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中国互联网5大巨头

2021-09-01
当企业做大做强之后,人们对他们的看法,也会逐渐变得复杂、割裂,甚至措辞激烈。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袁国宝,图源图虫,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这些看法不一定正确,但一定好玩。今天,我们将对阿里、腾讯、京东、拼多多、快手五家大厂的气质,做一个简单点评。一家之言,欢迎来辩。

阿里巴巴

领导者、重塑者、消费风潮、家大业大、枝繁叶茂、高调强势、宇宙第一公关、文化认同感极强,侠义精神与社会责任等等——纷繁的标签,是阿里巴巴这家互联网巨头的真实写照。

不过,从2019年开始,这家立志活“102年”的企业,其体量却与争议一起,迅速变大。

如今,提起阿里,人们会想起什么?

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还是创造了人类消费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双十一消费”狂潮?

不过,这些标签早已不能概括阿里。当下,坐拥万亿营收的阿里,其业务涵盖之广,投资面之大,几乎能联系到生活中任何行业。而作为一家B端服务见长的公司,阿里服务的客户从传统到互联网,从大型企业再到小微企业,林林总总,不计其数。

家大业大,枝繁叶茂,不过如此。

不过,用户数量庞大,需求不同,决定了阿里绝大多数时候,必须是一个能高效解决问题的组织。

这也在客观上,让阿里变成了一家及其看重结果的公司。十几年大浪淘沙,严格且残酷的要求下,阿里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能量巨大的人才梯队。

这一群人,团队整体协同性极高,既能打大规模会战,并且,单兵作战能力也极强——因此,阿里曾一度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里的“黄埔军校”,其培育出的人才,能力与眼界都堪称一流。

另一方面,以营销起家,并随着后期业务变大变广,大量的曝光也成了阿里的刚需。

作为首家将公关部门放在公司顶层设计中的企业,阿里也终培育出了一支号称“宇宙第一”的公关团队。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不同于其他公司相对边缘化、堪称“气氛组”的公关团队,阿里公关“天团”相当强势,攻击性强,经典案例众多。

当然,电商与支付则是阿里的真正的根基。前者是流量,后者是资金——一直以来,淘系电商贡献的利润占比很高,并且贡献出绝大多数利润,直接供给公司于其他领域的扩军备战。而光支付这一项,先前蚂蚁金服上市即便折戟,但那一出轰轰烈烈的财富盛宴,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阿里的核心价值观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武侠文化”。正如马云所言:“武侠文化就是要诚信守正、真实无妄,能兼济天下,碰到危机的时候,要有担待,敢出来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绝大多数时候,阿里的侠义精神是存在的——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阿里巴巴先后捐款3000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阿里巴巴捐赠2500万元。再到近期河南暴雨,阿里系先后两次捐赠5000万,合计1亿。

不过,阿里体量不断扩大,争议也一同增长——淘宝质量风波、支付宝圈子事件、再到平台“二选一”问题,乃至近两年“高P”疑云,再到如今舆论吵得最凶的,所谓破冰文化。

一些观点指出:现如今的阿里,上下沟通开始滞塞缓慢,体制显得有些臃肿,似乎得了“大企业病”。最重要的是,这家企业价值观似乎出现了断裂。

人们不知道,马云早年勇敢喝退小偷,去保住的井盖,是否会重新找回。

但值得肯定的是,未来,阿里仍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京东

3c电器之王、踏实靠谱、品质经济弄潮儿、执行力强、长期主义、新型实体企业等等标签——是京东这些年留给人们直观的印象。

不过,曾因创始人与企业捆绑过密,2018年,京东曾出现巨大的动荡。而刘强东早些年,也曾错失过移动支付的风口,错失了巨大机会。

种种因素左右下,让本应更强大的京东,在2019年前,表现失常,让人直叹可惜——这就像学生时代里,那些平时学习非常踏实,小测验中也能名列前茅的同学,一到重大考试中,却发挥失常。

不过,正如巴菲特所言:“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如今,在经历过数次波动和洗礼,京东迎来了新生,也彰显出真正的实力。

历经多年沉淀,靠着电器线上零售起家的京东,其售卖的电子产品,早已成为一大批发烧友眼中,靠谱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京东拉动的社会整体就业规模,非常可观——其坐拥超37万名员工,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中,员工数量数一数二的企业。

其中,20多万员工,是京东一线快递员。透过这群人,我们可以解读出京东的很多东西。

比如,京东十多年仓储建设,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让京东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处于亏损状态。先前,曾流行一个词:战略性亏损。直白些说: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

