中国不仅是经济上,更重要是在百姓长寿健康上可以追赶上发达国家。那么,华大员工怎么也应该努力在这一半之中吧!

  华大的文化“顺序”

  基因测序是华大基因的核心产品,华大的公司文化也有一个很特别的“顺序”。

  “生老病死,不要听天由命”

  华大员工都知道,老汪对一件事特别较真,就是要求员工必须注意“身体好”。“身体好”,不是指只招体格强壮的,而是指加入华大后体质不能下降。年轻人现在还没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热量过剩,不运动。老汪看到近14%的员工超重,就火了,下令关客梯,鼓励骑自行车,控饮食。所有这些他都带头自己做起。

  在华大内部,老汪大会小会、大呼小叫“生老病死,不要听天由命”。他最痛心的是因无知而病、因无知而死。他要求所有孕妇都要筛查出生缺陷,“华二代”不能发生已知重大出生缺陷;要求所有已婚女性员工必须筛查HPV病毒,断绝宫颈癌;所有员工,特别是高管,体质下降要扣奖金,还影响晋升;要争取比医院更早发现肿瘤、斑块堵塞,让员工远离癌症、心脑血管病。为了减少心脑血管病,他不顾阻拦,执意花重金买了两台3T核磁共振,专门让每个员工和家属都扫描血管,防止血管狭窄、堵塞以致安支架、搭桥等。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多例血管狭窄,大家才明白了,信服了。

  “三好”文化,身体好第一

  华大的文化是“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这个“三好”的顺序,起初连内部人都不太理解。一般企业家的排序应该都是“工作”第一,“学习”其次,“身体”最末。

  多年前,华大也是如此。2007年深圳市曾送给华大一个牌匾,上书“工作好、学习好、身体好”。但老汪看到员工挺着圆鼓鼓的肚子,与院长、医生谈着基因科技和生命健康时,他感觉自己的团队像个卖药的。想来想去,终于觉得是“三好”的顺序出了错。

  2014年,老汪决定把这九个字的顺序颠倒过来,并重新请市里做了一个匾,“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这两张牌匾一直并列高高挂着,时刻提醒全体华大人。

  “三好”顺序颠倒之初,大多数高层也不太理解。因为要实现目标、达成绩效,压力山大,恨不得夜夜加班,老板居然还在“鼓动”员工要身体好,这不是影响绩效吗?而且,如果员工天天忙着跑步、运动了,对加班的员工也不公平,不利于培养奋斗的风气啊。

  员工呢,开始暗自高兴,这老板多体贴啊。但过了一阵子,有人不满了,因为老汪看到员工体脂率、“三高”等健康指标持续恶化,“怒不可遏”,多次在核心高管会议上强调高管必须带头爬楼运动,并强令把办公楼的客梯全部关掉了。不想爬楼梯的员工,只能排队坐货梯,又慢又闷,感受不好,于是有人在BBS里抗议:我们有坐电梯的权利!

  后来,在楼梯里安了空调,挂起“华二代”们的画,举办爬楼梯大赛——“老汪喊你来Party(爬梯)”,甚至在电梯口安上了人脸识别。老汪使浑身解数,连喊带叫,胡萝卜加大棒,恩威并用,越来越多的员工们开始运动了。从开始的被动不情愿,几个月后,不少人惊喜地发现自己不喘粗气了,腿有劲了,体力好了,穿高跟鞋的也越来越少了。

  “三好”即“三自”——自律、自主、自驱

  为了避免把华大“三好”理解成养生、遛弯,“三好”还被翻译为“三自”——自律、自主、自驱,即“身体好”要求自律,管住嘴,迈开腿;“学习好”要求自主学习,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工作好”要求自驱,而不是依赖KPI。

  仔细琢磨“身体好”的背后,其实暗藏着很丰富的内涵:

  第一,身体好,必须学会自律。

  要想身体好,先得管住嘴、迈开腿。只有自律,才能做得到。自律,在《现代汉语词典》词条的解释只有6个字——“自己约束自己”。要想自由,要先学会收敛和克制;从控制熬夜争取早起,到控制食欲减轻体重,到控制各种不甘心、嫉妒心、得失心等莫名其妙的妄念;这其实都是自律的表现。一个不懂得自律的人,本质上是一个巨婴,因为你控制不了欲望,管理不了自己。

  人要先学会克制自己,控制自己的贪念,才能不断磨练自己,提升自信。经常运动的人,更懂得克制口腹之欲。身材变好了,也不需要太多衣物、珠宝遮掩,穿着可以更简单,穿什么都好看。

  自律,才能增强自信。自信,才能真正自由。万科郁亮深有体会:“只有管理好自己的体重,才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真正的自由,从自律开始。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第二,身体好,需要主动学习科学知识。

  一般人对于健康的知识都很贫乏,连“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止”、爬楼跑步是否有损膝盖,这些基础性问题都不知道答案。更不可容忍的是,“伪科学”满天飞,大家不知所从。

  同时,每个人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无法“一刀切”地给予指导,最根本的办法是让每个人回归成为自己身体的“CEO”。但是,成为一个CEO,需要管理常识。可悲的是,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把自己的健康管理交给医生。设想一下,如果一位CEO难得一见,不仅态度不好,好不容易见了面还只看3分钟,这是多么糟糕的CEO,身体怎么可能好!

