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就开始创业,90后北师大校友团队要做最好的交互式3D工具平台,已获百万订单

2024-05-24
虽然不到26岁,但一童视界CEO、创始人张子硕已经创业快五年了。

图片


作者丨刘恒涛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一童视界提供


公司全称:北京一童视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融资轮次:种子轮

产品/服务:低门槛交互式XR&3D工具平台

创始人:张子硕、江盛,浩然

出生年份:1998年、1995年、2004年

教育背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方向专业背景、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实验室硕士毕业、复旦大学KW知识工厂实验室参与多个前沿项目研发。


虽然不到26岁,但一童视界CEO、创始人张子硕已经创业快五年了。


他从2019年大二开始创业,公司最早以画室、咖啡馆做办公室,员工大部分来自北师大等高校的同学或者参加一同比赛的朋友。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一童视界经历了商业模式的转型,经历了核心团队的变动。


如今,一童视界的定位,是打造国内领先的交互式的3D工具平台。


张子硕仍然信心满满。



图片

为了创业转系


大二的时候,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张子硕决定转专业,从励耘国家人文科学实验班转到教育学部。


教育学部的老教授问他,为什么想转到教育学部。张子硕说,自己想做教育创业。


“然后他们把我奚落了一番。”张子硕说。


转学的背后,首先是张子硕的兴趣选择。


人文科学实验班虽然是北师大的顶尖学科,但张子硕觉得,自己“不是那种踏踏实实搞学问的人”,他喜欢做实践性更强的事儿。他在大一加入校学生会公关部,跟社会上的企业谈赞助,一个人一年能拉到近20万的赞助和物资,是学生会的风云人物。他因此交了很多朋友,发现自己很擅长、也很喜欢做商业沟通。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他的价值选择。


张子硕当年以唐山市文科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北师大。进入大学,他发现价值评判体系变了。


“大家不会再以学习作为衡量的标准,可能你的社会地位、家庭、个人的方向选择,成为了别人评判你,和你自我认知、自尊来源的重要部分。我觉得我需要延续我的成就动机,不想跟他们一样,并且我有这方面的能力天赋,于是就想搞点创新创业的事。”张子硕说。


2019年的获奖,又把张子硕往创业的方向上推了一把。


2019年,张子硕和同学一起参加一项全国两岸三地名校本、硕、博团队参与的创新设计比赛。当时他们的项目是想做一个智能儿童绘本,他们尝试在绘本上加入多模态的内容,比如桌游、AR增强、实物触摸的元素,最后打造了一个综合性的,能让孩子互动几个小时的绘本。这个项目拿了全国第一,对张子硕起到了很强的激励作用。当年11月份,张子硕参加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智能AR绘本产品出乎意料地又拿了全国第一。


当时一些专家老师,都觉得绘本教育这个赛道方向很好,鼓励张子硕接着做下去。张子硕开始很认真地思考围绕智能绘本的创业,并尝试以创业团队的方式运营。


要创业就要注册公司,学生注册公司,对张子硕来说很陌生。2020年4月,张子硕跟北师大科技集团取得联系,老师很支持,科技集团帮助张子硕做公司注册,还做了很多资源对接。


一童视界最早的团队成员,都是张子硕的本校同学,也有一同参加比赛结识的北邮、清华的朋友,还有朋友介绍过来的。没有办公室,各大咖啡馆,甚至合伙人自己的画室,就成了他们的办公地点。2021年,北师大教育学部提供便利,为一童视界开放了北师大教学的创造空间,鼓励他们创新创业。北京市教委也给一童视界提供了办公场地。


2020年,中国初创大学生的创业帮扶组织wteam创业同盟,也找到了一童视界,负责人和张子硕做了深入沟通,一童视界成为wteam成员。除了投入一定的扶持资金,在专利申请、法务甚至客户报价上,wteam都提供了很多资源的帮助。每年还会邀请张子硕和其他大学生创业者到广州开研讨会,组织创业者一起聊创业创新,互相启发。


2020年,张子硕代表一童视界加入了中国大学生创业扶持组织wteam创业同盟。加入 wteam后,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大学生青年创业者,并从他们那里获得了专利申请、法务、客户报价等资源和帮助。这样的扶持组织给一童视界在创业初期和业务拓展提供了重要支持,让团队能够高效解决实际问题,并快速应对市场变化。


“加入wteam的时候,看到汇聚五湖四海的学生创业精英,大家聊创业创新、互相启发、排忧解难,wteam帮助刚起步的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创业这几年,张子硕每年都会受邀到广州参加wteam的研讨会和茶话会。


就这样,一支学生军,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凭借年轻的勇气,进入了教育科技市场。



图片

从教育赛道切换到3D交互平台


最早的时候,一童视界致力于为中国儿童提供“多感官、可交互”的智能阅读AR绘本和浸入式教育实践学习模式。根据公开资料,一童视界当时的业务有三大块:第一块业务,是可交互的AR儿童绘本,第二块业务,是提供绘本教育服务平台,第三块业务,是绘本和AR为特色的综合服务课程研发。


但是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张子硕的想法变了。


“我们早年的规划,是围绕教育,从线下绘本到线上平台,再到线下的实践课程,打造一个链路闭环,照这个定位执行,还是能做成一个有价值的事情。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张子硕说。


张子硕看到的新方向,是聚焦到公司原来AR方向的业务,回顾过往做XR和数字化教育产品的经历,团队深知3D和XR内容应用搭建的难度,比如制作时间长、门槛高、团队协作沟通成本大、传统工具制作经济成本高。因此结合团队过往实践经历和对市场充分的调研后,张子硕和团队萌生做一个低门槛的交互式3D&XR平台的想法。这个平台既可以服务原来的教育业务,又能应用在工业领域、职业教育、市场营销等场景。


