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O全观察」栏目聚焦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报道企业家创业经历与成功故事,剖析公司商业模式和经营业绩,并揭秘VC、CVC等各方资本力量对公司的投资加持。
作者丨巴里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大疆
又一位硬核科技创业者,即将斩获第二个IPO。
从复旦大学物理学霸,到执掌通用全球研发中心,再到连续创立奕瑞科技、光微科技、视涯科技三家技术型企业,顾铁的三十年,是一部典型的“学霸创业”样本:精准卡位高技术壁垒赛道,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最终登陆资本市场。
如今,奕瑞科技已是数字化X射线探测器出货量全球第三、国内第一的龙头,并已登陆科创板。而他于2016年创立的光微科技,其3D ToF芯片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类、工业类及汽车行业;同年创立的视涯科技,在硅基OLED微显示屏领域已冲至全球第二、国内第一,正冲刺科创板。
值得一提的是,硅基OLED微显示屏是智能眼镜(AR/VR设备)里那块仅有指甲盖大小、却拥有超高分辨率的“高清视网膜”,是决定设备清晰度和沉浸感的最核心、最贵的部件,2024年行业内已实现百万级出货的厂商仅索尼与视涯科技。
如今,视涯科技的客户已经涵盖大疆创新、字节跳动、影石创新、雷鸟、联想等。
今年早些时候,视涯科技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公司于近日回复了第一轮问询。一旦成功,56岁的顾铁将收获第二个IPO。
01复旦学霸连续创立三家公司,靠“黑科技屏”即将收获第二个IPO
这是一个复旦校友连续创业,不断突破海外技术壁垒的故事。
1968年,顾铁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1989年,他获得复旦大学物理学士学位,随后赴美深造,于1994年取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
和许多人一样,顾铁毕业后并未立即创业,而是选择了一条更扎实的路径——进入产业深处,从工程师做起。
他的职场履历堪称跨国公司精英样本:先后在光学影像公司担任研发工程师、工程部经理,随后进入通用电气医疗系统和珀金埃尔默,一路晋升至项目经理、运营经理、产品工程总监。不到十年,他已出任通用全球研发中心(上海)总经理,完成从技术专家到管理者的蜕变。
2006年,顾铁迎来职业生涯关键转折——加入国内显示屏龙头天马微电子,担任董事兼总经理,一干就是8年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参与过美国首条第二代TFT-LCD生产线的组建。在天马微期间,他推动公司于2008年成功出海,向国际车企供应TFT彩色屏幕,出货量跃居全球前三,成为汽车显示屏领域的重要玩家。
然而,顾铁的野心不止于此。
在天马微期间,他已参与创立奕瑞科技,2014年离开天马微后全力投入这一新战场。奕瑞科技主攻数字化X射线探测器,产品广泛用于医疗诊断、工业检测及安防等领域,与国内厂商共同打破了国外厂商数十年的垄断。
在2010年之前,全球数字化X射线探测器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单台设备价格曾高达数十万元。由于核心部件成本居高不下,X射线医学影像设备售价昂贵。随着奕瑞科技等国内厂商实现技术突破并完成进口替代,这类产品的全球价格逐渐回落。
2020年9月,顾铁带领奕瑞科技登陆科创板,成为国内首家医疗器械核心部件上市公司,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一,目前市值超240亿元。
除了医疗领域,顾铁于2016年1月注册成立光微科技,这是一家专注3D领域的ToF芯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早在2022年,光微科技便推出业内首颗可应用于户外的高集成度多区ToF传感器ND06,成功在知名品牌电动车量产,成为了业界率先实现多区ToF传感器在户外场景落地应用的企业。

搭载视涯科技OLED微显示屏的AR眼镜,图源:安徽日报
几乎在同时,顾铁还将目光投向另一个被海外垄断的领域——硅基OLED微显示屏。
这是AR/VR设备的核心硬件,能将半导体与OLED技术融合,能够在只有指甲盖的大小(通常0.3到1.4英寸)下,实现高得惊人的分辨率,堪称“在针尖上跳舞”,并且具备高亮度、高对比度、低功耗和快速响应等优势。而普通智能手表/眼镜里的小屏幕就像把一张手机屏幕等比例缩小,结果就是画面变粗糙,有颗粒感。
可以说,硅基OLED微显示屏就是AR/VR等下一代计算平台最理想、最核心的显示解决方案。它解决了传统屏幕“一做小就模糊、一清晰就耗电”的根本矛盾,可谓是一个“极致压缩的黑科技屏幕”。
然而,目前最先进的OLEDoS技术(OLED on Silicon,即硅基OLED技术)掌握在日本大厂索尼手中。
凭借对行业趋势的敏锐判断,顾铁团队早在2016年就创立了视涯科技,提供“微显示屏+光学系统+XR整体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
目前,视涯科技通过对工艺、设备及材料等技术攻关,在业内率先实现了全球首条12 英寸硅基OLED产线的规模量产,已建立起覆盖0.3英寸至1.4英寸的多规格产品矩阵。

