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黄金屋和桃花源

2020-11-23
向企业家看齐,开始读书吧。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财经故事荟,作者陈纪英,图源摄图网,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1980年夏天,一位江南俞姓木匠的18岁儿子,考进了北京大学——跨进校门时,他连普通话都说不好,那口苏南方言总被戏称为“日语”。

沉重的自卑感挥之不去,帮室友提热水、给女生扛行李,是他一次次融入集体的笨拙尝试。

如果按照惯常的逻辑,剧情大概会这般续写——“我努力了二十年,就是为了坐在这里和你喝一杯咖啡”。

可惜,这位来自镇江临县江阴的乡下青年,从小喝惯了镇江香醋,咽不下洋咖啡。

不走寻常路的他,九年后创办了一家企业——新东方。

从身处塔基的自卑青年俞敏洪,到高居塔尖的社会精英俞敏洪,看似很远,其实很近——近得只需要一本书就能填平。

拯救俞敏洪的那本书,是尼采的哲学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提出的“超人概念”把俞敏洪“从自卑中拯救了出来”,牵引他走向企业家的终途。

书籍如同阿基米德的杠杆,具有撬动地球的力量,它让诸多类似少年俞敏洪一般的边缘人士,走出封闭的世界,突破人生的局限,走到舞台中央。

尽管热爱读书,并不一定能够成就非凡事业,但成就非凡者,几乎都是书籍的忠实信徒。做到头部的企业家,也无一例外都是“书虫”。

当俞敏洪在恶补英语和普通话的时候,向南不到五公里的北京外国语学院里,后来担任当当执行董事、创始人的女大学生俞渝,正在设计她的留学计划。

两位俞姓青年并不认识——但他们都痴迷读书。

俞渝留学计划的缘起也是一本书,书名为《如何去美国留学》,靠着这本书的指引,她照葫芦画瓢去了美国。

如果不去美国,她还会创业吗?

很大概率之下,依然会有企业家俞渝——单枪匹马勇闯华尔街的俞渝,在MBA毕业后第三年,就玩了一出完美的收购游戏,帮助中国公司拿下美国通用汽车旗下子公司,大赚一亿三千八百万。

但未必会有当当。1996年,俞渝在美国结识李国庆,不到三个月闪电结婚,随后回国创办了当当。

一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拯救了自卑的俞敏洪,一本《如何去美国留学》改变了俞渝的人生。

这样的例子,在企业界比比皆是。钢铁侠原型埃隆·马斯克仿佛无所不能,先是涉足互联网支付改变金融业,又开着特斯拉颠覆汽车行业,同时把民营火箭送上外太空。他无所不能的秘诀就是读书,“光靠读书就可以成为一个火箭科学家”,当然再加上“实验,因为有时书上的东西未必正确。”

读书对马斯克的塑造不仅关乎科学素养,还关乎人生选择。马斯克从小就是书痴,“直到有一天,我开始读百科全书,这也无意中让我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设计和实现产品的工程师。”

读书启蒙了许多企业家的创业初心,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他们又在书本中寻求管理之道。

2013年,我去采访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和他的创业伙伴、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

他们创业之时,中欧长江等商学院尚未成立,“你们做企业遇到问题向谁请教呢?”

两人的答案很一致,拜书本为师——采访结束后,唐修国还送了我一本《基业长青》,他说那本书是他的“管理老师”。

书籍,某种程度上,是企业家的孵化器。

因为认识到读书的价值,机缘巧合之下,把图书做成了生意,美国有亚马逊,中国有当当。

在电商出现之前,书虫们于浩瀚卷宗中,寻找心中所爱,并不比海里淘金容易多少——在全球,每天有7740万本书出版,全球图书的总量累计超过了2万亿本。

俞渝就亲历过找书之苦。20多年前,她经常去逛中国最大的书店——西单图书大厦,16000平方米的营业厅里,陈列着33万种出版物。俞渝穿梭于暗淡的室内光线中,从一层到另一层,上上下下,每一层图书还要分开排队付款,苦不堪言。

为了找到一本梁实秋描写北京秋天的散文,俞渝还曾赶到三联韬奋书店,在三层楼的书店里,来来回回地翻找,才在“港台文学”的小角落里得见真容。

切身体验过线下买书的不便之后,俞渝更为笃定创办当当的决心。

彼时,初出茅庐的当当脚下所踩的,尚是互联网、电商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的不毛之地。

