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力行业切入,用AI赋能产业「中科类脑」如何找寻自己的商业定位?

2020-11-11
电力与AI也能融合得丝般顺滑?

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批围绕AI概念展开的产业也纷纷在市场中涌现。普华永道数据分析,受到下游需求倒逼和上游技术成型推动的双重动因,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5.7万亿美元的规模,约合人民币104万亿元。

AI+教育、AI+通讯、AI+交通……一批以“AI+”为概念的企业也逐渐走向公众视野,产品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也成为了传统行业迈向新台阶的新一代竞争力。其中,中科类脑则是AI+电力的代表企业。

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组建于2017年,是国内首家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科技创新公司。公司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未来网络实验室为依托,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与产业融合,通过提供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来推动产业的智能升级转型。

目前,中科类脑已有超百人规模,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多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等一流院校机构毕业。中科类脑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海峰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大 「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硕博加入中国科大 - 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项目,主要研究图像处理和视频分析。


本文图片来源于中科类脑,经授权使用

经过3年的摸索,中科类脑目前已在能源、交通、教育、平台等领域落地智能化产品解决方案,并以能源行业为标杆,打造垂直深度发展人工智能落地闭环的典范,并逐步在不同行业场景深度赋能。

据刘海峰介绍,公司面向电力行业打造「端边云网」协同一体化的智能解决方案,赋能电力行业完成升级转型。围绕这一布局,中科类脑目前已推出了多款智能化感知和分析产品。目前,公司已陆续在安徽、江苏、湖北等地联合合作伙伴推动变电站的智能化升级改造进程。而中科类脑能够在电力行业中发展取得今天的成绩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是市场方面,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从供给侧来看,清洁能源的发电装机增加;从消费侧来看,电能替代趋势明显、电能终端持续增加,电能成为能源行业的主力军。电网作为承载电能转换利用和输送的枢纽平台,正面临迫切的智能升级需求。

作为电网的核心目标之一,电力运作体系的安全、可靠、经济及高效是关键。而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单凭信息化和普通巡检,很难达到高效且精细化的运检水平。因此需要在信息化基础完备的前提下,深度介入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技术,提高电网的安全生产、运维管理和应急处理水平。

受消费和供给趋势提升、电费持续下调影响,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电网调度运行效率,实现提质降本增效,也成为电网的必然选择。

其次从时机角度来讲,2019年1月,国网总公司提出全面开展“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是确立方案和格局的第一年,这也标志着传统电网正在迈向物联网化、智能化发展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科类脑于近期完成了由合肥产投领投,金科君创、创东方、华富嘉业、量子基金和国元股权等机构联合参投的亿元A轮融资,并以安徽为首要战略市场,为电力系统提供能够推动电网“输变电”典型业务场景迈向设备“AI+”的应用示范,通过自主感知智能终端、边缘“智能+”类脑盒子、业务赋能云平台的协同融合,实现电力业务智能水平的持续提升。


本文图片来源于中科类脑,经授权使用

据悉,此轮融资之后,中科类脑将继续扩充团队力量,持续深耕能源行业,助力电网转型升级。

本文图片来源于中科类脑,经授权使用。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