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县城,装下58家上市公司

2022-04-01

一座县城可以有多豪横?

出了58家上市公司,要知道,山西一个省也才41家,大广州到2020年才突破200家。

除此之外,人均GDP24万,超过号称最会“搞钱”的深圳以及北上广!

再就是4000多亿的GDP,是可以“拳打地级市,脚踢弱省份”的水平了。

大家好,我是阿邦,今天挖掘挖掘小县城江阴的崛起秘诀。

我国每年都要出一份经济发展百强县榜单,前几名长期被江苏霸榜,昆山第一,江阴第二。

但在微信公众号江阴发布的文章中,很少见到他们提及这份荣誉。

第二?有提的必要吗?

在2019年江阴事业单位的招聘启事中,他们这样介绍自己:

江阴,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国二百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

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和五十分之一的中国500强企业!

还没完:

江阴还是——集成改革第一县,中国制造业第一县 。华夏A股第一县 全国县域经济和综合发展“十六连冠”,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十一连冠”……

念不完了。

2月22号,一声钟响。江阴迎来了第58家上市公司,网友戏称:是真正的58同城了,可以整个“江阴板块”了~

一座城市,GDP高并非罕见,毕竟还有号称中国迪拜的鄂尔多斯,但一座城市占全国上市企业的百分之一,而且还是一个县级市,那就一定有什么秘密。

上市企业,是我国最优质的经济力量,是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潜力代表。何况,江阴的上市公司中还包括了家喻户晓的海澜之家、国际造船业前十的扬子江船业,半导体封测全球第三的长电科技……

江阴为什么拥有如此多的上市公司呢?

阿邦问了一个做区域经济报道的朋友,他给了三个字:胆子大。

胆子大就有这么多好企业?是的。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人民公社时代,江阴人就开始偷偷摸摸搞副业,不是一个村两个村的搞,而是大多数都搞。

比如做螺丝帽的华西村,开砖窑、搞运输的长江村……

1988年,华西村成我国第二个亿元村;1989年,江阴三房巷村迈入亿元村行列;4年后,长江村也加入了队伍……

胆子大让江阴人敢于抢跑,在改革开放后,更是飞速发展,缔造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

县域经济的兴旺,在80年代让一大批企业兴起,后来很多都成为上市公司,比如:

1984年成立的江南模具塑化公司,成为上市公司模塑科技;同年成立的江阴要塞澄南化工厂,成为后来的澄星股份;1985年成立的江阴溴化锂制冷机厂,成为后来的双良集团……又是一个好长的名单。

我们熟悉的海澜之家成立于1988年,最初是江阴新桥第三毛纺厂。

当然,江阴经济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进入九十年代,上有国企外资,下有私营企业,以社队集体经济为主的江阴企业曾经非常困难。

改制浪潮下,小企业容易,但已经应发展壮大的企业却非常困难——缺钱。

于是,1996年,江阴人想了个办法——上市。

上市就有了钱,有了钱再改制转型。

1996年底,江阴第一次“资本经营工作会”召开,政府请来了国内八大知名券商,一起研究企业上市。

1997年,第一家“兴澄股份”在深交所上市,此后一发不可收,“法尔胜”、“华西村”、“江苏阳光”、“海澜之家”……

于是有了现在的“58同城”。

好了,本期视频就到这里,期待祖国大地有更多的江阴,也期望每一个人的家乡,都能如江阴一般豪横。

挖掘最靠谱的致富经,我是阿邦,关注我,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