当当的第一个办公室,选在了国家图书馆。俞渝上班的路上,总能看到瀛海威的广告牌,“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从这里向北1500米。”

彼时,连网民都是凤毛麟角——当当的早期用户中警察居多,因为公安部门是中国最先联网的机构。

没有快递公司,当当启用了各地的送报公司,给读者送书上门;没有支付宝、微信支付、信用卡,当当开拓了货到付款的模式。

于不毛之地建起城池,从无到有、从0到1,当当成就了中国第一家上市电商公司,早于京东和阿里四年。

现在,当信息流、短视频、直播平台大行其道,人们的注意力被碎片化地分割于短短的140字和15秒,放下手机,断开Wifi,沉心阅读还有价值吗?

亲自把全球带入信息化高速公路的比尔·盖茨,依然觉得读书有价值——每天睡前的一个小时,都是固定的读书时间,他甚至略显古板地偏爱纸质书胜过电子书。

而俞敏洪的家中,如今已经收藏了一万多本图书,“好像没书在身边,灵魂就没有了安全感”。他甚至有些矫情地认定,人生的最大成就不是创立新东方,而是实现了买书自由,再也不用纠结价格。

即便到了现在,俞渝依然从读书中受益良多,“大卫奥格威的自传很具象地告诉了我什么是广告;华盛顿邮报Katherine Graham的自传让我相信,依靠勇气、坚持和不断搜寻人才,一个中年女人可以踏入新行业,打造优秀的公司;彼得杜拉克则让我意识到,要在公司与人性的冲突中寻找中间地带。”

阅读的价值,并没有因为信息的泛滥而消失,反而越发凸显,这也是当当和俞渝继续坚守的底气。

而书香的回归,也让当当继续青春期。今年4月书香节,当当1分钟卖出图书3521982册;暑假读书季,当当的图书收订码洋同比增长48%,中小学生阅读更是同比大涨156%。

如今的当当,不仅身负商业使命,也在履行社会担当——两者已经合二为一。无论是与盒马鲜生、滴滴跨界送书150余万册,让书香洒遍北京的大街小巷、专车、超市,还是利用年轻人最爱的社交媒体打卡、短视频平台直播等新模式,开启一场复兴传统文化的时空之旅,都是社会价值与商业使命的同步共振。

于商业,书中自有“黄金屋”;于社会,书中自有“尧舜禹”。

从书籍中得到滋养的企业家们,也在著书立说,反哺社会。

比如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出版的《价值》。

对于操盘4000亿投资基金的张磊来说,写书,从经济回报来看,性价比着实过低,但以文字为载体,共享积攒几十年的投资智慧,释放于普罗大众和后辈晚生,于社会价值来说,则是指数级的无限量放大。

无独有偶,全球最大私募基金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明,也以八旬之身,耗费三年时间,把从人生的“艰难险阻、挫折坎坷”中总结出来的见解经验,倾囊相授于《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这本著作中。

“希望这本书能够给那些希望提升个人影响力、实现自我价值,或是志在建立具有独特文化的卓越组织的机构人士以启迪。”

并非每位企业家都有机会写书立说,但推荐书籍,则人人可行。

也是为了推荐图书,三十多年前,相隔不到五公里,却无缘相识相熟的俞敏洪和俞渝,三十多年后的昨天,终于在亚布力相聚一堂。

刚刚落成的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里,有一所俞渝以当当名义捐赠冠名的图书馆。

酷爱读书的俞敏洪、张跃、罗康瑞、刘永好等理事,成为了图书馆首批荐书大使。

俞敏洪推荐的书单长达31本,再显“学霸”气息,涵盖小说、戏曲、哲学、诗歌、纪传体、社会文化等多种类型。

曾被哲学家尼采“拯救”的俞敏洪,对于哲学书籍依然偏爱有加——《商人为什么需要哲学》和《人生哲思录》名列书单。

在一个读书精神似乎不合时宜的年代,企业家走到台前,扛起提倡读书的大旗,具有不可替代的感召力——一个热爱读书的社会,才有远大前景。

因为,书中不仅有维持生计的“粮食与蔬菜”,也有安放灵魂的“诗歌和远方”。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普通人,都能从激烈的商战、繁忙的工作中,暂时抽身而退,转头回到书籍的“桃花源”和“理想国”里休整灵魂,滋养心灵。

向企业家看齐,开始读书吧。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