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企业强势吸金数十亿元 握有智能无人洗车赛道核心科技

目前驿公里智能已实现盈利门店数量达920个,门店的盈利率高达90%

5月18日,驿公里智能宣布正式完成C轮系列融资,投资方分别为人保股权、大钲资本、锴明投资。其中,C1轮由人保股权投资2亿元、C2轮由大钲资本领投2亿元,C3轮由锴明资本投资3000万美金,总金额超过6亿元。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车后市场需求旺盛。近几年,智能无人洗车迅速出现,并呈寡头趋势,但仍远没取代人工洗车。从数据来看,2019年我国智能无人洗车普及率仅为10%。

之所以普及率不高,一方面跟行业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关,有不少蹭智能无人洗车的热度,半自动而已;另一方面,铺设智能机车机器人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资本,包括拓展点位,争取资源,进行线下运营及维护,这也直接影响了用户习惯的培养。

虽然目前赛道参与者众,除了驿公里智能外,还有大盒子、蛋壳洗车、太仆科技、洗车猫、叭八智能等等。但从数据来看,目前已经吸引了70%以上的赛道融资驿公里智能头部效应已经逐渐显现。

据了解,自成立以来,驿公里智能获得了酉金资本、阿里巴巴、明泰资本、中嘉亿泰、人保股权、大钲资本、锴明资本等多家国内外一线投资机构的青睐,累计融资金额达数十亿元。

大量资本的涌入,让智能无人洗车这个千亿级市场的潜力正在被释放,同时头部企业的崛起,也使得赛道关闭,VC将会是往头部标的集中,以寻求最大的退出回报。

从趋势上来说,传统洗车行业耗时耗力,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覆盖。通常情况下,一辆车经过人工冲洗、喷洒洗车液、冲洗,再擦干的整套流程,加上排队时间,车主至少需要等候半小时,花费在30~50元才能完成洗车。洗车工们还需忍耐寒冷和炎热的天气,店主也承受者日益高企的人工成本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困扰。

而智能无人洗车机的出现,让用户只需要将车开入其中,就可以完成洗车,耗时3分钟就可以完成一辆车的清洗,每次10元,并且24小时都可使用。虽然目前智能无人洗车尚不能实现对车内部的清理,但对于只有车身外部清理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同时,它也被看作是汽车后市场的流量入口,一旦形成稳定的用户沉淀,积累了一定用户数据之后,就可以向用户推荐其他服务。

image.png

但正如上文所说,智能无人洗车一方面依赖技术本身,另一方面依赖具体的运营及资金能力。

对于赛道上的玩家来说,实现持续发展考验的是各个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整体运营能力。但目前,行业里很多玩家还只是单纯扮演着运营商的角色,从不同厂家采购定制设备并接上自己的系统,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技术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据了解,驿公里智能投入了1.5亿专项基金成立技术研究院,研究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机器视觉和大数据等,同时建立了4家智能工厂,以打通供应链智能化体系。可见,这并非其他玩家能承担的投入。

而正是因为它所形成的高门槛,让头部企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这也是驿公里智能揽获大量资本的原因。据了解,目前驿公里智能的智能工厂已实现无人化生产,月产能约300台,超过行业平均二三十台的产能规模。从硬件研发、洗控程序,到物联网技术,驿公里智能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模块化设计,他们可以在4个小时内建设一个全新站点,包括安装和检测运行环节。

高效的产能以及技术优势也让驿公里智能的点位铺设变得更加容易。从目前的布局来看,各家智能无人洗车公司规模各异,真正的智能无人洗车,除了头部,其余的网点不足百家,拓展速度较慢。头部企业和其他玩家拉开了大距离。截止2020年第一季度结束,驿公里智能门店达1400多个,遍布全国21个省市,总计38座城市,预计今年3500家。

image.png

而从具体运营上来看,“购置”机器的模式也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和维修成本,以及灵活性。握有核心科技并实现自主生产,是头部企业坚不可摧的基石。

调研中我们发现,驿公里智能总部通过云端可精确控制每一道生产工艺和精度,并运用AI技术进行智能质检。其智能仓储体系可对1.6万个SKU进行云端管理,追踪被配置的机器,并对部件在机器上的衰变周期进行监测预警,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发起指令,报警运维团队。这样做的意义是把控机器研发、生产到组装应用和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实现完全自主化的智能品控。

其他玩家机器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后期机器运维、保障、物料等都影响着各个公司的运营能力,谁能最快速度解决这些问题,谁就能最先胜出。

从实际效果来看,目前驿公里智能已实现盈利门店数量达920个,门店的盈利率高达90%,而管理这些门店的人数总共才102人,也就是说,同样一个门店,驿公智能里的平均运营成本比别人低50%。实现自主化智能品控、高盈利门店比例企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创业邦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