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罗宁,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乐歌股份,曾因大V“何同学”带火其电动升降桌而备受外界关注。
近日,这家“中国人体工学第一股”发布季度报,其营业收入为15.44亿元,同比增长37.6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76.63万元,同比减少35.17%。并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79.82万元,同比减少37.52%。
在行业专家看来,乐歌如今“规模扩张”与“盈利承压”出现失衡,随着新会计租赁准则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乐歌的财务压力。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展示乐歌出现的相关问题:
第一,“人体工学第一股”乐歌近期开启裁员,裁员规模在两百人以上。裁员主要针对两类人,一是试用期员工,二是高薪员工。
第二,乐歌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6.99%,公司重点海外仓业务进展严重放缓,但董事长项乐宏薪资增长98.17%,副董事长姜艺薪资增长90.34%,两人系夫妻关系。
第三,员工爆料,乐歌加班严重,离职率高。曾宣传的免费一日三餐及下午茶已被取消,加班费也即将取消。
第四,乐歌董事长项乐宏运营抖音个人IP粉丝量已破300万,但股民们认为其“不务正业”,并直言“泡抖音研究宏观经济,一个老总不是应该全身心搞研发和产品吗?”
裁员被指不厚道,员工称福利“缩水”
今年4月以来,不少乐歌员工被裁。多名被裁员工向《BUG》栏目指出,如今裁员仍在分批次进行中,此次裁员既包含许多即将满六个月的试用期员工,也包括不少老员工。有员工表示,乐歌裁员并没有提前30天通知,并且不按规定赔偿,大家认为这违反了劳动法,已有被裁员工申请劳动仲裁。
员工奇才(化名)向《BUG》栏目透露,自己2023年4月入职,至被裁时已工作近两年。公司以他违反员工手册中“三个月内迟到早退8次以上”的规定为由将其辞退,且不给予赔偿。但该员工表示,公司本规定每月允许员工迟到3次,他实际迟到次数也未达到辞退标准,他认为仅依此规定被辞退不合理。
对于裁员人数,奇才表示,目前已经裁掉的有两三百人,主要针对两类人,一是试用期员工,二是高薪员工。
另一位被裁员工项羽(化名)表示,乐歌裁员无疑是在降本增效。公司此前招聘时和对外宣传中提到的员工福利正在不断缩减,包括免费的一日三餐被改成早午餐收费并且取消晚餐,免费下午茶也没有了。此外,还有诸如取消加班费,取消停车费补贴,在办公用地紧张时退租写字楼等措施,以此降低成本。“我们部门就有这种情况发生,四五个应届毕业生,去年冬天进来的,因为他转正试用期是半年,刚好现在要转正,但基本上都被裁了。”
图片来自被采访员工
项羽还提到,自己在乐歌工作一年,公司内存在着严重的内卷情况,加班现象普遍,部分项目组员工甚至需加班到凌晨四五点,但加班费却极低,每晚仅30元。
对于公司是否开启了大范围裁员,以及裁员过程中是否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履行赔偿等相关问题,《BUG》栏目致电乐歌官方,相关人员仅表示“这个我们人事部门会统一处理”便匆匆挂掉电话,截至发稿,官方暂无其他相关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乐歌股份董事长,其在抖音上也作为企业家IP“风头正盛”,项乐宏个人抖音账号上不仅发布各种教创业者如何经营企业的相关内容,还进行跨境电商领域的行业分析和解读。而在这种个人IP背后,实际上也存在商业方面的考量,项乐宏的个人简介中就提到“海外仓入驻请联系”,这实际上就是在为乐歌的海外仓业务进行宣传。
但不难发现,公众对其态度呈现两极分化,不少评论留言都与“股价下跌”“被坑”等相关,更有用户指出“泡抖音研究宏观经济,一个老总不是应该全身心搞研发和产品吗?”
利润大幅下跌,董事长薪酬却翻倍
乐歌股份的主营业务包括智能家居和海外仓两大板块。近几年,乐歌股份明显加大了对于海外仓的投入。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5.4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22亿元增长37.6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76.6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7985.10万元减少35.17%。并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79.82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4129.09万元,减少37.52% 。
值得一提的是,乐歌年报中指出,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9.15%,同比下降7.3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5.92%,较上年同期下降10.32百分点。同时,尽管海外仓业务占比越来越大,但其毛利率为10.37%,远比不上其智能家居产品43.16%的毛利率,这些内容在第一季度财报中未被提及。
对于年报中的亏损,乐歌官方解释为,2024年,海外仓运营面积同比大幅增加,受新会计租赁准则租金前置影响,以及新仓货架安装过程较长,库容需要逐步释放和爬坡,且在探索新模式、新业务,新产品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研发、营销、IT人员增加较多,使得成本上升。加上海运费整体处于高位,增加了跨境电商业务的成本,影响了利润。
尽管乐歌如今海外仓项目占比越来越大,但这一重资产行业投资回报周期更长,外部风险更大,这些都给乐歌股份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例如,乐歌在年报中曾指出,美国佐治亚州Ellabell海外仓项目因项目建设规划及审批流程沟通推进耗时较长,影响了项目整体招投标建设进度,因此其建设期由 18 个月延长至 30 个月。要知道,去年11月下旬,该项目破土动工,预计总投资金额高达7800万美元(折合约6.5亿元人民币),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英尺,如今大幅推迟进度,可能将会对未来盈利造成影响。
即便在净利润大幅下跌和海外仓业务受阻的情况下,乐歌高管的薪酬却再创新高。董事长项乐宏2023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45.85万元,到2024年增长到了289.04万元,同比增长98.17%,副董事长姜艺2023年薪酬为98.13万元,到2024年增长到了186.78万元,同比增长90.34%。此外,《BUG》栏目还发现,在所有高管层中,项乐宏和姜艺二人薪酬上涨幅度为最高。
截至发稿,乐歌股价收盘价为15.27元,相较于近一年最高点20.1元已下跌24%,而距离其历史最高点44.8元已下跌65.9%。
专家:“押宝”海外市场隐患大
上海夏至良时咨询管理公司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向《BUG》栏目表示,乐歌股份当前的核心矛盾在于“规模扩张”与“盈利承压”的短期失衡。其公司战略重心向重资产的海外仓倾斜,但该业务毛利率仅10.4%,远低于智能家居业务的43%,叠加传统产品增速放缓,双轮驱动模式尚未形成有效协同。
在他看来,伴随海外市场波动与内部管理风险,可能进一步放大其业绩压力。乐歌未来的关键在于提升海外仓运营效率,并通过智能家居业务创新与海外仓服务协同。若短期内无法改善现金流与库容利用率,外部环境波动或将持续挤压盈利空间。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从乐歌股份的财报数据来看,营业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这表明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其“左手产品右手海外仓”的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然而,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的同比下降,则揭示了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面临的挑战。官方解释中提到的海外仓运营面积增加、新会计租赁准则影响、新仓货架安装周期长、库容释放和爬坡、新业务探索、研发投入增加以及海运费高位等因素,都是导致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
江瀚进一步指出,乐歌股份作为一家深度参与跨境电商的企业,其业务受到海外市场波动的直接影响。海外仓的运营不仅涉及仓储成本,还与当地的租金、人力、物流等成本密切相关。当海外市场出现波动时,如租金上涨、物流受阻、消费需求变化等,都会直接反映到乐歌股份的成本和利润上。特别是新会计租赁准则的实施,使得租金前置,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短期财务压力。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