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老了吗?我看还没有

2022-01-09
如果你愿意放眼五年、十年后的未来,就应该承认:消费升级的浪潮是不可扭转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必由之路。

编者按:本文转自互联网怪盗团,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过去两年,市场上流传着一种观点:阿里巴巴太老了,组织效率降低了,不再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了。因为它老了,所以就连它最擅长的地盘——核心电商,也在各种各样的对手侵蚀之下,逐渐丧失优势。尤其是最近两个季度,在收入和利润增速显著放慢的情况下,上述观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拥趸。其实,增速放缓是整个电商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只是因为阿里的规模最大,所以最受关注。

“阿里已经是上一个世代的公司了。就像中生代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生代一样,阿里也不能适应当下的世界。”就在昨天,一位投资人朋友对我如是说。

我对此有不同意见。一家公司有没有老,不能看它成立的时间长短,而要看它有没有锐意进取、自我改变的勇气。苹果公司已经满45周岁了,亚马逊也满了27周岁,但是没有人会觉得它们太老。阿里巴巴做出了一次非常重要的组织调整,足以让我相信它还没有老:

迄今为止,淘宝、天猫一直是两个独立的事业群;如果加上阿里妈妈,那就是三个。它们共同构成了所谓的“淘系电商”。在2021年12月以前,蒋凡同时担任淘宝总裁和天猫总裁,但它们毕竟是不同的事业群。现在,在戴珊接受阿里中国电商业务的第一个月,淘宝和天猫事业群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三个中心:

  • 在用户域,成立用户运营及发展中心,主要负责开发和运营用户产品、会员产品、用户增长和店铺产品,定位是持续优化消费者体验链路。

  • 在商家域,成立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将融合淘宝、天猫各自的行业运营,深入服务商家,为全域商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消费者运营和产品运营能力。

  • 在平台域,成立平台策略和运营中心,主要负责平台机制、规则的设计,采用智能化手段加以实现,加速创新、打造商家经营所需的各种产品服务。

  • 除了上述三大中心,在创新域,直播、逛逛两项业务担负着让淘系电商更有趣、更好逛、更丰富的使命,直接向戴珊汇报;其他创新业务将根据“多元化治理”的组织战略,采取业务总裁分管制,用组织创新驱动业务创新。

总而言之,淘宝和天猫在坚持双品牌运营的前提下,中后台全面打通,围绕着消费者体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一方面,这让消费者的体验更简单、顺畅;另一方面,也让中小商家的全生命周期成长有了更清晰的路线图。

过去多年,一直有人认为:淘系电商的商业模式是“淘宝搭台、天猫唱戏”,由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商家提供丰富的商品,最后却是由少数大型品牌商家收割利润。这种观点显然不够全面、不符合实情,但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小商家的困境,也就是淘系电商把中小商家照顾得还不够好、还有上升的空间。这也是一些竞争对手能够崛起争夺商家的根本原因。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淘系电商的活力来自千千万万的中小商家,是它们让淘系电商成为了一个“好逛的地方”。现在,阿里选择打破淘宝和天猫的界限,就是要进一步提升中小商家的资源和话语权。在新成立的平台策略和运营中心,设立了专门负责中小微商家成长的团队;在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也强调“为中小商家提供全生命周期运营能力”。这是非常值得欢迎的改变,因为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根深叶茂、难以撼动。

与此同时,阿里零售电商还有两个很重要的举措,可能在长期造成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多端战略,用一个多元化的APP矩阵去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某个头部APP。阿里在国内零售市场的AAC(年度活跃消费者)已经达到9.53亿,涵盖了从刚需消费到偶发性消费、从远场到近场的多种需求,已经不可能用手机淘宝这一个超级APP去解决所有问题了。淘宝、淘特、闲鱼、点淘(淘宝直播)、淘菜菜……这些客户端的融合,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 淘宝/天猫:主要满足远场零售需求,包括刚需和多样性需求;

  • 闲鱼:以二手商品为主,以年轻人为主要用户群体;

  • 淘特:主要服务下沉市场,追求性价比,与B2B业务紧密结合;

