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圆桌讨论-无处不在的AI+机器人的未来

2022-01-06
圆桌讨论从疫情的大背景切入,探讨了无人化技术的商业落地及发展前景,同时也分享了中国企业在无人化、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与会嘉宾表示,自动化、无人化趋势正在持续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在政策、市场、人才等方面鼓励创新,使整个产业快速繁荣和发展。

2021年12月30-31日,启明创投CEO云端峰会成功举办。这场持续十三年的盛会由启明创投主办,旨在为CEO们提供一个充分交流探讨的机会与平台,共同见证技术与创新的先锋力量,探讨在巨大的变局面前TMT和医疗健康领域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本次会议特别关注企业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布局与组织变革。

“向新恒新”,对创新的追求并无止境,本次论坛亦更希望深入探讨创业企业如何积极面向未来,思考可持续的创新。

来自半导体、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的顶级企业共13位创始人、CEO、高层管理者齐聚峰会现场,与启明创投投资人一起,分享了自己对行业的深刻洞见,以及创业的切身经验与心得。

在圆桌讨论《无处不在的AI+机器人的未来》中,文远知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旭,梅卡曼德机器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邵天兰,优必选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熊友军,在启明创投合伙人周志峰的主持下,展开一场深度的讨论和交流,启明创投执行董事陈南担任观察员。

圆桌讨论从疫情的大背景切入,探讨了无人化技术的商业落地及发展前景,同时也分享了中国企业在无人化、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与会嘉宾表示,自动化、无人化趋势正在持续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在政策、市场、人才等方面鼓励创新,使整个产业快速繁荣和发展。

以下是速记全文:

周志峰:欢迎大家的到来。我是周志峰,出席今天这场对话的嘉宾有启明创投在科技领域中投资的三个明星企业以及我的同事陈南,先请三位老总作自我介绍。

熊友军:大家好!我是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CTO熊友军。优必选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全球人工智能和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开拓者和领导者。我们在人工智能和服务机器人相关的专利现在已经有2600多项,集中在伺服驱动、运动控制、机器人视觉和语音交互等。伺服务机器人领域位居全球前列,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全栈机器人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的提供商。我们现在累计交付了160多万台机器人,生产了超过430多万台的伺服机器人的关节,是中国最早实现多关节服务机器人商业化和最快达到万件销售规模级别的公司。

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教育解决方案、智慧养老解决方案,还有商用机器人解决方案。

在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解决方案,我们提供教育机器人、教材、教案、教师的培训,课程体系的评估以及机器人赛事的运营等等的服务,是一个全闭环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智慧养老解决方案方面,我们整合了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还有物联网,为老人提供一些照料、陪伴,还有一些餐饮、娱乐等各种服务,真正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商用机器人解决方案方面,主要是在餐饮、酒店、银行、商场等场景,利用机器人提供智能化的递送、讲解、导引、消杀等方面的服务。

周志峰:谢谢熊博士,优必选科技也是我们2015年独家投资的A轮,有幸陪伴优必选科技走过快六年的时间。接下来请文远知行CEO韩总介绍。

韩旭:大家好!我叫韩旭,是文远知行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2014年4月,文远知行成立于美国硅谷,2017年12月落户广州的黄埔区开发区,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成立将近五年,自动驾驶测试里程数大约完成了六七百万公里,并约有三百辆自动驾驶车队。

文远知行以L4自动驾驶技术为基础,致力于开发自动驾驶出行和自动驾驶物流。至于我们的产品,大家可以从我的背景图看到,左边是自动驾驶出租车,目前已经在广州黄埔区运行了将近两年。你去广州黄埔区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打到自动驾驶出租车。广州也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完全面向公众开放的、有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城市。右手边是全球第一款纯无人驾驶小巴车,不久前获得了德国的红点奖,目前在广州的生物岛开始纯无人运营,这辆车没有方向盘、油门踏板,进去以后非常具有未来感,它很快也会在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小蛮腰附近进行接驳和服务。我们最近也和江陵(汽车)、中通(快递)签署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未来会用自动驾驶车来提供物流服务。

周志峰:谢谢韩博士。作为文远知行的第一个投资人,我们也是非常有幸能从比较早的时候伴随文远知行成长,同时也见证了无人驾驶大时代的到来。谢谢。最后一位请出梅卡曼德机器人CEO邵天兰总。

邵天兰:我是梅卡曼德机器人创始人和CEO邵天兰。梅卡曼德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底,2018年,非常荣幸拿到了启明独家B轮融资,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服务了上千家企业。

