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提供商中能拾贝(广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拾贝”)完成千万级战略融资,由欣和资本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团队扩充与营销推广,进一步拓展市场,强化产品优势及规模化落地。
中能拾贝成立于2005年4月,专注于能源电力行业工业智能平台搭建与运营,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单位、广东省电力智能运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工信厅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
公司以自主研发的拾贝云工业智能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底座)为基础,为资产密集型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软件定制开发、网络集成服务、应用集成服务、生态运营服务,在能源领域尤其是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规划和落地实施上有突出的业绩和案例;拾贝云工业智能软硬件产品基于统一工业模型,在云边端各层级的工业智能操作系统中加入物联、视联、数据、人工智能、协同安全、统一运维等组件的方式,构建了开放式的软硬件产品支撑能力底座实现针对资产密集型企业的工业智能化赋能,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最新推出的能源电力大模型——拾贝问道能源大模型(CyberwLLM),这一里程碑式的产品也标志着公司在能源电力智能化领域的新飞跃,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公司核心团队从事电力信息化、数字化近20年,拥有极为丰富的行业经验。针对能源行业,经过18年技术创新与行业最佳实践,在全国上千家企业级客户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在能源电力行业占有相当规模的市场份额,已在细分领域具备明显突出优势。长期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能、大唐、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电力集团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主持或参编了20+项智慧能源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本次增资及老股转让后,原大股东第四范式(HK6682)仍为中能拾贝的重要股东。基于第四范式在AI领域的技术加持和战略协同,中能拾贝将不断打磨AI相关产品、研发工业大模型以增强软件工具链赋能能力。
第四范式公告称,基于中能拾贝在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长期耕耘,第四范式和中能拾贝将会继续加强直接业务合作,这将为第四范式和中能拾贝双方带来更多战略协同和长期回报。
本轮投资人欣和资本认为,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电力市场需求和重要性将不断增加。同时,在工业4.0应用的大背景下,新一代工业软件和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在电力行业生产控制和设备管理领域成为“工业大脑”。因此,中能拾贝所处的“能源+智能”赛道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司核心团队深耕能源电力行业多年,对行业理解深刻,具有战略前瞻性思维;已通过出色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能力积累起众多优质客户。欣和资本期待中能拾贝把握好市场机遇,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通过自主研发的拾贝云(CyberWing)平台,开启生态化运营新模式,充分赋能下游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快速成长为能源电力行业的标杆服务企业。
—————————————欣和资本简介——————————————
北京风尚欣和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欣和资本”)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硬科技和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以早期和成长期股权投资为主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
公司合伙人刘明坤女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高级经济师。曾任职于工商银行总行,任战略并购业务主管;后担任欣和资本投资总监、管理合伙人。
刘明坤认为,投资结果是一个投资机构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为第一性考量,但一级投资具有长期性和参与性,在这个行业做出成绩也需要享受寻找、筛选、思考、陪伴和收获的整个过程,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力求接近事物本质的过程,能够体会到伴随企业成长、甚至见证一个头部企业诞生的成就感。相比于规模,欣和资本更侧重于获得投资人和项目方的认可,切实为投资人带来良好回报、真正为项目方赋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针对当下一级市场困境以及优质项目变少的现象,刘明坤认为,受宏观环境和周期因素的影响,可能一定程度如此,但还有个重要原因,之前所谓好项目数量多并不尽然,有些只是风起时的滤镜效果,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检验。为了成为合格的“狙击手”,既要心态开放,敢于拥抱机会,也要排除偶然因素和情绪的干扰,在分析考虑问题时力求客观、全面,可以冒概率风险,但要尽量避免卷入意外风险。
无论“风口”如何,欣和资本在筛选项目时都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行业符合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方向,避开昙花一现的“热点”;二是项目的商业逻辑是闭环的、可持续的,不认为创业企业仅凭一个优势可以“一招鲜吃遍天”;三是要和创始团队有深入互动,投前充分了解其战略思路、经营理念甚至做事风格,投后帮忙不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