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聊到底能不能超越微信?

2019-05-22
总的来说,飞聊中所体现出的对人性的尊重和思考是极有温度的,甚至可以说,温暖到不像头条系。

图虫创意-256460949816606844.jpg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新知,作者贾琦,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你们文化人给了我们太多深刻的命题。”张一鸣笑着说。

在商言商的张一鸣,大约是最接近AI的CEO。

如果AI追女孩的话,它们会怎么选择?

“确定目标,开始追逐,观测反馈结果,确认失败,再次确定新的目标,开始追逐......”直到成功。

而张一鸣自己的行事方式则颇合此道。在创办今日头条之前,先后参与创办了酷讯、饭否、九九房等企业,并且在确定发展不顺利后,很快就抽身走掉了。

而成立字节跳动之后他依然延续了这种风格,截止目前,字节跳动运营着20多个应用程序,先后涉足了电商、现金贷、房地产、游戏、汽车金融贷等跨度非常大多个领域。由于这种劳动密集型的运营模式,业内管字节跳动叫“App工厂”。

“我很早就意识到,创业如果不顺利,早死早升天,往前看就行了。我对很多事情的理解都是「错不在我」。”

“创业成功本身就是低概率事件,买彩票没中会有内疚感吗?”

多闪没中。张一鸣几乎没有任何停留,紧接着开出了第二枪。

Part.1 飞聊是什么?

据字节跳动内部人士透露,相比多闪,飞聊是一款战略级别更高、且形态更接近于微信的社交产品。并有消息称,为了这款产品,字节跳动还挖来了微信前几号员工做开发,意在对其进行模仿。

得知消息后,笔者第一时间下载了这款产品,并试图以产品经理的视角去理解,飞聊到底是什么。

以其底栏为分类大项,我们可以简单将该产品分为“消息”,“动态”和“我的”三大模块。

而在每个模块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其功能进行进一步细分。以下为该产品的结构状图

由于信息量过大,笔者并不建议各位太过细致地去研读这份产品结构图,通过此图的引用,我们旨在了解到两个信息即可:

1这款产品作为面向公众推出的1.0版本,在功能和产品结构的设计上,是非常完备和健壮的;

2通过对二级目录的简单浏览,我们可以发现这一产品的覆盖面是足够广泛的,与此同时,在选择上都是被市面上已经验证成功过的社交玩法,并没有太大的创新跨度。

从信息一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该产品的推出是筹备已久的,准备充分的,信心十足的。

从信息二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该产品走的路线是博采众长的,并没有一个特别明显的,能拿得出手的所谓“卖点”。

Part.2 貌似大杂烩

了解到上面这些信息之后,我们再来深入感受一下整个产品的设计逻辑和迎合的市场需求。

一方面,这款产品在功能上比较繁杂,但另一方面经过体验之后,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每个模块所对应的现有市面上的对标产品是什么。

首次进入产品页面后,打头阵的是一系列话题小组。

以兴趣为核心,迅速引入到“社区”领域内,这样的产品形态并不新鲜。对标现有产品中,该模式以豆瓣小组最为明显,虎扑在社区的设计上也有着类似的操作。

这是拼图的第一块。

在小组内部,该产品采用了微博的形态用于信息展示,而不是传统的帖子。极大降低了参与讨论的门槛,并将信息的展示上浮了一层,用户在进入小组后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各式各样的信息内容,而无需再点进一个又一个的帖子。

这是微创新。

在小组内部,该产品将“加好友”这一功能设置得极为明显,并且默认无需加好友就可以直接对话。有人称该功能十分大胆,但对应在社区产品中,这一逻辑其实就是原先的“私信”功能。

由此,我们很平滑地过度到了第二大核心功能,IM社交领域。若基于此前的系列逻辑,那么这款产品就可以归类为“基于兴趣的,陌生人社交软件”。

需要注意的是,该产品也在“消息”模块做了通讯录引导,并不掩饰其希望通过手机号,切入熟人社交的战场,但也仅限于此了。

接着往后,在各类小组中,我们看到有许多人在分享群聊二维码,通过扫描该二维码我们便可以进入群聊模式中进行主题话题的参与。

事实上关于群聊,这一功能在技术上并无任何门槛,但目前市面上的所有社交产品中对该功能的需求都是极其低频的。一般情况下,帖子,评论区,或超话标签等一系列形式就足以释放基于兴趣产生的讨论需求,而进一步群聊吹水的需求,则往往都会沉淀到QQ或微信中来存在。

