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既要高瞻远瞩,也要快速迭代

2020-06-30
菲茨杰拉德有句名言: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面对新基建,我们既要高瞻远瞩的规划,也要快速迭代的尝试。

编者按:本文来自六鹰资本,作者吴鹰 。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最近“新基建”成为了最热的话题,根据官方定义,“新基建”主要包含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投资机构对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物联网并不陌生,而5G基站的讨论也持续了一段时间了。那么为什么中国要把这几类归入新基建,提高到国策的层面。我认为应该深层次的去思考,新基建的本质是从数字化到数据化的一次飞跃,从运营商的中心化网络到专业行业网络或家庭网络,从巨大体量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到商业和家庭内难以计数的边缘设备。

大数据中心

我们必须承认,只有更多维度的数据,和长时间的积累,才可以让数据更有价值。比如在疫情中,健康码是地理数据和医疗数据的多维度结合,如果有一个人一生的医疗数据,我们还可预测其后代的家族病的发病率。问题是,这些海量的数据,无论从存储,传输和计算上都对现在的网络基础设施构成极大的压力。

我建议创业者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很多的数据是可以在用户侧的设备群中,通过分布式存储,减少对IDC资源的占用和依赖。同时边缘计算和区块链的结合,可以同时兼顾保护用户隐私和开放商业应用。而分布式网络对区域化应用也是有好处的。

人工智能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到底需要多少数据,才能喂饱人工智能这头野兽?我们用人工智能来帮助解决当前的问题,可时间是在前进的,我们面临的是需要最新的最全的数据,来优化算法。通过反馈和统计来建立数据模型。获取数据,计算结果,获得反馈,优化学习,再获取新的数据,整个人工智能像人的大脑一样不停的运转。还有,我们不能停下来,那样会让错误率增加。

所以我对人工智能方向的创业者的建议是,要设法拿到真实可信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可以长时间持续的,可溯源的,有反馈的。同时,任何的数据应用所产生的价值,一定是要回馈到数据的生产者,让数据生产者收益,也会促进数据产业的正常发展。

工业互联网

谈到工业互联网,很多人会理解成是工业数字化,或者工业内网。中国作为一个生产制造大国,无论是工业网络,还是制造设备的数字化,都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但问题是,单独的一个工业流程优化,并不一定会产生太大的价值。甚至早期的高额改造费用投入,可能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我们认为的工业互联网更像是一个数字制造网络与当前互联网的一个互通。在这个对接下,互联网用户可以给制造业者提供长时间周期的海量数据,而制造业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有利于自己的生产方案,而且还可以对物流,库存,中转仓和供应链进行有效优化。

5G基站

思考过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更多场景后。我们会有一种感觉,在未来的网络会越来越多的数据传输,越来越多的本地边缘侧计算,本地设备与本地设备之间,与上层的云之间,与不同的网络之间,都需要安全,快速有保证的基础传输网络。这是5G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也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那就是需要大量的基站。现在运营商计划部署的5G基站已经是LTE时代的4倍之多,还不包括毫米波应用时的家庭入户基站。随着毫米波应用的展开。5G微基站的需求是巨大的。

我们在5G基站做了一些有趣的探索,建议创业者多思考室内5G覆盖的微基站,毕竟我们大量的流量是产生在家里的。而5G微基站的白盒化和回传网络的虚拟化,可以让运营商大量的节约新建回传网络的成本。而5G微基站也可以成为分布式网络的节点,构建分布式数据库,边缘计算和平行网络。这将是5G基站最富想象空间的地方,我相信也会吸引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参与到5G微基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规划与迭代

在前几次以互联网引发的信息革命,都是快速迭代,边做边改,而这次新基建意义在于,诠释了未来以数据为核心资产的应用展望,并以新的数字基础设施来做保证,完成数字化和数据化的大规模应用。这种模式初期建设投资巨大,但是边际成本稳定后,边际效应将是巨大的。

面对新基建,我们既要高瞻远瞩的规划,也要快速迭代的尝试。让我想起了菲茨杰拉德有句名言「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