图源:视涯科技官网
随着AI浪潮推动XR设备需求爆发,视涯科技快速崛起。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范围内实现硅基OLED产品百万级出货量的厂商仅有索尼和视涯科技。
其中,索尼占据50.8%的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视涯科技则以35.2%的份额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打破了索尼在热成像、夜视仪等传统专业市场的垄断,同时快速抢占全球XR市场份额。
视涯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其核心产品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在关键性能指标方面已达到或超越索尼可比产品。
从打破医疗影像探测器垄断,到推进3D ToF芯片国产化、挑战微显示技术霸权,顾铁的创业之路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在曾被海外巨头牢牢把控的高技术壁垒领域,实现中国制造的自主破局。
如今,随着视涯科技冲刺科创板,这位手握三家公司的复旦校友即将收获第二个IPO。
02大疆、小米、歌尔押注,合肥鼎力扶持,估值已达百亿
据招股书,视涯科技自成立以来至少完成9轮融资,背后站着一支庞大的投资军团。
其投资方既包括武汉精测、大疆、小米、歌尔股份等产业资本,也涵盖多家合肥地方国资背景基金,以及招银国际、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华登国际、中金资本、正心谷资本、源码资本、天际资本等一批重量级投资机构。
2023年3月,视涯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造,彼时公司估值已升至约110亿元。此后虽历经多轮股权结构调整,其市场估值始终稳定在百亿规模区间。
在股权架构方面,顾铁全资持有上海箕山,并通过该主体及其关联方共同控制视涯科技29.36%的股份。借助特别表决权机制的设计,顾铁实际掌握的表决权比例达到61.79%,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值得关注的是,合肥市政府在视涯科技的成长路径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该公司最初于2016年在上海成立,随后在合肥建立生产基地,并将总部最终落户于此。作为安徽省重点引进的产业项目,视涯科技获得了合肥新站产投、合肥产业引导基金等地方资本以“债权+股权”相结合方式的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了其产业化进程中的资金压力。
据视涯科技高级副总裁丰华介绍,项目一期建设阶段,合肥产投集团与新站高新区共同出资覆盖了25%的资金需求,并以此撬动了75%的社会资本参与,有力保障了固定资产投入和生产设备采购。
从股东结构来看,精测电子(300567.SZ)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6.02%;歌尔股份(002241.SZ)位列第三,持股比例为5.40%;大疆旗下的上海飞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其第九大股东,持股比例3.55%。
精测电子不仅是重要股东,同时也承担供应商角色。
2022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视涯科技向精测电子采购了蒸镀机配套设备、量测设备及模组测试设备等,采购金额分别为2067.4万元、376.18万元、3849.53万元和155.17万元。
歌尔股份则展现出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具备股东、供应商和客户三重身份。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视涯科技向歌尔股份销售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光学系统与XR整体解决方案等产品与服务,销售额分别为319.46万元和171.16万元。
此外,为提升产品验证效率,双方还就部分尺寸产品的后段模组工序展开合作。视涯科技委托歌尔股份进行定制化设备及产线开发,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相关采购金额分别为133.82万元和119.67万元。
03预计2026年实现扭亏为盈
经过近十年的积累与拓展,视涯科技已形成以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为核心,逐步延伸至光学系统方案及XR整体解决方案的战略布局,公司营业收入也随之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视涯科技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亿元、2.15亿元、2.80亿元和1.50亿元。其中,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产品收入占比逐年攀升,分别为61.71%、73.13%、79.70%及85.98%,已成为公司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


图源:招股书
在利润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亿元、-3.64亿元、-3.08亿元和-1.43亿元,仍处于持续亏损阶段。
视涯科技在招股材料中阐述了亏损的主要原因:首先,公司本身及下游行业均处于快速成长期,AI终端产品迭代迅速,规模效应尚未完全释放;其次,为配合长期经营战略,公司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线建设,相应产生的固定资产折旧短期内对盈利带来压力;此外,行业技术竞争激烈,为保持竞争力,公司必须持续投入高额研发费用。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支出分别为2.37亿元、2.87亿元、2.69亿元和1.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124.48%、133.35%、95.93%和80.23%,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形成当前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尽管过去三年半公司尚未盈利,但视涯科技对未来业绩增长展现出较强信心。
根据公司预测,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4.69亿元、22.6亿元和37.34亿元,呈现快速上升态势,并预计在2026年实现扭亏为盈。公司指出,该增长主要来自于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业务的放量。
支撑这一乐观预期的是公司所获得的战略客户支持。
视涯科技透露,随着与行业头部客户的合作项目不断推进,相关成果将逐步转化为硅基OLED产品的批量订单。在主要客户中,字节跳动和“客户三”等尤为关键。其中,“客户三”为锁定未来产能,已预付约11亿元产能保证金。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额分别为0.68亿元、1.01亿元、1.56亿元和3.06亿元。
客户集中度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75.59%、76.62%、73.61%和63.96%,集中度仍处于较高水平。
其中,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38.05%、39.44%、30.69%和31.31%。公司也提示风险称,随着AI终端应用的加速落地,若单一客户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可能导致公司业绩对其形成较大依赖。
截至报告期末,视涯科技主要客户包括字节跳动、影石创新、雷鸟、联想等。
此次IPO,视涯科技计划募集资金约20.15亿元,主要用于“超高分辨率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分别为16.09亿元和4.06亿元。
在AI与XR浪潮交汇的当下,硅基OLED作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界面的核心硬件,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