事实上现如今“粉丝群”,“购物群”,“同好群”,“教学群”等一系列群组,可以说是社交领域内十分强劲且活跃的一股力量,同时并不属于“熟人社交”的领域。目前来说,这块蛋糕还是在微信和QQ的手中。

随后,在加了若干好友后我们打开动态模块,这一功能很明显对标的是朋友圈功能,简单概括就是:你所建立的全部联结,ta们的近况动态都会以信息流的形式展示在这里。

同样不新鲜。

Part.3 野心在细节里

到此为止,这一产品的主体功能就已经挖掘殆尽了,起码我以为是这样的。但紧接着我看到了这样一张图片:

在这个图片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

1字节跳动正在利用自己的资源,从头条号中向飞聊导流内容创作者。

2飞聊中除了社交,还存在着内容模块。

关于内容模块,在用户正处于摸索期的现阶段,确实很难形成有机生态,但这一模块的存在,则又进一步证明了这款产品的完备性和野心。

经过一番摸索后我发现,现阶段飞聊的产品团队并没有给该功能单独开发相应模块,而是把入口混在了搜索栏目中,在关键词的搜索过程中,你可以搜索人,也可以搜索群,或小组,或聊天记录,以及公共主页。

体验后发现,公共主页这一功能,与其说是类似于微信公众号,倒不如说其类似于微博。

在展示形式依然采用了信息流的模式,而在内容上则同时支持微博式的短讯和公众号式的长文章。

并且,当你关注这一公众主页后,它最新发布的消息也会推送至你的“动态栏目”。

以上就是对飞聊这一产品的简单复盘分析。它的小组功能,对标的是豆瓣虎扑等基于兴趣的社区,也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与这类产品展开正面竞争。而它的私信功能或者说即时通信功能,则将战场扩大到了陌生人社交领域,随着时间的发展或许也会对陌陌,soul等一系列产品构成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群聊功能或许会在一个并不为大众所关注的领域中,从QQ和微信的嘴里抢下一块蛋糕。但是对QQ和微信而言,陌生人群聊一直以来也都是捎带手提供的服务,就算失去了也不会伤及根本,考虑到飞聊在熟人社交领域内极有限的操作,这款产品目前还远谈不上对微信形成威胁。

另外,这款产品中还有若干值得一提的小细节。比如贴纸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在头像右下角设置心情纸贴,来表达自己此时此刻所处的状态心情。而这一小功能的设计,很可能为二人在聊天的起始阶段提供破冰话题。

又及,在许多文章和飞聊自己的产品介绍上都重点谈到的小金赞功能。与多闪选择直接对接银行卡不同,此次飞聊中有且仅有支付宝一项选择作为金融模块的支付工具,并在聊天过程中可以对某句话或图片进行打赏。

就目前来看,我个人很难判断这一功能的设计是好是坏。在群聊中引入适量打赏是否会鼓励话题中心者多多发挥?以及是否是在试图暗合直播领域中“金主”这一底层心理?最关键的是,这一“趣味性”的小设计是否会使社交场景变得“奇怪”,从而在长期的维度伤害到该产品的发展,这些问题的答案目前还需要时间来回答。

但现阶段而言,这一功能的应用场景还十分局限。而它的现实意义也仅在于为该产品预留了金融的口子。

Part.4 飞聊会不会有前途?

就产品形式而言,飞聊很容易被人们看作是一款拼接起来的四不像产品。

但仔细体验后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兴趣为切入点,通过小组和群聊来打开边界,通过im系统沉淀关系,通过动态维护关系,飞聊以其敏锐的产品嗅觉和扎实的执行力,构建了这样一个社交生态闭环。

简单的产品堆叠确实没什么了不起,但沿袭着人性,紧贴着场景完成的拼凑,其实就是在收集零散在各个产品中的弱价值。紧接着通过有机的整理汇集,重新爆发出1+1>2的效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飞聊可以走得很远。

不同于陌陌微信们所诞生时的社会背景,现如今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逐渐加深,有关部门对于监管的尺度把握和具体细则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而社交领域由于自带流量属性,也很容易成为灰产和色情的温床。

比如之前我们看到的小金赞功能,在部分别有用心的人的引导下,很有可能使该功能沦为色情交易的工具,并落入此前“支付鸨”的窘境。

除了色情网红之外,围绕着赌博和卖片的黑产也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就有了抬头迹象。