  • 淘菜菜:主要满足一日三餐的近场零售需求,强调本地化服务。

有趣的是,使用阿里零售电商APP数量越多的用户,黏性也会越高。例如,数据显示,同时使用过淘宝、淘特、淘菜菜的用户,年均购买天数可以达到只使用淘宝的用户的1.8倍。其中的逻辑也很好理解:不同的零售场景对产品前端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由多种APP形成的矩阵比单一APP更能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其次是内容与娱乐互动战略,也就是让淘系电商更有趣、更好逛。过去多年,淘系电商的一个核心优势就是“好逛”,但这主要是通过丰富的商品货架实现的。时至今日,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要求提高了,不仅希望看到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店铺,也希望看到围绕商品的“种草”和“评测” 内容——这就是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平台崛起的根本原因。有人认为,淘宝/天猫是传统的“货架电商”,已经接近天花板,未来必将属于“内容电商”或“兴趣电商”。

现在,淘系电商旗下的直播、逛逛业务将直接向戴珊汇报,重要性大幅提升,充分说明了对内容的重视。截止2021年底,有近30万品牌商家、200万普通创作者在淘宝平台上传短视频内容;过去一年,短视频上传量增长了1倍还多。与此同时,小游戏等娱乐互动产品的用户停留时长增长了50%,由娱乐互动引导的日均成交超过了100万单。

换句话说,淘系电商仍然希望成为用户“最好逛的地方”,不仅依靠商品,也依靠内容。而且,它在这个领域的进展还不错。如果你浏览过淘宝APP首页的“逛逛”标签栏,就会认同我的上述观点。

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原阿里电商B2B事业群负责人戴珊(苏荃)接受了整个阿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很多人对这个人事变动怀有疑虑,而我的态度恰恰相反:戴珊是此时此刻最适合接手淘系电商的人,因为她非常熟悉用户、重视用户,这就是淘系电商最需要的品质。

在阿里工作的22年间,戴珊从来没有离开业务一线。据说,她每到一个城市,必去当地的菜市场看看,接触当地的烟火气、了解当地的民俗特色。在中国数字是商业板块成立之后,戴珊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与下属各项业务的负责人开会,不让带助理,进门就收了手机,然后与对方开诚布公地讨论业务数据和用户满意度。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1941年9月,苏联卫国战争最危急的时刻,朱可夫风尘仆仆地抵达了被德军包围的列宁格勒。在抵达斯莫尔尼宫后,他立即做了两件事情:宣布自己有信心守住列宁格勒,并允许没有信心的人离开;不眠不休地召见下属的师长乃至旅长,要他们真诚地告诉自己前线的情况,然后亲临前线最危险的地段视察。这是一种兼具勇气和务实的精神,就是这种精神引领着朱可夫守住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并在四年之后攻克柏林。

最后,我还想谈一谈对阿里过去几年战略的看法。有人认为,阿里做出了错误决策、走了弯路,才导致了2021年下半年业绩增速骤减。我不赞成这种论调。自从2016年以来,阿里就一直在做两件事情:第一是夯实电商基础设施、完善履约能力;第二是为消费升级和品牌化做好准备。其结果就是,阿里不但建立了全方位、现代化的物流体系,而且推出了面向品牌商家的全生命周期运营解决方案。这样的决策当然是正确的,顺应经济发展的正常规律,能够满足最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可惜的是,过去几年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并不正常,国内的消费升级步伐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结果,阿里的上述布局似乎没有全面发挥作用,甚至让人产生了“杀鸡焉用牛刀”的感觉。这意味着阿里做出了错误的战略选择吗?取决于我们的决策时间轴有多长。

如果你愿意放眼五年、十年后的未来,就应该承认:消费升级的浪潮是不可扭转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必由之路。这就是逍遥子在2020-21财年的年报中强调要做“长期主义者”的原因。戴珊接手中国数字商业板块之后,立即做出激烈的组织调整,也是基于长期主义的目的——强调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扶持中小商家成长的策略。

我能够理解,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查理·芒格为何在不断增持阿里巴巴的股份。因为这也是我最近一段时间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