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廖明:大而不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021-07-13
最近一周多时间推出的监管政策,震惊了全球资本市场。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PAC资本(id:ProspectAvenue),作者廖明,原标题《大而不从》,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图虫。

核心观点

1、从,两个意思:听从和遵从。

2、大而不从的意思是,公司大了,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资格和资本,可以不听从政府的建议意见、不遵从法律法规了。

3、大而不从,并非意味着大而不倒…

4、这个事件是划时代的,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野蛮生长成为过去式,守法合规成为潮流。

5、中国政府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再平衡,是目前发展的大背景。

6、我们需要有人能够用西方的思维和逻辑,用他们的语言把中国的情况解释清楚。

7、中美的密不可分有赖于健康的经贸合作和活跃的资本市场沟通,是中美关系最实质、最沉甸甸的压舱石。

含义

从,两个意思:听从和遵从。

大而不从的意思是,公司大了,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资格和资本,可以不听从政府的建议意见、不遵从法律法规了。

大家都以为自己知道在说哪家公司。事实上,远不止一家。

最近一周多时间推出的监管政策,震惊了全球资本市场。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命运和意义

阿里是政治问题,它既有政治问题,又有法律问题。

这个事件是划时代的,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野蛮生长成为过去式,守法合规成为潮流。

一级市场

LP 非常关心 VIE 架构的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的前景。如果受限,美元基金的投资就会减少,他们在考虑是否需要削减对中国的配置。

他们同时要求,现在一定要把业务合法合规当做最重要的投资考量因素。ESG中的G (governance) 公司治理,一直都被认为是很白左的指标。现在看,有了非常真切的定义和落地。

从一开始创业,公司业务就必须合法合规,一开始就要“从”,不要妄想把业务做大了之后再“从”,因为监管可能并不会给你长大的机会。

一级市场投资需要切实落实 ESG,把尽调中的法律合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先考虑“从”,然后再讨论投资的可能性。

看征求意见稿,境外 IPO 审批流程变长。所以市场预期美国 IPO 变少,香港 IPO 增加。但香港联交所对合规要求高,即便被允许香港上市,很多互联网企业也无法满足合规要求。所以,创业从一开始就要业务合法合规,要“从”。

二级市场和外媒

基金经理关心两个问题:已上市的中概股是否需要回补审批;下半年排队美国 IPO 的公司,已经秘交或者公开递交,是否需要批准。

未来的 IPO 中,监管审批和法律和合规问题,会被首当其冲问到。因为这些是一,业务情况/财务指标是后面的零。没有前面的一,后面的提问毫无意义。

有基金开始考虑调整中概股的配置,如果成真,中概股的股价将进一步受压。

对冲基金的仓位调整快。相比之下,中长期的投资机构,比如养老金和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等,调整一个大类的配置之前,通常需要首先做全盘考虑和调整全面的资产配置方案,策略一旦改变并启动,需要几年时间完成。他们对中国的关切不仅影响到在二级市场对中概股的配置,同时也会影响在一级市场对 PEVC 的配置。

近年来,全球机构投资者都在采取“牺牲流动性、换取高收益”的资产配置策略,增加对 PEVC 的配置,因为美国市场已足额配置,中国是其他唯一可选的市场。为了在中国开始配置或者增加配置,于是他们请求 Preqin 撰写中国行业报告,为他们的投资提供依据。2019 年,Preqin 首次出版了中国 PEVC 行业的旗舰报告。

全球机构投资者刚刚开始考虑大幅增加在中国的配置,这个进程才开始,就有可能被打断…

PAC 作为中国唯一的基金参与了 2019 年报告的撰写,当时就指出了监管的重要性,建议公司要主动拥抱监管,业务获得监管的理解,和监管建立互信。

今年 2 月,PAC 第四次作为中国唯一的基金参加了 Preqin 首次出版的 APEC 地区 PEVC 报告的撰写 (6月份已出版),针对外媒反复提到的中国政府打压科技行业的说法,PAC 提出监管的正常化和常态化的概念 (normalization),鼓励投资机构引导被投企业和监管对接,“积极主动”地和监管对话。只有获得监管的认可,公司才能健康发展。