不过,互联网圈子里,真正将这件事做成的,还得看刘强东带领的京东。从仓储物流项目中,京东以一种最为朴素、直接的做法,用一道商业的加减法,历经十几年,终于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如今, 京东物流有超过1000个仓库,仓储面积达到2100万平方米,覆盖乡村超55万个,让很多偏远地区也享受到城市物流的速度。

次日达、当日达、甚至小时达——对比十年前,动辄一周的物流运送等待,这曾像神话的配送模式,经由京东的手,终于成真。

踏实、靠谱、长期主义,成为了京东的注脚。在供应链领域,近期与京东深度融合的大型实体制造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正如人民日报近来所赞:京东,正成为“新兴实体经济”的代表。

然而,由于强势创始人:刘强东的存在,京东也曾错失过一些机会,也陷入过很大的被动——早些年,京东快递小哥上门送货时,曾人手一台POS机,已经有了移动支付的雏形。然而,没能抓住这一次机会,也让刘强东在之后的多次公开场合,懊恼不已。

重大战略机会的错失,让彼时京东,丢掉了与腾讯阿里三足鼎立的机会。而后,那一场大风暴降临于2018。

不过,“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将这句话反过来理解:如果没有先前的动荡,淬火洗礼,也不会有现在生机勃勃的京东。

腾讯

流量之王、社交之王、游戏之王、内部跑马、无处不在、无所不投、福利众多、科技向善——如果说,小马哥是低调的极致,腾讯本迅,存在感那是相当爆棚。

光凭微信和QQ这两个全民级应用,腾讯就能与超10亿国人谈笑风生。而在微信中,任意打开简单一个窗口,就能挖出上百亿,乃至上千亿的市场。

社交之王,腾讯绝非浪得虚名。

从社交起家,以流量破局,靠游戏盈利,如今,腾讯投资面极广,外加关键的微信支付支撑,形成资金闭环——如果说,阿里是一家营销制胜的企业,那么,腾讯则更像一个产品发家的公司。

虽然,两者发展至今,多少有些殊途同归的味道。

说到产品,也成为腾讯最受争议的地方,时常被大众指责不纯粹,马太效应太明显。先前,一些尖锐的批评声中,直接指出:“任何中小团队创业到最后,要不就是被腾讯收购,要不就是被腾讯打倒!”

这样的顾虑其实有迹可循。一篇文章曾指出:“腾讯加阿里的投资资产,相加已超10万亿。”如此规模,实在夸张。试想一下:中国GDP单纯超万亿的省市,那都算中上游水平,而10万亿,这又是什么水平?

腾讯的资本力量,着实令人咂舌,更不要说,中国众多独角兽以及互联网公司,都有着腾讯的投资魅影。

不过,腾讯最大的现金奶牛,还是游戏产业。游戏,不仅贡献其利润的大头,让腾讯有充足的弹药,继续扩充业务,也让腾讯成为中国互联网中最能赚钱的公司。然而,游戏两个字,也让中国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这家公司恻目,看法复杂。

当然,腾讯最能赚钱,对员工也最敢花钱。内部福利的优越,让腾讯被誉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国企,时常令观者耳目一新,心生羡慕。

或许是同行衬托,当友商在鼓吹“996福报”论时,腾讯朝九晚五的工作,年薪水平线吊打一众同行,在相当多的描述中,能成为腾讯的在职员工,那真是心头好。

不过,“内部赛马”机制,也是腾讯的一大特色。众多小团队分兵作战,多个项目同时推进,这是提高效率的不二法门,也是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残酷且决绝,在强调结果导向的职场,KPI从不相信眼泪。

而腾讯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科技向善的理念,这也是腾讯的核心标志。很多人说:技术是中立的,科技怎么向善?这不是扯淡么?

不过,从河南暴雨郑州求援系列事件中,腾讯以“一份文档”出圈,特殊时期,确实帮助了很多灾区群众,也感动了众多网友。无论怎样,当时腾讯拍拍胸脯,说一句科技向善,那是不过分的。

令人称道的是,自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等等大政方针相继出炉后,腾讯反应确实很快。比如,近期腾讯就宣布将投入500亿做慈善,之后再追加500亿。

还是那个观点:风向变了,时代变了。当下,中国特殊的营商环境,决定了诸如李嘉诚之类,在商言商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还了。

拼多多

砍一刀、颠覆性、下沉市场、扩张迅速,员工福利大,花样扶贫——最近几年,人们很难搞懂的一件事,莫过于拼多多怎么就蹭一下,做到这么大了?拼多多,到底凭什么?