我们做的事情和自动驾驶很像,但是开的不是车,而是机器臂。传统的机器臂像汽车厂等很多地方都有应用,就像人的手臂一样,可以人工编写一些指令,不知疲倦地重复执行。

通过开发3D相机、视觉算法和软件、机器人的规划算法和软件,我们给机器人一个更强的感知和规划能力,这样它就可以处理制造业和物流中更复杂的场景。比如,很多无序的工件堆在一个很深的筐里,我们的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和规划技术,自主地把它们抓起来,包括像工业里的很多装配、检测等场景,我们也都可以来进行自动化。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围绕工业场景和物流场景,使用深度学习、3D视觉技术,使得传统行业能够更加灵活、更加快速、更加智能地完成自动化改造。

周志峰:谢谢邵总,确实我觉得我们投资梅卡曼德机器人后,短短三年时间,梅卡曼德机器人已经成为工业制造、工业机器人智能化领域中国商业落地的头部公司,发展得非常好。

大家都知道从去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也是全球性危机,不光是健康危机,也引发了全球经济的衰退。无人化科技发展和商业化落地,反而得到了加速发展,像优必选科技的消毒灭菌机器人,已经在亚洲、欧洲、美洲还有非洲部署。在广州荔湾区遭受疫情,文远知行的无人配送车将封闭区居民所需要的食品和物资送达。梅卡曼德机器人的产品帮助这些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能继续加大产能。为什么反而是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不同行业、不同商业场景的智能化、无人化的商业落地都得到了高速发展?有哪些底层技术的创新在推动?

韩旭:疫情时代,自动驾驶能够提供更加令人满意、更稳定的服务。从6月3日起,广州封控,有15万荔湾区市民在封控区域内,但是他们需要一些生活必需品。从6月3日到6月23日,文远知行使用纯无人自动驾驶小巴,20天的时间,非常高强度地运行了500趟物资,总计达102吨,包括心脏起搏器、呼吸机、抗癌药。疫情情况下,(自动驾驶)可以避免司机的交叉感染,且拥有比较大的私密的空间,这也促进了自动驾驶在出行方面的发展。

更核心的问题是机器不会得病。什么地方可以用机器来代替人?给大家分享两条信息:第一,对于是否进行疫苗接种,在美国还是有很大的争议,因此,用机器来代替人有更大的可控性和更小的风险。这一点来说,不管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还是机器人技术,都可以在这方面有大的发展。

其次,疫情促使劳动力短缺。大家知道在美国旧金山港口、洛杉矶港口,搬运工人非常短缺,24小时连轴转,全球的供应链都出现了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劳动力的短缺。如果我们可以用机器来代替人,能够把整个的问题解决。所以我觉得在疫情时代,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也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周志峰:我们接下来请邵天兰。

邵天兰:我们不只从需求侧看到了很大的提升,供给侧这几年的进步也是非常明显的。过去五年间,我觉得有这么几项技术的成熟度是有显著的提升。

首先是传感的技术。不管是激光雷达,还是像梅卡曼德机器人的3D相机,还有一些其他的传感器,它们的性能、价格、体积等都有很明显的提升。

第二项是在感知领域。比如像深度学习进行物体类别的检测、定位,还有SLAM技术,这些技术过去五年是从实验室很早期的模型,到今天可用性已经比较高。在过去几年间,几块最重要的拼图成熟度都显著地提升。所以我们也有能力在疫情的大背景下,更快速地迭代产品来满足快速爆发的一些需求。

熊友军:我非常同意前面两位说的,一个是在需求端,另一个是在技术的供给端。优必选科技成立的这十年里,我觉得现在不同行业的自动化、无人化趋势正在快速地提升,这不是一种巧合,确实是有一些底层技术的创新,或者是技术的驱动因素,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十年,AI技术和机器人技术,本身就在不断进化,它跟行业的融合和渗透一直在进行。前面的十年很多都是在实验室,或者是在具体的行业里面做一些试点的研究。通过这十年的发展,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能力在快速地进化。我们开发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品,客户的体验感是越来越强,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产品的成熟度也在提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硬件成本在快速下降,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第二个趋势,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劳动力成本也在快速提升。智能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服务能力在提升,但是成本也在快速下降,这种趋势一直存在,这次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个趋势。疫情之后,我觉得这种趋势不可逆转,未来的十年应该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各个行业快速落地、快速繁荣的十年。

刚才提到的新冠疫情期间运送物流,全国都在建隔离酒店,AI和机器人的解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方案已经在深圳很多的隔离酒店运行了很长时间,像现在的送餐、测体温,还有隔离酒店的生活垃圾的转运、每天的消杀,基本上都是机器人在做。不但大大减少隔离人员心理承受的压力、工作的压力,而且防疫的效能、安全性、可靠性都提升了很多,对客人响应的速度也快了很多,且服务的成本降低了60%左右。所以以后在更多像这种需要简单、重复劳动的场景,有危险的场景会大量地使用AI和机器人的解决方案,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

周志峰:谢谢熊博士。挺有意思的,尤其您举的无人酒店的例子,因为疫情,我们被迫要建隔离酒店,被迫要提供一些无人化的解决方案,有点像一个MVP,一个最小产品模型中,验证了技术的力量、效率。当疫情过去后,反而这种模式会被推广,在大众市场进行应用,进而就改变了我们整个产业和人类。

大家刚才从宏观需求侧和供给侧分享了很多驱动力,我们也是非常同意。但是这些宏观的驱动力,其实不光三位企业家能看到,很多有创业精神的人都看到了。能不能请各位分享一下在这么好的、大宏观条件下,各家企业是凭什么样的微观因素或者是战略,能够在各自领域脱颖而出,变成中国最前列的企业呢?

