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刺”向小米

2019-08-09
5G、智慧屏、打通家电生态,华为的三项布局几乎是剑指小米的核心业务,而在这场博弈中,小米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被动。

441131199082792940.jpg

编者按,本文来源亿欧网,作者都保杰,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单说在C端业务方向,华为的动态,越来越牵扯到小米的神经,而目前最值得关注的博弈点落在了智能手机、电视和智能家居三个板块。

最近,华为方面有三个动态炒得比较火热:7月26日,华为在深圳总部发布了一款5G商用手机Mate20X;8月5日,华为荣耀总裁赵明又与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布谷总经理李国林等会面,刷了一波行业关注度,双方表示将全面生态合作,共建全场景智慧生活;8月7日,荣耀又在官微宣布,智慧屏预约量突破10万台,将在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正式亮相。

5G、智慧屏、打通家电生态,华为的三项布局几乎是剑指小米的核心业务,而在这场博弈中,小米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被动。

手机“宜”守难攻

据CINNO Research发布的中国手机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销量为1.9亿部,同比下滑了6.0%。其中,华为销量占比为34.3%,攻占了市场份额第一,同比增长18.1%,小米手机排名第四占比12.3%,但销量同比降低了19.3%,前三名华为、OPPO、vivo三家占到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71.4%,并且仍有扩大的趋势。

一方面是手机大市场的下滑趋势,一方面是友商的竞争蚕食,无论是凭借性价比横扫中低端市场还是冲击高端手机之列,小米都压力重重。

国内手机战场对于小米来说首要任务是守住份额,寻求细分市场机会提升销量。2019年5月,小米集团宣布组织架构调整,雷军兼任中国区总裁,被外界解读为其重回一线亲自督战中国市场,试图扭转手机战局。

紧接着的数月时间里,小米品牌聚焦旗舰机型、Redmi主打性价比、小米CC渗透女性时尚拍照市场、黑鲨游戏手机笼络游戏用户等策略频频出招。但无奈的是,从技术本质来看,手机红海竞争下,友商们的商业竞技几乎雷同,手机产品配置不仅逼近了极限而且同质化严重,性价比策略已疲态尽显。

还一个比较反差的例子是,同样是当前旗舰配置的手机,小米9和Redmi K20pro上市后不断下调价格以冲销量,价格档回到2000~3000元的水平,而华为的mate和P30系列高价迈进4000-6000元的区间,却成了国产旗舰机的代表。

过去9年,小米手机靠性价比所向披靡,而如今手机进入品质竞争时代,性价比却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劣势标签,不仅导致冲击“高价”屡屡失败,也直接影响利润和高端手机形象难以爬升。

对比友商的高价手机,雷军经常提到“感动人心,价格厚道”,想俘获广大消费群体的人心,但商战的规则可能是“丛林社会,成王败寇”,有份额有利润就是成功。且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也在“升级”,如果资金充裕,或许都更愿意买一部“昂贵”的手机当门面,而不是选择“便宜”的手机拼性能,商业社会不是理想国。

不少网友表示,从小米手机近年来开始请吴亦凡、TFBOYS等明星代言开始,营销有些落入俗套,感觉当年那个“为发烧而生”的纯粹小米正在渐行渐远,如今的小米整体业务体量越做做大,什么产品品类都涉足,性价比也是行业之最,但不做明星广告就有些带不动流量和销量了。

除了旗舰机和多品牌、多线路竞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技术变量其实是5G。5G普及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换机潮,各路厂商已纷纷进入战备状态,磨刀霍霍想翻身,回顾历史上的每次技术迭代,市场格局都会酝酿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如果小米跟不上节奏很可能再次掉队。

但在5G技术方面,做通讯技术起家的华为有先天优势。官方资料显示,从2009年到2013年,华为在5G技术研究投入超6亿美金,2017年-2018年,华为投资5G产品开发近14亿美金,华为to B的业务给了C端业务长线的技术支撑,当华为的5G基站通过运营商开始铺设,相对应的终端解决方案也会具备先人一步的优势,这点对于小米而言有些吃力,只能加速去推进产品应用而缺少对5G转向舵的话语权。

2019年第三季度,手机厂商们已开始陆续跟进曝光5G手机,不管是为了营销炒作还是确有其实,都在争先恐后打响招牌,小米在国内手机市场将面临新一轮的夹击和厮杀。

小米电视逢智慧屏阻击

2019年7月24日是让雷军高兴的一天,在公司内部甚至特地举办了庆功会,手机业务承压之下,电视业务逆势崛起,开辟了第二战场。小米方面表示,2019年上半年,小米电视销量、出货量双双取得中国市场第一,销量超过400万台,国内市场份额占到20%。

据群智咨询的数据表明,小米上半年出货量达552万台,同比增长了73.7%,其中内销出货473万台,同比增长82%,尽管有一众国内外品牌林立,小米还是凭借性价比和比较符合年轻群体的产品创新,成功打开了局面,实现了在电视市场的“爆破”入围。

但笔者认为电视跟手机有一种相似的市场状态,那就是整体趋于饱和以及逐年下滑的趋势,2019年上半年全球TV市场出货量为1.1亿台,同比降低0.4%,环比减少了19.1%。

况且在电视市场,头部的企业我们可以发现都是在显示、屏幕技术、供应链、乃至电视生产制造方面都有比较重的产业布局,小米作为一个高调的“异类”,轻装上阵跑得快,激增的销量短期来看确实迅猛,但拼电视销量第一的举动难免会受到各类厂商的警惕和排挤,长线观察,小米电视的势头并没有持续保持领先的产业基础依托,且性价比策略之下难以冲击高端电视市场去掘金,唯有拼销量和品牌效应。

