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比·布莱恩特:一些关于青春的记忆

2020-01-27
好感是一方面,尊敬是另一方面。我一直以为“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是个段子,后来为此查证,居然是真的。

编者按:文章来自接招,作者:方浩,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中国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二,科比意外走了。我不是篮球迷,但我知道科比至少跟两代人的青春有关。

1996年,高中生科比·布莱恩特进入NBA时,我还在读初中。

那是中国足球环境最好的年代:职业联赛刚刚起步、草根足球遍地开花、国安上演工体神话、国足让人看到希望……在学校里,喜欢足球的要远远多于喜欢篮球的。篮球场上只有两类人:女生和踢不上球的男生。

我把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各种足球报刊,《足球报》、《球迷》、《球报》、《足球世界》、《足球俱乐部》等等,《体坛周报》还要等上几年才大火。

记得有一本双周刊叫《当代体育》,铜版彩色印刷,一半报道足球一半报道篮球。当你看到足球内容的最后一页时,篮球内容是反着的,就需要把杂志倒过来再看。

就像当年的意甲等于国外足球一样,NBA也等于世界篮球。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很大程度上是拜中央电视台所赐:一是转播意甲,一是转播NBA。让我们知道了另外一种体育。

《当代体育》的编辑部在黑龙江,《球报》在沈阳,《体坛周报》在长沙,以及考虑到《读者》在兰州、《知音》在武汉,你会发现传统媒体时代完全是去中心化的,不知哪块荒山野岭就能整出一份全国性的大报、大刊,而且不接广告、仅仅靠发行零售就能活得很好。

当时的报刊满足了我对文字和阅读的极度渴求,所以再把足球文字看过几遍之后,还会把篮球内容看完。也是从那时候起,知道了科比·布莱恩特。

18岁的科比·布莱恩特和后来的科比·布莱恩特相比,看上去就像一个带着假发的问题青年,自来卷是磨砂的,脸色是磨砂的,在玉树临风的乔丹面前简直就是一个小屌丝。

记得当时很多媒体还叫他布莱恩特。“科比”两个字,更像布莱恩特打下的江山。

多年以后,正值巅峰的小罗对造访巴塞罗那的科比说,场上那个叫梅西的孩子将会成为下一个球王。科比不信。

1996年,33岁的乔丹会相信18岁的科比有朝一日成为NBA的另一个符号吗?

我也不信。这不是从专业的角度看,而是从感情寄托的角度看。青春期就是一个为荷尔蒙寻找附着物的过程。对于很多70后、80后来说,与NBA的初恋很大程度上源于乔丹。

那是飞人的时代,那是公牛的王朝。非我族类,只有湖人。魔术师约翰逊再励志,也是对面的人;后来禅师执教湖人,给我一种“叛国投敌”的感觉。

青春期的你一看球就碰到了称王的马拉多纳,就很难再让巴西和德国成为自己的主队了;心里一旦接受了圣西罗三个字,基本就会对梅阿查无感了。

看了那本传记才知道,科比小时候在米兰长大,所以他也是圣西罗的死忠。他说:“如果你切开我的左手,流淌着是红黑色的血液;如果你切开我的右手,流着的是紫金色的血液。”

红黑是指AC米兰,紫金是指湖人。他和我的足球初恋一样:范巴斯滕。

好感是一方面,尊敬是另一方面。我一直以为“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是个段子,后来为此查证,居然是真的。

看过一篇文章,说人的境界分为五个层次:初识境、技者(细分新手,老手,高手)、专家境、宗师境、大师境。大师的思维就是站在神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因为“神的眼睛里看到的是因果”。

又想起关于C罗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年从中国飞回葡萄牙,飞机抵达时已是当地时间凌晨两点半,C罗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拉着好友去跑步,说是有助于缓解疲劳、保持状态。

无论是从成就还是个人能力的呈现来看,科比、C罗都是各自领域的大师了,他们可能不像乔丹、梅西那样属于“真神下凡”,但他们通过自律达到了“神”的思维境界。

因为他们眼睛里看到了因果。这是人的最伟大之处。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