邵天兰:第一个是定位。做工业机器人场景的智能化面对的非常核心的问题,就是场景的细碎,很多的客户,加起来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我们公司从第一天的定位就是,要成为一家基础设施产品公司,能够服务很多不同方向的企业,特别是各个细分领域的集成商,让大家能够一起来满足非常多行业、非常多的应用。

当时我们拿到启明创投的B轮融资,这个定位还只是一个想法,还没有得到验证,但是到三年多以后的今天,我们看到这样的定位是被证明是有效,而且正确的。有一些其他的选项,比如说我就是只针对某一个细分的应用场景,做这一类的机器人感知规划的技术,或者是做一些定制化的设备,这样的定位到今天发展的速度会相对比较慢,因为机器人的宿命就是要解决细碎的场景,因为它本身是通用装置,机器人的定义就是一个可编程的、能解决更通用问题的设备。

第二点,我认为是螺旋上升,我们的技术、产品、应用以及资本方面要螺旋上升,这个节奏是需要把握好的。如果过于侧重某些方面而忽略某些方面,一些企业在应用落地方面就会受到阻碍,这样后面客户、资本的认可,包括产品的迭代就会受到影响。

周志峰:好的,谢谢邵天兰。接下来有请熊总。

熊友军:加强技术的研发,做好的产品,找到好的场景与行业强结合,不断地提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解决方案服务客户的能力,不断地给客户创造价值,就能够持续引领行业的发展。

韩旭:还有一个就是平衡问题。一方面,大家知道,做技术的要吸引全球最好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文选知行成立于美国硅谷,而且一直在全球各地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但是优秀的人才很贵,同时你也要保证你用优秀的人才开发出来的最先进的技术,在落地方面要产生巨大的市场价值。毕竟你做出一个东西,如果曲高和寡,没有人买你的产品,那是不可以的。我们如何做到把优秀的技术落地到一个扎实的产品,这是我们需要去做的。

另一方面,我们非常有幸最早拿到了启明创投的投资。我觉得启明创投非常大的优势是,它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一直陪企业共同成长。我没有感受到过启明创投给我巨大的压力,说我要退出,或者不惜一些代价上市,启明创投一直很耐心地陪伴我们成为世界上最强的企业,我觉得我们很幸运。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要招募最好的人才,开发最好的技术和设计出最受市场欢迎产品中间取得一个平衡点,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

周志峰:谢谢韩博士的分享以及对启明创投的鼓励和表扬。三位都在资本市场今年也都非常受关注。接下来的问题是关于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国际化和国际市场的问题。

文远知行其实是在硅谷先设立的,同时后来在中国也设立了很大的办公室,从第一天起就是国际化的企业。优必选科技是深圳起家的,但是后来在洛杉矶、日本东京等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在欧洲、中东等还有很多的分公司。梅卡曼德机器人也是在中国市场打下基础后,在德国、欧洲、日本等地方也建立了分公司。所以感觉新一代中国科技企业其实都是全球化的布局,不光是从人才、研发能力上,也是从商业化业务上在全球扩展。在无人化、机器人、人工智能这波浪潮中,各位觉得中国起家的企业有一些什么样的优势?

熊友军:我觉得中国企业的优势应该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中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无论是什么产品还是服务,都能够非常快地找到比较多的客户,非常容易实现从产品的验证到产业化,同时能够摊薄成本,这样企业的风险比较小,同时能够把公司快速做大。

第二点,现在中国有非常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尤其对我们这种智能硬件公司,配套的产业链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不可能是什么都做,我们做的是机器人核心的技术、算法、元器件,但是还有大量的零配件,需要大量的产业链配合。在深圳基本上都可以找到非常好的供应商,无论是响应的速度、成本还是品质都非常好,这为我们快速从原来的模型搭建,到产业化量产,和到后面成熟的供货都提供了非常好的机制。

第三点,中国现在有非常聪明且勤奋的工程师团队,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资源非常多,而且都非常聪明、勤奋。我们的产品迭代、进化速度非常快,这些工程师都能够到一线去快速地把我们的产品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很好的迭代。

第四点,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的中国社会氛围非常鼓励创新,无论是国家还是资本市场都鼓励科技创新,更多年轻人愿意到科技企业里来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多人做人工智能产业,能够使整个产业快速的繁荣和发展。