跟智能手机一样,小米可以降维打击那些不如自己,以及思维固化决策迟钝的电视厂商,但对于真正有产业实力和核心技术的厂商,小米却难以撼动。

备注:上图为2019年上半年全球电视分品牌出货数量及同比走势情况(单位:百万台, %),资料来源于群智咨询(Sigmaintell)。

从智能家居场景经济来看,电视是家庭AIoT的一大入口,笔者并不认同电视或者类似电视的大屏设备会成为中枢型的产品的观点,但它一定是一个比较强交互的产品类别,如今的智能电视普遍可以控制AloT电器、有语音、视觉乃至传感交互的功能,具备深化运营互联网内容和服务的空间。

华为布局智慧屏除了看到小米在电视领域取得的市场突破,更是打着“智慧屏”的新概念悄然冲击现在的互联网大屏电视市场,“智慧屏”的说法好处在于比较隐性,不容易直接激起电视产业巨头们的抵触情绪。

按计划,2019年8月10日,荣耀智慧屏将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正式亮相,在8月6日,荣耀官微表示该产品的预约量已破十万台,8月7日下午,荣耀总裁赵明又在微博上造势率先打出差异化牌,智慧屏没有开关机广告,并表态以后也不会有,消费者体验至上,营销一波接一波,可谓来势汹汹。

抛开一些传统老牌的电视厂商不谈,小米和华为作为电视行业新势力将在手机战场之外再次针锋相对,而通常情况下,先行者往往可以拿下初期的销量优势,但后入局者不仅可以规避前者走过的坑,还可以针对其弊端进行精准打击,小米电视将以何种策略应对华为的侵袭是个棘手的问题。

智能家居IoT平台对垒

如果说手机、电视等是重要的连接器和交互入口,那么放到生态层面就是IoT平台级竞争,谁能把握入口、连接和平台,基本上就掌控了C端的市场局面,小米米家和华为智能家居的HiLink生态再次对垒。

华为HiLink与小米的生态圈模式区别在于,华为HiLink很少涉足平台上具体IoT产品的研发生产,除了路由器、网关等类产品,更多产品是与平台外的厂商合作引入,打通连接协议,因此跟很多大小家电企业、配件企业不会形成直接的业务竞争关系。

而在小米模式之下已经扶持了上百家生态链中小企业,共同去打造用户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类消费级IoT产品。此外,小米米家APP还跟小米有品零售体系打通,围绕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引入设计风格和品味自成一派的产品,迎合新兴消费群体的需求。

不只是手机,小米在IoT各类产品领域都试图把自己塑造成新消费品牌的代表。

无论是各类智能家居硬件产品,还是家居家装、手机周边、生活日常,小米生态链均有涉足,其优势是在产品体系上形成了统一的风格和产品互联生态,缺点是各种高性价比的小型产品不足以支撑小米业务规模寻求更大的突破,且产品线越分越琐碎。

IoT的重头戏还是需涉足更广阔和普及的黑白家电市场,诸如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但大家电领域在国内基本是海尔、美的、格力等龙头在主导市场,小米想进来切蛋糕,势必与这些行业龙头们形成直接的产品和业务竞争关系。相比之下,华为没有这样的担忧,可以和各类家电厂商去做打通,逐渐丰富HiLink生态的产品品类和合作品牌。

涉足大家电领域会导致龙头级的行业友商抵触,难谈深度合作和产品生态更大范围的互联互通,小米生态链企业并没有完全的能力做大做强大家电品类,而不进军大家电,光凭IoT平台上零零碎碎的智能产品,看不到更大规模的营收增长点,小米IoT平台处于进退两难的处境。

笔者最近在浏览内嵌在米家APP内的小米有品商城时发现,在家用电器和智能家庭两个分类下,无论是生态链内部还是外部,都存在着一种微妙且尴尬的竞品关系。

比如说,在洗衣机品类,小米除了经营米家、云米的滚筒洗衣机,也在销售松下、西门子的洗衣机产品;在空调品类,除了米家、智米的产品,也开始出现美的空调产品;在智能门锁品类,更是出现了米家、德施曼、优点、鹿客、榉树、创米等多个品牌同台。

小米有品电商是小米IoT平台上的一大消费入口与出货助力,扶持生态链企业的成长还是引进大品牌的家电商?生态链企业相互之间形成竞品关系又该如何调和?一个个问题都逐渐浮现困扰小米IoT战略的下一步决策。

可以说,生态链计划让小米IoT体系变得大而全,收割了第一波IoT消费市场红利,小米财报显示,2018年小米IoT平台连接IoT设备数突破1.5亿台,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营收达438.2亿元。但小米也因此背上了一个越来越大的包袱,自成一派也给自己的生态竖起了围栏。

相比之下,华为反而成了轻装上阵的对手,用开放和HiLink协议跑马圈地,快速与小米形成了对垒之势。

结语

近年来,华为、小米的博弈成为行业热炒的话题,两家厂商之间的唇枪舌剑也频频交锋,但笔者认为小米与华为博弈孰胜孰败并不是智能手机、电视乃至智能家居这些行业所期望看到的终局。

小米带来的新产品理念和产品的高性价比,让不同的行业从业者有了新的变化和思考,不少企业在模仿和借鉴中激发了新的品牌活力,而华为在芯片、5G等核心技术方面的布局和投入,也让行业看到掌握核心科技对企业长线发展的重要性。

万物互联互通最理想的状态是,各路厂商不仅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能以开放的心态共同开发市场潜力做大市场规模。

虽说当下国内现实的商业竞争环境导致开放和包容之路依旧长途漫漫,只着眼自身和局部的利益进行生态封闭割据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但大家都能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开放的生态才是最有希望的。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 亿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