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千象」裸眼MR,让你同时拥有虚拟和真实两个世界

2021-07-02
裸眼MR才是MR技术的最终形态

如果将物理世界设为绝对真实,VR技术设为绝对虚拟,那么MR(混合现实)技术则处于两者之间,其应用场景十分丰富多元。

相较于VR、AR(增强现实)技术,MR的定义和发展相对较晚,与AR相比其实际效果更加注重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举例来说,一个虚拟影像与现实世界只是简单的重叠,并且始终处于你的视线的正前方,那它就是AR技术;如果虚拟影像能和现实世界“融合”,像一个真实的物体一样并不追随你的视线,那它就是MR技术

杭州一隅千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隅千象”)COO夏敏鸿告诉创业邦:“MR技术有着更为强大的虚拟和现实的融合能力,甚至可以在MR空间中继续叠加AR部分,这是MR的一大技术特点。”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MR技术路径仍然采用了头盔、眼镜等传统显示设备,无论是戴尔、微软、苹果等老牌互联网巨头,还是类似于MagicLeap这样的新晋公司,基本都在致力于头戴MR显示设备的研发。

这么做的好处之一是可以将MR高效融入已经发展多年的AR、VR技术的产业链,有效控制产品品质和成本;其次经过长时间的市场教育,消费者已经逐渐接受了“头戴设备”这一产品形态。

但“头戴设备”的弊端仍然十分突出,沉重感、疲劳感、可能出现的眩晕感及产品续航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因此,一隅千象选择了另一条技术路径——裸眼光场

一隅千象裸眼光场效果

一隅千象的核心团队来自于建筑领域,CEO魏聘婷拥有美国犹他大学建筑学和南加州建筑学院多媒体涌现与技术双硕士学位,物理空间虚拟再造是一隅千象团队的愿景。

夏敏鸿说:“想要获得最好的空间交互体验就必须采用非接触式人机互动技术,戴着特制的眼镜或头盔才能体验虚拟场景,那永远实现不了科幻片里的未来全息世界。”

就目前而言,抛弃头戴设备就意味着企业需要将大量的精力投入特种屏幕或膜、或光场设备的研发,而后者的成本普遍高于前者,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光场设备和头戴式设备将会是一个共存关系。

但从长远角度来说,裸眼的MR技术更具诱惑力,使用者也一定会更加自由地完成空间内虚拟和现实的切换,这符合人类的最终想象。

通过在光场控制、空间成像、空间定位识别及AI算法等方面进行研发,一隅千象推出了集成式系统设备:n’Space,并可以向用户提供内容+算法+硬件集成+MR系统的全套解决方案。

据了解,n’Space内置了运算服务器、8.5K输出光学成像系统、3D视觉空间信息抓取系统以及实时渲染图像引擎等模块,是市面上少有的全集成空间裸眼混合现实产品,在使用时将硬件设备安置于屋顶,可实现整个三维空间的虚拟化。

此外,n’Space还可以叠加手柄、PAD、手机、屏幕等各种外设,并根据行业客户需求定制解决方案,这大大增加了该产品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兼容性和易用性。

n’Space高清显示

夏敏鸿告诉创业邦:“我们的产品可以实现360°的空间覆盖,视觉识别系统也可以让整个虚拟空间和人产生精准互动,这不是一般的投影,而是真实空间的虚拟再造。”

目前,一隅千象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在了游戏娱乐、展览展示、特定场景数字化仿真等多个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一隅千象可以将虚拟空间和数据信息进行打通,实现大数据数字空间可象化。

举例来说,客户使用n’Space可以将工厂的3D模型与真实的现场作业大数据看板进行链接,通过云或本地网络,将原来只能在看板平面上显示的数据实时匹配到具体设备上,操纵者可以通过交互功能瞬间身处工厂的任何一个角落,观察任何一台设备的运行数据和仿真形态,体验完整作业流程,达到真实空间沉浸式数字孪生。

n’Space创造的工厂数字孪生

无论是VR、AR还是MR技术,随着行业的发展一定会愈发成熟,我们已经看到了相当一部分互联网巨头开始在MR领域进行布局,而这也一定会带来市场竞争。概念炒作的时间段已经过去,今天的用户比以往更加关注产品质量,这就要求一家企业必须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夏敏鸿表示:“我们看到了目前市场上的MR设备有一定同质化趋势,这一方面印证了产业链已经开始成熟,但同时也在提醒玩家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与核心。一隅千象与很多公司不同,我们的软硬件平台是自主研发的,这是我们的核心战略,在内容和场景方面,我们会基于我们的产品平台赋能各类产业合作伙伴,因此我们可以更精准地拥抱产业链中不同的小伙伴。”

一隅千象目前多以方案落地的形式与客户达成合作,标杆客户包括欧莱雅集团、光大银行、龙湖集团等,其与欧莱雅集团的合作已经从线上混合现实直播、线下的体验空间,延伸到了内部管理领域——助力HR培训。

去年第四季度,一隅千象的营收迅速增长。人员方面,一隅千象目前拥有十余名全职员工,其中技术人员占比超过80%,且大部分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夏敏鸿表示,团队规模正在稳步扩充当中。

一隅千象MR效果

融资方面,一隅千象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完成了天使轮与Pre-A轮的融资,融资资金几乎全部投入了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同时,一隅千象的最新一轮融资计划也准备启动。

本文文章图片来源于一隅千象,经授权使用。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