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DEMO CHINA创新中国峰会——适者生存,新游戏,新规则

2022-09-23
关注风口,但是不会追风,核心在于要把产业研究透,不做交易性的投资。

9月7-8日,2022DEMO CHINA创新中国峰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本次峰会以“转折点”为主题,邀请政府领导、产业专家、知名投资人以演讲、专场对话等形式带来最新的行业洞察,来自全国的优秀创业企业登台展示项目。

作为创投界标志性的品牌活动,由创业邦主办的DEMO CHINA活动迄今已经举办至第16届。今年,创业邦联合高通创投、红杉中国、惠普战Club、喜屏传媒、出海宝 GO GLOBAL GEM、H50打造了智能互联、新商业、社区营销、出海、医疗、数智等多场DEMO SHOW与垂直论坛。

在名为“适者生存,新游戏,新规则”的焦点对话环节中,LRI江远投资创始人CEO张江,毅达资本创始合伙人尤劲柏,TCL创投董事长袁冰等嘉宾参与了讨论,犀利观点如下:

1. 做早期投资就取决于机构对产业链深耕的深度、厚度,适当往前走,挖掘更早的更具前瞻性的投资机会。——毅达资本创始合伙人尤劲柏

2. 关注风口,但是不会追风,核心在于要把产业研究透,不做交易性的投资。从产业发展的眼光,看产业链上各个不同环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抗风险能力和长远竞争力。——TCL创投董事长袁冰

3.赚认知范围内的钱,投资机构要具备五个核心能力:好项目要找得到、看得准、投得进、帮得上、退得好。——LRI江远投资创始人、CEO张江

全文如下:

张江:首先,第一先请各位嘉宾介绍一下自己,特别讲一下今年对比以前,机构产生了哪些变化,以及背后的原因。先请尤总。

尤劲柏:大家好,我是来自毅达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尤劲柏。毅达资本是一家立足于长三角、面向全国的创业投资机构,目前为止,我们累计管理规模超过1200亿,总共投了大概超过1100家企业,其中超过220家企业登陆各类资本市场。

今年,投资行业里,募、投、退都有新的变化。毅达今年总体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按照既有的节奏行进。从投资节奏看,上半年总共投了68笔,基本上还是投资硬科技、高科技,投资于创新、成长、专精特新,做价值投资,这些方面没有变。

如果说变化,今年我们在投资阶段上,正在适当往前移。去年到今年热门赛道上确实比较拥挤,包括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估值非常高。我们今年也因为估值问题,放弃了不少项目。为了应对这种状况,我们的策略就是,基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把投资阶段适度往前移,早一个阶段,竞争一般没有后期阶段那么激烈。总体上看,今年单个项目的投资强度已经降低,阶段往前移了。

张江:谢谢尤总,毅达还是非常厉害,上半年疫情影响下,还投了60多个项目,真是寒冬里的暖流。下面请TCL的袁冰总。

袁冰:我是TCL创投的袁冰。上半年我们和尤总差不多,节奏上略微有点变化,但总体没有太大变化,只是面对高估值的项目,我们会稍微谨慎一点,对估值的容忍度更加克制一些。但是,我们过去的投资策略和其他机构还是有点不一样,我们早中晚都投,从天使一直做到定增,核心还是不变的。我们相对比较谨慎,通过企业的长远竞争力和现有的估值匹配度去判断项目。

现在的经济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我们紧紧抓住创新和产品竞争力两个核心点,看到合适的项目也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张江:谢谢,我也简单介绍一下LRI。第一个变化是,我们今年刚成立,在此之前我在一家大型保险公司负责股权投资。第二个变化是周期增长,我们第一支基金是美元基金,规模在4-5亿美金,首关3亿美金。第三,管理自己的基金,决策机制变得更加灵活。

再说不变的方面。

首先,过去我们在医疗上的投资会比较多,占70-80%,现在这仍然是我们的主线。此外,海外也做了科技投资,过去我们一共投了40多个项目,其中有近20家完成了上市。

此外,我们依然长期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包括美元的LP。同时,我们也会结合全球资源赋能被投企业。第三个不变是,我们的核心团队还是不变的。

进入第二个环节。最近一两年,大家感觉一级市场的变化也很快,互联网、消费、医药再到各种各样的风口,大家如何看待风险,如何面对错过和投错之间的纠结?第二个问题则是,关于VC对产业的研究深度,现在有些板块冷冻太快,是不是在研究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度和广度?