  生命科学的突破,正在产生大量新的医学健康新知识,颠覆以往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常识”。从遗传到代谢,从科学运动到精准营养,从颜值到心理,都正在被大量新产生的科学认知所改变,甚至是被颠覆。这些大多都没有出现在传统教科书里,所以必须时时学习。

  华大每天产生、接触大量生命科学新知识,员工有机会自主学习。只有既有真知识,又能自律、亲自实践的“CEO”,才能成为合格的身体“CEO”。

  第三,身体好,有助提升毅力、耐挫力和恢复力。

  “二战”以来,西点军校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企业家,超过了很多一流商学院。勇于挑战、坚忍不拔、恢复力、合作精神都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

  华大基因是生命科技的领航者,从“无人区”走向“有人区”,经历过很多挑战,也还面临很多挑战。只有耐挫力强、自我恢复得快、能够坚持,才能经得起折腾和折磨,才能凝聚和带领更多的牛人加入这支队伍。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旦重病在床,就斗志大减,甚至全无。老汪之所以一直如“创新永动机”,永不停步,首先源于他是运动员出身,有超强的毅力和抗压耐挫能力,喜欢挑战新的高度和难度。他曾是十项全能运动员,还创造过省级运动会的纪录。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常常因为追求物质、名利被人们忘在脑后,以致于“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换命”成为常态。随着物质日益不再稀缺,人类逐渐实现富足,是时候回归生命的根本了。

  生命科学的发展,正在推动我们迈向“生命时代”,超越以往任何以物质导向的时代。华大人自称“生命时代的先行者”,必须从自我做起,才能始终站在高处,引领未来。

  华大究竟是什么?

  多数人搞不懂华大基因在干啥。老汪也很奇怪,宁肯别人说他是疯子,也不喜欢被叫企业家,常调侃加讥讽地说,“企业,企业,就是有企图的业务,总是想着人家兜里的钱……”

  “四不像”?

  自2007年落户深圳,华大有好多年都被称为“四不像”。既是企业,又做极为基础的科研,还有培养本科硕士的学院,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还在公益事业上奋战,从SARS、印尼海啸、德国大肠杆菌,到寨卡、埃博拉……都看到华大的身影。

  我2011年11月第一次踏入华大,就是带着国家有关部委和智囊机构对华大的好奇来调研的。当时调研的题目是“为什么深圳会产生华大这类新型民营科研机构”。几年来,我一直在实践和思考,华大“四不像”,那她究竟是什么?逐渐地,我云开雾散,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

  华大是“社会企业”,是企业的“进化版”

  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就是定位于社会目标的企业。它的存在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公众福利,而非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企业。

  开始我提及这个词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很陌生,不会停下来思考。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我终于看到了越来越多同类公司的产生。TESLA、Airb&b等等,都可以称为“社会企业”。他们着眼解决社会痛点,用商业的手段来实现社会目标。

  准确地讲,老汪是一个社会企业家。他对和生物科技相关的社会问题刨根问底,领悟深刻,以企业家精神和方法来组织、创造、运营业务,达到改变社会的目标。王石一直称老汪为“公共卫生专家”,其实老汪不仅关注医疗健康问题,还高度关注农业、环境问题。常常说出“天下无农”这类让农业专家从座位上弹起来的话。其实,凡是生命科技要影响的领域,他都高度关注。

  “现代管理学教父”彼得·德鲁克在其一生的最后时间,非常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他把企业社会责任分为消极责任和积极责任。

  消极责任是指最低责任,即不作恶(do not be evil)。还记得谷歌的slogan吗?

  积极责任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先赚钱再行善”(do well to do good),更高一层是“先行善再赚钱”(do well by doing good)。

  过去,成功的企业家大都是先赚钱再捐钱,卡耐基、洛克菲勒、盖茨都如此,先是比谁赚钱多,后来就比谁捐款多。今天像华大基因这样的企业,相同点都是把社会问题转化为企业机会,直接和间接地使公司或产业获得利益,即通过“行善”来“赚钱”(do well by doing good)。当然,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低限度是执行经济责任。长期而言,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持续“行善”(do good),就必须“赚钱”(do well),即企业能够活着,养活员工。

  华大基因与摩拜、美团等不同的是,出生缺陷、传染病防控之类的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最好由政府支付,而非通过市场,因为在公共卫生、教育领域,市场往往是失灵的。

  未来,当物质不再贫乏,我相信极少有人愿意去通过“作恶”来赚钱的公司上班的。工业革命以来,追逐物质,经济至上,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何出发。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生命科技的不断突破,终于让人类可以回归人和生命本身。

  单纯和率真的老汪

  熟悉老汪的人都知道,老汪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真”。真诚,不说假话;率真,经常表现情商比较低(因为通常人们觉得“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在外界对“员工要活100岁”的新闻议论纷纷、质疑质问时,内部员工们其实反应特别平静,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因为他们都懂“汪星语”,他们知道可爱的老汪没忽悠他们,而且非常感恩老汪真心给每位员工提供健康保障(每位员工每年1万元的健康津贴,可以用于华大内部各种检测)。

  老汪学过中、西医。湘雅医学院的西医,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经历过很多病患的生死,当然知道很多伤病死亡还搞不明白原因。但他说话的风格,常常充分体现了“矫枉必须过正”,口头禅有很多“必须”、“不许”……,以至于让人觉得比较过激、“吹牛”。其实他恰恰说的是发自内心的真话。他希望他的百岁愿望,也是普惠普适的,员工也都能做到。

  本质而言,华大基因做的事就是防病保健。老汪经常说:服务别人,先要从自我证明。先行者,只有自我证明,才能影响他人,引领世界。

  作者:博士,华大基因集团执行副总裁,首席人才官。曾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