但这些疑惑,并不妨碍拼多多在电商平台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与淘宝京东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最近一年,拼多多的用户日活,甚至一度超越淘宝,成为天下第一。

从看不起,到看不懂,再到学不会——拼多多的成功经历,不仅深刻教育了同行,也教会了吃瓜群众:咱们人丑就该多读书,今后,人手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和《毛选》,必须是标配。

柏杨那一本饱受争议的书《丑陋的中国人》,言辞虽然激烈,但对国民性分析,很是透彻。比方说,中国人爱占小便宜,是植根到骨子里的。

用现在的话来说,性价比至上,人们就是想要便宜的好货。谁能想到,谁能做到,谁能做好,谁就能挠到大多数人的真正痒点,从而掀起新一轮浪潮。

当然,对国民性深刻的洞察,并合理正确地应用商业实践上,这无关对错之分,只有成败之别。如今,当我们再次反思,拼多多能在2018年冲出围剿,成为一方霸主,关键,还是牢牢抓住了人性的软肋。

虽然,不少人对“砍一刀”,转朋友圈,再跳到花里胡哨的拼多多页面,心有抵触。可是总有一大批人乐此不疲。原因在哪?

说一句矫情的话,因为:人间悲喜并不相通。一部分人或许永远都无法体会,便宜几块钱,对另外的一部分人来说,非常重要。

真实、贴近大众、不娇柔造作,拼多多和快手是笔者最为欣赏的两家公司:他们虽然没有那么高端,但是他们足够真实,真实地反映和回馈绝大多数人的心声。这非常难得。

更不要说,拼多多数次数次“百亿补贴”,成为了价格屠夫的同时,也惠及了消费者。

在很多解读中,拼多多的行为被称为消费的降维打击,又或者是破坏了原有的行业生态。

不过,这在《毛选》中,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就是以多数战胜少数的打法。其实,所有的颠覆性商业模式,只是基于真实的市场情况,基于大量的调查,并能做到尊重常识之后,自然做出的决策。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拼多多身上,这又是一次大道至简的真理回归。

此外,拼多多首创的“C2M”以及“新品牌”模式,也是一种B段市场的下沉。至于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规模的迅速变大,人员的不断扩充,拼多多也在商品质量上,以及用人方面上,爆发过系列的舆情危机。

如何处理好发展中的“阵痛”,这或许将是这家企业下一阶段,最大的挑战。

快手

真实、老铁文化、雅俗共赏、拥抱美丽中国、祝老乡们发家致富等等——快手,这家中国短视频双雄之一,其标签之如此醒目多样,或许因为:快手上每一条视频,都是人群画像与文化外现的集中载体。

坐拥“北快手,南抖音!”江湖名号多年,短视频做大做强,如日中天之时,快手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与他人对其看法,也逐渐变得微妙起来。

相较于抖音,快手的标签更为下沉,更为显著。说直白些,就是更加土味——据相关报道,快手总舵总舵主宿华,就很不喜欢别人说快手土,low,认为这不公平。

这确实不公平。只因为,文化或许有雅俗的区分,但人群从没有优劣之别。一个观点曾指出:中国人祖上往前推三代,都是泥腿子出身,如果否认快手记录的乡村生活,就是忘本。这当然不厚道。

实际上,快手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在于,这家平台真正将社交网络多年来持续对精英人群娱乐和生活的聚光灯,重新夺了回来,将表达自我,记录真实生活的话语权,真正交给了绝大多数的小镇青年。

这是一项开创性的举动。

毕竟,中国除了一二线城市之外,还有广袤的乡土人生,以及沉默的大多数。一个最为直观资料显示,我国2010年25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6年,而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刚达到11%。

真实、直接、接地气、包罗万象,从快手身上,人们可以看到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可以感知到从未预想过的各类生活。当然,这样的强烈反差,是一群人的狂欢,也是另一群人的不解和鄙夷。

但不可否认的是,不是每一种生活都是岁月静好,但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中,去保持无限的乐观积极,这或许才是生活的真谛。

当然,回顾快手的崛起,“老铁文化”至关重要。而以此衍生出的,曾经低俗内容的失控,也一度困扰着快手的发展。甚至有观点指出:媚俗文化,成为一个难以根治的顽疾。

可无论如何,拥抱每一种生活,记录美好中国,快手功不可没。如今,快手已经是一个全品类、全人群的平台。任何一个标签,都不足以定义这个平台。

一切正如宿华所言:“把地球上不同的社会和人、事都经历过一遍后,还是觉得普通人更加值得关注。”

从这一点上说,能去补足一种社会人群表达的短板,给予更多普通人记录生活,并能生活更好的机会,帮助更多地域人群脱贫致富。

快手,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