尤劲柏:去年到今年,“双碳”、半导体、生物医药的概念潮起潮落。我个人这样理解,当一个行业成为风口的时候,对投资机构来讲,往往是比较好的退出时机,是卖票的好时机。专业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风口没有起来之前,捕捉到未来的风口行业提前做投资布局,这取决于我们对产业链的深耕细作,深入研究、提前布局能力,这是投资机构最好的打法。

当这个风口起来以后,是不是就没有投资机会了?我觉得也不见得,大家都能看懂的赛道确实非常拥挤,而在早期阶段,则取决于投资机构对产业链深耕的深度、厚度,适当往前走,挖掘更早、更具前瞻性的投资机会。

关于过错和错过,这对投资机构来讲,是永远纠结的地方。当然我们都希望既不犯过错,也不会错过,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如果在过错和错过之间选择,我宁愿选择错过非常抢手的项目,也不愿意踩到高点,犯严重的过错。LP不会给你太多犯错的机会,一个基金做砸了,这支基金的大部分LP可能就不会投你下一支基金了。

我觉得,投资机构还是要坚守价值投资的理念,要稳扎稳打,要投未来投成长,同时也要控制好风险。

张江:谢谢,袁总,请您分享。

袁冰:我们是一家有着产业背景的投资机构,我们的基因是关注整个产业发展的长期趋势。过往的投资思路,是挨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比如在新能源领域,我们从电池、上游材料、设备和仓储自动化设备,基本投了个遍,都是非常成功的项目。今年仅新能源领域,就有七八个项目过会。半导体也是如此,我们以点带面,再返到点,在整个行业进行了深耕细作的投资。这是我们的基本特性。

纵观我们的过往投资,虽然关注风口,但不会追风。有些项目到二级市场退出时,基本不会出现亏损的局面,我们都投得比较早,即使破发,我们的收益仍然是不错的。这其中的核心在于,要把产业研究透,不做交易性的投资,尽管投资本身就是交易,但我们不以交易的心态去做投资。还是以产业发展的眼光,看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抗风险能力和长远竞争力。

张江:谢谢袁总,我也分享一下我们一直讲的五个核心能力建设:好项目要找得到、看得准、投得进、帮得上、退得好。赚认知范围内的钱,这五个能力是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聚焦认知才能做快速决策,才能提供产业资源,才能更懂企业和创始人。

各行业起伏变化很快,但由于我们是10+2的美元基金,从长期看来,不是非常在意轮动效应,而是永远做长期型的选手。

第二,合伙人精神很重要。每个赛道都有高光也有低谷,所谓合伙人精神,就是在高光的时候能多分享一些,在低谷期要互相支持。

第三,刚才说错过和投错,错过是大概率事件。中国这么多的项目,到了上市时,VC占比不一定有多高。有些细分领域允许错过,但是不允许没覆盖或者没看到。

第三个问题,这次请袁总来回答,一级市场、LP环境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会不会推动传统PE/VC的转型进化?