这一切都给飞聊的自我监管和信息审核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小组,群聊,个人主页等一系列信息展示形式的丰富性,也使得监管和审核的难度倍增。

除了监管问题,任何以社交为核心的产品,冷启动都是极为关键的一环,而种子用户更是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产品的调性走向。

但经过为期两天的体验,从现有的产品氛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飞聊团队并没有在种子用户上做出足够的区分性,用户动态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个咋玩啊?”整个社区弥漫着一种迷茫的状态。

这或许与其产品定位有关(国民级?),但种子用户的平庸会很大程度上限制该平台的吸引力,从而使其很难迎来第一段也是最重要一段用户爆发期。

但是,正如本模块一开始所言,相比其他以“创意”或“模式花样”为主打的社交产品,飞聊以一种极其扎实的姿态完成了1.0的打造,监管问题也好,冷启动问题也罢,事实上都是可以通过强有力的执行去逐渐完善的,而对一款产品而言,其商业上的“天花板”是决定它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

具体到飞聊,它通过给人们在陌生人社交领域提供一揽子服务来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并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可以在兴趣社交,两性社交,群组社交乃至内容产业中都找到自己的增长空间。

在以往的社交创业中,“熟了以后加微信”这种尴尬情景一直存在。究其原因无非是两种,一方面对社区类社交平台而言,即时通讯功能的简陋(私信)使得人们不得不找寻另一种更为可靠的交流工具。

而另一方面,陌生人社交产品中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事实上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陌生人社交的需求都是周期性且相对低频的,在交到一个新朋友后,由于前期新鲜感的存在,会让人们对再找一个新朋友的需求降到极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再次打开陌生人社交产品的动力就会相应减少,甚至对很大一部分用户群体而言,在陌生人社交软件上交到新朋友并沉淀到微信之后,就会卸载该软件。

但飞聊通过功能的有机整合,终于跳出了“微信”的引力阴影。在日常黏性上,无论是内容的服务还是兴趣小组或群聊内的信息流,都可以使用户保持一个较高的登录频次,而“朋友圈”和即时通信功的功能完善,使得此前一直存在的“熟了以后加微信”这种用户行为的必要性降得很低。

理想状态下的,在日常,飞聊可以当做虎扑或豆瓣等兴趣社区产品来刷信息流。在社区活动中,用户则可以自发地交到新朋友,紧接着飞聊可以提供完整闭环的个人信息展示(朋友圈)和社交支撑(IM系统),从而达成虚拟关系链的沉淀。

综合来看,飞聊可以说是做了熟人社交的完美补充,填补了除了熟人社交之外的需求缝隙,并极大程度上借鉴了微信的成功之处。

就社交战场而言,马化腾早在年初“三英战吕布”(多闪,马桶,聊天宝)的时候,就曾在某行业人士的朋友圈动态下说了一段话:“通信强于社交,社交强于社区。如又是陌生人社交很难了,如基于兴趣的社区目前国内也很强了,再细分的垂直社区空间也有。”

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广义的社交其实可以分为“通信”,“社交”,“社区”共三个领域。现如今微信和QQ可以说是把持着几乎全部的“通信”功能,以及全部的“熟人社交”功能和部分“陌生人社交”(新朋友)的沉淀。

而社区则分散在各个垂直应用中。

通过产品架构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飞聊的野望,其实就是“对基于兴趣的社区,完成全面的覆盖。对陌生人社交,或者说网友之间的社交,进行大面积的抢夺。”

微信从关系链入手,历经几年打磨,最终站在了社交领域的山顶上。而现如今在山的背阴面,飞聊开始了它的攀登。

结 语

事实上一直以来,字节跳动所有产品给我的感觉都是从上至下弥漫着对人性的不尊重,以及对理性和算法的狂热崇拜。

伊安·博格斯特也曾经在《异类现象论》中写道:我们不需要去其他星球寻找异类,它们正在以算法的形式生活在我们中间。算法不是人类,它们不懂得关心或反馈人类的意图和情感,除非能够像远古的狼一样进化,满足人类的需求。

然而,我不知道是否因为从微信中挖来的人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总的来说,飞聊中所体现出的对人性的尊重和思考是极有温度的,甚至可以说,温暖到不像头条系。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 科技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