外媒的反应迅速而敏感。全球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刊登了近期的消息,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都是头版,主题都是中国打压互联网和科技行业。

他们没有意识到,中国互联网行业过去 20 年的发展和繁荣有赖于极其宽松的监管环境。他们之所以认为中国互联网行业被打压,是有幻觉并错误地认为,过去宽松的政策应该持续。

他们没有意识到,中国政府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再平衡,是目前发展的大背景。不论是针对教培行业的政策,还是对扬子江药业反垄断的罚款,还是社区团购挤压社会平民阶层的生存,无一不是这种大背景下的几朵浪花。

看看小扎在参议院听证会上狼狈不堪的样子,读读新任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 Linda Khan 那篇著名的法律论文,怎么利用反垄断法遏制亚马逊的业务扩展到新领域,他们就能知道,如何有效监管互联网行业是全球各国政府的任务,中国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他们的认知有问题。

但很遗憾,我们没有人在外媒上发声。我们需要有人能够用西方的思维和逻辑,用他们的语言把中国的情况解释清楚。

前不久,Andrew Sorkin (《大而不倒》的作者、纽约时报记者、CNBC 主持人)采访蔡崇信的视频,被广泛传播。大家喜欢这种自信、理性、逻辑清晰、不卑不亢的事实陈述,这种讲好中国故事的人,多多益善,这种场合,越多越好。

现在,一级市场需要“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见领袖。

享尽 20 年互联网发展红利的投资人,需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这样的义务。国家和行业都在呼唤你。

市场的担忧,开始超越经济层面

市场有担心,事态持续发展,有可能超越经济层面,对中美关系产生影响。

过去20年,所有中国头部的互联网公司全都获得了美元基金的投资,绝大部分通过美国上市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无论从消费领域的电商到支付,还是各行各业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美元基金支持的互联网行业和科技行业,在过去二十年,一直引领着全球的潮流。也成为国家和人民骄傲和自豪的一个来源。

90 后和 00 后,尤其是在国外学习生活之后,感受到国家的迅速发展,大大提升了国家认同感,在社交媒体上也昂扬着民族自豪感,这些都时时在映射着通过技术改变生活的互联网公司的身影。

美元基金的 LP 中包括非常多的美国养老金、大学捐赠基金和其他美国机构投资者。说美国人的钱促进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并不夸张。当然,投资中国互联网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回报,反过来也促进了美国养老金的收益和有效覆盖。这形成了中美两国不能轻易 decoupling 的重要环节,也是在两国关系每每出现紧张局势时,为什么总是华尔街冲在最前面、愿意提供沟通、愿意为我们说话的重要原因。

今年华尔街日报有篇文章,用数字说明了这个互惠互利的情况。

从高盛的鲍尔森在非典期间访问北京,到黑石的苏世民,到摩根大通的杰米·戴蒙,华尔街从来不缺愿意在危机时刻力挺中国的领袖人物。

领导人从战略高度管控和引领中美关系,认为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的密不可分有赖于健康的经贸合作和活跃的资本市场沟通。毫无疑问这是中美关系最实质、最沉甸甸的压舱石。

一周时间来,从纽约到 DC 到伦敦,境外投资机构纷纷致电全球知名的政策咨询公司,希望了解事态进展并表达了不同程度的担心:如果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困难,机构投资者就会削减在中国的 PEVC 配置和在二级市场对中概股的配置,通过资本市场建立的强纽带关系就会开始弱化。资本市场担心,中国和华尔街的关系一旦开始出现裂纹,压舱石被动摇,中美关系就会受到影响。

这也是全球如此关注这个事件的底层原因。

基金经理的隐忧,虽远,但也并非毫无道理。

他们6月份一个轻狂的决定,没想到竟然成为了中国创业企业、互联网行业和中美关系的千夫所指!

一个时代的终结,总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配合6月份国常会对双创的倡导,中国需要有一个活跃的创新创业行业。

创业企业遵从法律法规,资本市场健康规范,中美关系有坚实的压舱石,这一切都是中国市场和全球投资者的期盼。

我们心怀期许,一起等待。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PAC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