周志峰:谢谢熊博士,下面有请韩博士。

韩旭:我补充另外两点:一是中国有很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从中美人工智能论文的发表和专利申请程度上来说,中美两国是遥遥领先的。另外一点,我们看到优秀人工智能人才的基数。有一些小国真的是小而美的人工智能研究,它也很顶尖,但是人数很少。我们都是需要大量的年轻人工智能人才,这种情况下,中国就体会出来了人口基数大的优势,受教育程度好、人口基数大,有大量的人工智能人才。

另外,国家政策层面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支持。大家知道由于隐私各方面的原因,比如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在部分国家受到限制,中国在保护用户隐私的情况下,国家的政策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是非常支持。所以,我们目前在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发展还是非常好。

邵天兰:我有一个观察,今天包括启明创投投的很多创新企业,其实都是有国际化背景。在创始团队之前都会在一些海外的国家有长时间学习和工作的经历。我本人曾经在德国学习和工作,包括像韩博士公司在硅谷成立,之前也在美国有很资深的经验。今天的中国公司,其实从成立开始,就不仅仅是中国公司,创始团队的国际化视野,包括相关的经验,我认为是很好的,这一点并不是在每一个地方都可以获得。中国团队在创立的时候,既了解中国,也了解世界,这也是我观察到的一点。今天我们看到的像人工智能领域,这样的团队在中国的创业投资市场上其实很主流。

周志峰:请我的同事陈南来分享一下启明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化发展我们的观点和看法。

陈南:谢谢Alex,谢谢三位老总,其实刚才三位谈到的很多观点也反映了启明创投在无人化和AI+机器人领域的投资的理念、逻辑和一些策略。

据我们观察,2021年中国14亿人口的人均GDP可能超过1.1万美元。十年后,2030年,排在前七的省共有4亿人口,人均GDP将超过2.6万美元。生产者的角度来说,生产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消费者的时间的可比价值会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赋予了机器人更智能的决策能力,让它不断地扩展可工作场景的空间,这可能是三倍到五倍的扩展,同时它还能发挥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优势。这两个相乘就是数量级的提升,这就意味着更多的重复性、简单决策的工作,能被各种形态的机器人替代,让我们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在创造性和复杂的工作上去发挥他的优势,而不仅仅是对低端劳动力的简单替代。

我们投资的机器人或者是无人化大趋势,其实从这个大背景下就可以看得很清晰。我们会挑那些真正最优秀的公司,他们的技术、产品内核都有很好的扩展深度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不会只关注某一些技术点,也不是做一些短期的需求满足。他们的产品目标都是在十年左右的周期里可以被不断地迭代,然后持续优化成本和大规模应用,整体交换巨大的目标服务人群宝贵且不断上涨的时间价值。我觉得这是今天无人化或者是机器人+人工智能非常核心的一个点,也是我们相信的核心价值。

除了今天来参与讨论的三家公司,我们也投资了像从家用扫地机器人起家到覆盖家用清洁全品类机器人的石头科技,像从酒店服务机器人的领导者扩展到商业楼宇快递服务机器人的云迹科技,甚至是做业务流程自动化软件机器人RPA的金智维科技,这些都是我们布局的优秀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我们也会沿着这一策略继续寻找和投资,找到更多像优必选科技、文远知行和梅卡曼德机器人这样优秀的公司。

周志峰:我们最后一个问题,能不能请三位比较简短地来畅谈一下,未来十年,你们估计大概率会发生的,让你们特别兴奋和期待的无人化场景会是什么样?

韩旭:因为我们是做自动驾驶,我希望未来十年,能看到约95%以上的包裹由自动驾驶汽车运送,99%的城市环卫清扫车实现无人化,城市内乘用车有50%是无人驾驶。

邵天兰:我自己有一个估计,机器人可应用的领域每三年翻一倍,十年会有将近十倍的增长,十年以后,机器人能干的事情大概会是今天的十倍,这个事情还会不断加速地再增长,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摩尔定律。

熊友军:我觉得未来最值得期待的应用场景就是智慧养老院。因为现在老龄化程度越来越大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做这种服务老人的低价值劳动了。我希望未来老人家,包括像养老院还有社区的养老,还有居家的养老,越来越多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机器人的技术,真正让老人家能够得到非常体贴,非常温馨的照顾。

周志峰:我觉得三位老总描述的场景,我个人也是非常期待看到,某种程度上,我的信心级别很高,我觉得十年内一定会拔升。非常感谢三位企业家和我同事陈南,我觉得大家都讲出了很多对于大时代科技趋势和各自领域的很多见解。启明创投也有幸能够投资了各位企业,目前在这么一个科技蓬勃发展的大时代,我们也特别希望能够一直陪伴大家走下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