袁冰:任何行业都有优胜劣汰的过程,在市场情况比较好的时候,明星项目都能收获很好的反馈。但是现在中国经济的深刻变化,影响了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这时产业链深度研究的能力变得非常重要。我认为,不管发生什么变化,对投资人来说,核心就是要稳,要有好有回报,这是亘古不变的。过去有泡沫的时候,各种因素对LP产生了一些误导,随着周期的变换,一些机构对产业的把握和研究能力就凸显了出来。

不管怎么说,投资做得好不好,是不是能带来切实回报,IRR和DPI是不是足够吸引人,这是关键。所以我们认为尽管有些变化,但是LP看待GP的关键指标仍然不会有什么变化。

尤劲柏: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在座的同行都感觉,这两年投资机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前刚入行时,占比更大的是民营资本、企业家、高净值个人,甚至是通过银行或者财富管理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向社会募集的钱,但最近几年LP国有化和机构化越来越明显。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新募的人民币基金中,国有LP出资比例已经超过70%。国有LP,包括政府引导基金、国有企业、大的机构投资(比如金融、银行、保险、证券等)越来越成为一级市场基金的出资主力。

机构的变化带来管理上的变化:一是机构投资人对GP的尽调能力非常强。机构投资人的尽调会非常充分、程序非常完备。

第二,机构投资人参与投资以后,对基金管理的参与度也会比较高。比如我们拿了一些国家级或者地方政府的引导基金,他们会委派律师、会计师来审核、审计,有些拿了财政资金的基金还会有政府审计。

第三,个性化的诉求。国家级引导基金会提出产业方向的诉求,地方引导基金的诉求则会更加多元:发展产业,区域返投,双招双引……。机构投资人也会有自己的诉求,比如保险投资人希望在保险产品销售上与基金管理人联动;银行会要求投贷联动,证券公司则希望每年要带来一定数量的投行业务。怎么能够把这些个性化诉求和市场化投资结合起来,确实是所有投资机构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毅达资本团队从2009年开始,就拿了第一批科技部全国创业引导基金,到目前为止从中央引导基金到省级到地市级甚至发达县区级的引导基金,我们都拿了很多,达到了出资比例的30-40%。通过长期的磨合,我们在如何满足政府引导基金的诉求上,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备的经验。中央政府引导基金相对比较好满足,因为他们关注的方向肯定是国家重点发展方向,也代表着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更关键的还是地方引导基金的诉求怎么满足?其中有些经验:第一,在选择区域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考虑好,比如这个地区经济是不是足够发达?是否有足够的创新创业土壤?本机构在这个地方是不是已有布局?比如像苏州、无锡这样的城市就是非常好的基金布局的区域,地方的资源优势和自身的投资能力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二,具体的细节也要和政府去谈,具体怎么返投,还是哪些算返投,还是有一些谈判空间的,需要具体对待,还比如招商引资怎么算?这都是一些谈判技巧或者成熟的经验。

第三,如果你要在地方落地基金,重要的一点是,团队一定要落地。我们最近遇到一些LP,他们最近接了不少S投资,就是一些返投任务没完成,地方政府引导基金要退出。如果要拿这个引导基金,必须要提前做好功课,也要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把国有投资机构或者机构投资人的诉求,跟基金市场化运作,以及其他市场化LP的诉求结合起来。

张江:谢谢尤总给募资方作了很多分享,特别是如何理解政府,如何达到承诺要求。

我简单分享一下,现在做投资,关键在于认知圈,生态圈也非常重要。很多时候,被投企业、产业资源,都不只有一家基金在竞争,需要比拼团队实力。所以建立起专业口碑非常重要。

还是需要聚焦,聚焦会让机构在生态圈中赢得靠谱的口碑,靠谱是稀缺品质。其次,我们未来一年将着重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圈,为行业持续提供价值。

请每位嘉宾给今年企业和创业者一个建议。

尤劲柏:我觉得,中国的创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创业首先需要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其次是市场能力。

袁冰:做任何事,尤其是创业,需要专注于建立自己的长远竞争力,这是核心。

张江:大家要坚持长期主义,创业也是一件长期的事,它不一定受短期因素的影响。我自己也算是逆势创业的代表,当时对挽留我的领导说,现在市场的确不好,但我必须得在市场上。这句话也送给各位创业者,以及今年逆势融资的企业们。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