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线」是创业邦推出的新栏目,立足医疗健康一线,捕捉行业内最新动态,尝试洞察创投新趋势。
医线周报,为你挑选过去一周(10.5-10.11)最值得关注的「医线」新闻。
Part.1、 一周投融资
本周全球医疗健康领域融资事件共计 30 起,其中国内 6 起,国外 24 起。在全球已披露融资额的项目中,过亿元融资项目 16 起。
国内融资情况如下:
Genebox基因宝是一家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中国千禧一代消费者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基因检测产品和服务。该公司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由大钲资本领投。
亚辉龙是一家医疗快速检测诊断器械研发商,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生殖健康、糖尿病等领域。该公司近日宣布,其已获得国药资本的战略投资,原有投资方深创投、礼来亚洲基金、赛富基金、元生创投再次跟投。
国外融资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创业邦创投库&IT桔子
Part.2、一周政策动向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仿制药、医疗资源下沉
【社会办医,拟纳入统一质量管理体系】10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提升社会办医疗机构管理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的通知》指出,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质控中心要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标准的管理。《通知》强调,对管理不规范、执业不诚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要依法严厉打击和曝光。(健康报)
【中国整形协会将制定行业发展团体标准】从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获悉,协会于近日成立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将制定相关团体标准,减少行业风险及不良事件,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局副处长钟发英指出,整形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发展多元化的同时,也出现非法从业等乱象丛生的现状,行业自身依法执业需要提到重视层面。此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成立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正是为治理乱象,发挥行业自治作用。(新京报)
【国家卫健委印发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重点关注肿瘤和罕见病】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组织专家对国内专利到期和专利即将到期尚没有提出注册申请、临床供应短缺(竞争不充分)以及企业主动申报的药品进行遴选论证,制定了《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并予以印发。此目录共涉及药品33项。(动脉网)
【“4+7”试点扩容,发挥叠加效应】在国家医保局等部门指导下,“4+7”试点扩围产生了拟中选结果,25个“4+7”试点药品扩围采购全部成功。由此,基于“带量采购、以量换价”原则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从11个城市、福建和河北2个跟进省份,扩围到2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此次“4+7”试点扩围,是“扩地域”而非“扩药品品种”,所涉及仍为相同的25种药品,只是增加了部分品种的剂型,总体价格进一步下降。(健康报)
【国家卫健委发放质子放疗"配置证",推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19年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名单,其中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准予许可名单共五家医院获得,分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去年10月,国家卫健委曾发布《关于发布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医谷)
【我国2019年将在567个县市区试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健委今年将在567个县市区试点建设县域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资源共享。国家卫健委要求,到2020年底,所有试点县(市、区)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域就诊率达到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左右。(健康界)
Part.3、大公司&大事件
【传腾讯计划对高瓴资本中国药店业务投资约5亿美元】据某位市场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计划向高瓴资本集团(HillhouseCapital Group)的中国药店业务投资约5亿美元,目前该业务的估值约为25亿美元。此前,高瓴已投资至少15亿美元在中国收购了60多家连锁药店,总计超过1万家。(智通财经网)
【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10月8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本所决定长生生物股票终止上市,并自2019年10月1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本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新浪医药)
【恒瑞砍掉大批仿制药项目】据方源资本董事总经理吕明方透露,恒瑞在2018年底已经下决心把一些已经进入一致性评价后期的仿制药项目全线停掉,只做创新药和有核心价值的高端仿制药,在政策阵痛面前快速转型。(E药经理人)
【强生将投资5亿美元用于艾滋病和结核病治疗研究】强生(johnson&johnson)近日宣布,计划投资5亿多美元用于艾滋病和结核病疫苗的研发。这笔投资将在未来四年内投入使用,还将支持交付方案。预计这将补充政府投资。这项研究将建立在该公司子公司杨森制药之前的研究基础上。(汇众医疗)
【BlueBee在中国大陆设立数据中心】全球生物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BlueBee已将数据业务拓展到中国大陆,从而在符合中国卫生和科技部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满足这个地区对处理基因组数据的需求。此举旨在扩大基因组数据平台的全球覆盖范围。(美通社)
Part.4、新产品&新技术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发现细胞适应氧气过程机制】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以及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获得这一奖项,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他们的发现对生理学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性,并有望为对抗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道路。(搜狐)
【中国研发出上消化道肿瘤内镜AI辅助诊断系统】中国团队研发出上消化道肿瘤内镜AI(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8日称,该系统对癌变的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6%。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肿瘤学期刊《柳叶刀·肿瘤》上。(中国新闻网)
【中美研究人员开发出糖尿病并发症快速检测方法】中美两国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快速、精确检测糖尿病并发症的方法,只需几滴血,即可发现糖尿病病人是否出现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肾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这种方法目前还用于检测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结肠癌等,可检出约88%的肿瘤,由于传统血检方法。(新华网)
【新研究揭示痛风的遗传风险因素】近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方法,阐明会导致痛风的高水平血清尿酸的遗传基础。它将为开发痛风风险筛查以及潜在的新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信息。研究还表明,183个与尿酸盐相关的基因位点可以用来预测超过30万人的痛风风险。(医谷)
【Clinuvel公司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类似物获FDA批准】日前,美国FDA宣布批准Clinuvel公开发的Scenesse(afamelanotide)上市,治疗因为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erythropoieticprotoporphyria)而出现皮肤损伤的成年患者,降低他们曝露在阳光下时可能出现的皮肤疼痛和损伤。FDA的新闻稿表示,这是第一款获批提高这些患者无痛阳光曝露时间的疗法。(新浪医药)
Part.5、言论&数据
【中国医疗服务总量居世界第一,诊疗人次超83亿】近日,国家卫健委谈到,中国医疗服务总量稳居世界第一,医疗质量水平和医疗技术能力持续提升。2018年我国卫生人员的总数已经达到1230万余人,医疗机构的数量近100万所。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由2005年的40.97亿增长至2018年的83.08亿。(中国新闻网)
【2018年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额涨至3056亿】据了解,2018年城市公立医院市场药品销售额达到8485亿元,占全国药品市场49.5%;2018年同比2017年增长4.5%。与之相比,2018年县级公立医院市场药品销售额达到3056亿元,占全国药品市场17.8%;2018年同比2017年增长7.8%。(米内网)
【港交所李小加:解决医疗数据“标准难、确权难,保护难、价格难”,AI医疗就不是梦】近日,在第四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要运用新技术推动医药创新和资本的结合,医疗数据首先要解决如何商用的问题。对于“标准难、确权难,保护难、价格难”,如果能够解决后两个难,就有可能有条件解决前两个难,AI医疗也就不是一个远在天边的梦。(科技日报)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于明德:实现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走创新+国际化道路】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谈到,在中国医药高增速之下,仍然存在着许多相应的问题,例如:高污染、高能耗与高成本问题。在医药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风险需要警惕,例如药品研发的过度趋同,又如目前资本市场对项目估值过高。而实现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则需要走创新+国际化的道路,追踪前沿技术,以及结合国内医药行业优势的“再创新”都颇为重要。(E药经理人)
【未来5年内有能力成为重磅炸弹的药物大概20%】根据科睿唯安的预测,未来5年内有能力成为重磅炸弹的药物只有11个,大概20%左右。因为精准医疗的开展,患者分层也越来越精准,使得每个获批上市的药物,拥有患者人群和市场在缩小,但在11个潜力药物中,跨国药企仍能占到70%。(科睿唯安)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