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亦凡的倒掉 

2021-07-20

文 | 陶魏斌

听说顶级流量明星吴亦凡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

最早知道吴亦凡“出事”的时候,是昨天晚上,先是从微博上发酵,爆料这位加拿大艺人一些不甚检点的私生活,随后在吃瓜群众的围观下,一些品牌开始和吴亦凡做了“切割”,掀起了一波热搜。

从目前来看,事件的走势对吴亦凡来说有点难堪,虽然这位拥有千万粉丝的明星宣布已经报警,并用“发誓”的语气来坚决否定,但抵挡不住的事实是,包括韩束、云听app、立白、滋源、得宝、华帝、康师傅冰红茶和腾讯视频等多家品牌,宣布“终止和吴亦凡方一切品牌层面的相关合作”——这对于一位背负上亿品牌代言合约的艺人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

网络上各种生态都有,有坚决支持并相信吴亦凡是清白的人,也有很多人,声称早就“看不惯”像吴亦凡这样的流量明星。而在警方出具调查结果或者在司法机关认定之前,有关真相的辨析是一件困难的事。

但事实上,网络上汹涌的舆情背后,又有多少人是本着对真相的探寻而去呢?他们更多的是在相信自己希望的那个“真相”,或者选择了自己认定的那个“真相”。

所以,如果说吴亦凡倒了,他可能不是倒在法律的制裁之下——他是倒在了汹涌的“流量”里,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品牌,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没有任何公检法机构发声之前,纷纷和吴亦凡做出切割的原因——他们也害怕这股“流量”。

流量,最早是一个物理学的名词,后来应用在互联网,指的是一定时间内打开网站的访问数,而现在理科属性的“流量”一词代替了不可描述的“人气”:社会可以用数据来评定一个人的人气多寡。

吴亦凡们靠“流量”成为了艺人堆里的佼佼者,辛巴们靠“流量”完成了从街头小子到卖货大王的跃级,甚至一些消费品牌,靠“流量”也能一夜之间铺满物理空间里的商场超市。

流量像一个怪兽,谁骑到了它的背上,就似乎能踏平旧秩序。

循着这一屡试不爽的定律,金钱驱使下的资本开始把“流量”玩得得心应手。偶像工厂里的机器一开动,流量明星们一代接着一代。没有作品,没有关系,只要有流量就行,流量在手,《大碗宽面》都能成为年度金曲,高考数学25分也能打造成“学霸”人设——赵高转世也不敢这么干。

这无疑应该是令人警惕的。

资本挟持下的明星获得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注意力,并且获得了无数的忠实粉丝,这些成为了流量明星们在商业世界里行走和谈判的“筹码”,而商家为这些亦真亦假的“流量”兑付真金白银。

如果是这些构成了中国企业品牌传播的底层逻辑,那这对中国品牌带来的破坏性是巨大的——这轮和吴亦凡做出“切割”的品牌中,不乏中国一流企业,但毫不客气地说,他们在这些“流量明星”面前只有买单的份。媒体的报道称吴亦凡的一场商演价格超过200万元,代言则是千万级别的,早在2017年,福布斯名人榜上吴亦凡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1.5亿元。

有人说吴亦凡最终的结局如何或许还要看他背后的资本最终救不救他,这话警察叔叔们可能不爱听,但吴亦凡这次突然掉进了火坑,也很难说到底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围绕着吴亦凡一方是在明处的势力:吴亦凡的经纪团队、代言的商业品牌、粉丝经济,而想把吴亦凡一把摁倒的是另一方在暗处的势力,或许是相互竞争的商业敌手——而真正的受害者在哪里?网络上的爆料者?喜欢吴亦凡的粉丝?还是围观的网民?我们真的很难去界定,而更多的时候是很难去分辨。

很多时候,你以为见到了事情的真相,但可能这只是冰山一角。阴谋论是有土壤的。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互联网技术在这个国家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和应用,但这些完善的信息传播基础设施,不应该成为制造“无趣、无聊以及无价值”内容的反应堆——有些力量甚至成为了“无趣、无聊以及无价值”内容的定义者。

可以这么说,大量的年轻人沉浸在这些虚拟关系营造的流量世界里,用“娱乐”的外衣填充正常的网络信息需求,从而被追求商业利润的一些资本驱赶着,成为了网络舆论世界里微不足道的棋子——他们普遍盲目而失去理性。

按理说,网络的去中心化,是传播的一种进步,但以娱乐界为例,我们不得不感叹,现在的明星们“一代不如一代”——刻苦背台词还不如在流量世界里发一条八卦消息。

“唯流量论”让很多互联网公司倒在了饮鸩止渴的路上,现在这波不好的风气,已经四处蔓延,侵蚀到了传统的商业世界里。

并不是有流量,商业就能成功,这是一个快速运转的商业社会,但不应该是一个“速成”的商业社会,如果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年轻,靠一个夏天的选秀节目就成为了前呼后拥的大明星,放谁都难以掌控。

我们应该认真地相信,如果吴亦凡真的倒掉了,那或许也是一种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