这个领域的市场空白还很大,当下元宇宙泡沫褪去、革命性XR设备Vision Pro早期问世、AI发展带来3D生产多样可能性。“种种背景让我们认为,当下就是最好的该赛道创业积累时期。”


这是一个ToB的业务,而且更为底层,客观上看,比原来的业务要更契合团队的资源能力,不仅为原有的业务赋能,更是为团队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2022年,一童视界开始做方向的调整和转型。


一开始遇到了阻力,也造成了团队的流失。但是张子硕坚定走这条路线。为了说服团队,他做了很翔实的资料准备。2022年的圣诞节,他拉着“盛哥”、林溪,系统地说了要做的事情。


“盛哥”,本名江盛,硕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智能设计实验室,他不仅在知名大厂主导过创新AI技术孵化和AI产品落地,还曾在创业公司担任创新业务负责人,成功推动了多项创新产品的发展,并且还拥有多项创新发明专利。林溪,当年以北师大专业综合排名第一成绩毕业,她执行能力强,在团队中以靠谱著称,本来有机会去牛津剑桥继续读书深造,但是却选择了和团队一起留在北京创业。


在和其他几位核心成员深入讨论后,最终,团队认同了新的方向。与此同时,张子硕也接触了一些相关的业务需求,接触到了3D工具平台领域的一些投资人,同时也受到了很多北师大老师支持,得到了资深教育专家、投资人海明先生的支持。团队还发掘到了现任公司的首席技术官(CTO)浩然,浩然是一位技术少年天才,他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精通20余种主流计算机语言,他也是国内首款图形化编程app平台创始人,是知名视觉算法的贡献者,也是资深3D及AI研发极客,随着浩然等多位人才的加入,团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优势和信心,业务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明确。



图片

快速迭代,做行业头部企业


张子硕认为,交互式的3D工具平台,是一个非常大的蓝海市场。他说,目前国内的解决方案大多数是依赖开发者使用国外的Unity、UE或者three.js等技术进行开发,整个开发过程不仅费用高昂、时间周期长而且还不利于3D内容便捷地分享。而他希望让高质量的3D内容创作门槛和开发成本变得更低、效率更高,并且还能实现3D内容便捷地分享与交流。我们希望在数十分钟内就可以创建高质量的互动3D演示内容,并可以在包括XR在内的多类设备中实时分享、协同交流。


有这个创业想法的初衷,一方面来源于团队过去几年在AR研发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视野,另一方面来源于早年间做3D教育项目,深刻感受到了使用Unity这类传统3D游戏引擎进行开发的高门槛和高成本。


2023年7月,一童视界获得了种子期的融资。同期出席了全球未来智慧大会,向联合国专家发布演示了产品。


从2023年的下半年开始,公司研发的平台,开始逐步做一些场景落地的尝试,接到一些订单。


张子硕坦言,公司的客户目前只有三五家,“因为产品还在迭代研发,所以我们是跟客户共建,共同摸索。”很多时候,一童视界的团队是和客户一起打磨场景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产品的迭代。


一童视界早期做儿童教育的时候,迭代了一个大型的AR玩法库,有一百多种AR的玩法,和代码样例库,孩子拿一个设备,可以在线下的空间体验非常丰富的研学体验,希望让这些AR玩法可以快速为教育场景赋能。


“现在看,当时还是比较单纯,做产品陷入了完美主义的思维,总觉得要做得横空出世,一定要改到很好才推出来。后来发现真的不是这样,我了解了精益创业的思维,才知道好的产品是迭代出来的,是试出来的。而且要在具体场景中去打磨、去尝试,收获真正的反馈之后,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张子硕说,因此,现在一童视界的3D平台,都是和客户一起,在具体场景应用中打磨,在场景中聚焦解决方案。


“最早的时候,说大一点,我们想改变一点教育的现状,让教育变得更好,现在我们也有这个愿景。”张子硕说。


他现在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交互式的3D工具平台上。这个平台应用在教育领域,有很多降低门槛、增强效率的地方。另外一方面,因为要维持一定的现金流,公司也抽调部分人力接一些业务,比如为国家项目做教育的分级阅读合作,参与一些国家教材数字化的制定和审阅。“今年多款国家中小学教材上面都会有我公司的名字”,张子硕自豪地说。


“我们年前也签了百万级别的订单。在执行的过程中,感觉整个模式还是能够跑起来的。”张子硕说。


在张子硕眼里,一童视界的优势,一是团队四年时间内,在XR和3D内容制作积累的丰富经验,深知行业内痛点与需求。二是公司的3D交互平台工具的产品力,已有多项研发积累,并且在3D工具领域有诸多创新功能突破,与传统3D孪生平台有革命性的不同,在交互式3D平台这个领域有先发优势。


“一方面我要做这个领域ToB非常头部的企业,我们想在未来,为企业演示、教育知识分享、文博展览、工业孪生、数字文娱等领域,降低3D演示与应用的创作部署门槛,并提供集“快速创作、高效分享、实时协同”的3D企业解决方案,目前集中在2-3个场景在打造更聚焦的场景复用方案。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不远的未来提供ToC产品,希望未来人人既是3D内容的创作者也是3D内容的消费者,不再高度依赖软件开发商,普通人也可以直接参与到创建高质量交互式3D内容中来,让每个人都可以像做PPT一样简单地做3D的演示与应用,教师可以快速做3D知识的教学演示,销售可以快速做3D生动的产品说明,普通人脑中抽象的概念想法,也可以在AI与3D平台的赋能下,展现的惟妙惟肖、清晰明了。”张子硕说。



图片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