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类似的事,同样是盈利,亚马逊AWS用了10年,而基础云服务商青云只用了三年

2017-02-14
对于重资产企业而言,也许“慢就是快”

企业级基础云服务商青云QingCloud(qingcloud.com)日前宣布,在2016年度实现千万级人民币税后净利润,并筹备登陆国内资本市场。

“云计算属于重资产行业,盈利不容易。比如亚马逊AWS运营了整整10年才实现盈利;在国内,目前据我们所知,其他同行还没有实现盈利。”青云QingCloud市场VP刘靓说。

青云2012年4月成立,2013年7月产品上线,运营至今约三年半的时间,致力于为企业用户提供安全可靠、性能卓越、按需、实时的 IT 资源与服务,及专业的云计算咨询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

成立当年,完成金额为200万美元的A 轮融资,投资方为蓝驰创投;之后于2013年7月 推出青云QingCloud云计算平台,并完成金额为2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光速安振中国领投,蓝驰创投和经纬中国跟投;2016年初,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由两家人民币基金领投,蓝驰创投跟投。目前,有近70,000家企业用户,在中国的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托管云市场全面稳步推进。

形成核心竞争力

刘靓说,青云QingCloud的核心优势在于自主研发的云计算平台及相关组件,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基础设施的性能与效率,保持产品的领先性和差异化的市场战略,从根本上确保了QingCloud的市场地位和盈利潜质。

目前青云在整个中国云计算市场上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在于一个架构统一、产品一致的混合云服务能力——用户既可以使用公有云资源,也可以在青云帮助下改造现有的IT环境,或者搭建、部署私有云,从而便捷地建构混合云环境。

“这是很多企业的现实需求,也非常符合现在中国的市场现状。”刘靓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

事实是,继2015年度实现收支平衡之后,QingCloud不断提高业务覆盖,坚持技术导向与精细化运营,其云服务的快速盈利得益于QingCloud领先的技术实力、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及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实现运营成本结构最优化,来形成其竞争力。刘靓说:

“在我们看来,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成本和收入结构是否健康,一方面要不断的扩大收入和覆盖,另一方面成本管理是否科学。”

从成本管理的角度,青云比较关注的是效率。

一是能否设计出最科学、最优雅的架构,让所有的物理设备、数据中心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能够让机器扩容实现最经济、最精确的节奏,让所有PaaS层的服务建构在统一的IaaS层之上。

根据刘靓的介绍,直到目前为止,青云的机房还是没有人值守,通过代码可以自动分配工作负载,在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己迁移,不需要人为的干涉,系统升级高度自动化。

二是人员的使用效率。目前公司员工超过200人,不到100名工程师,他们承担着所有产品的开发、线上部署、维护、客户工单服务,甚至是产品经理。所以底层技术是否精湛,架构是否科学,决定了这些人是不是有精力做更重要的事情。

“对于青云而言,继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仍然是2017年的重要方向。”刘靓说,未来,青云QingCloud正在完成“以资源为中心”向“以应用为中心”的战略转型,通过AppCenter(应用中心)和全面开放的API,QingCloud正努力打造一个健壮的、层次分明的、分工明确的生态系统,以持续加强云平台的开放性、

降低 IT 系统的复杂度为目标,为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兼容的云应用快速交付与运营管理平台,同时也为最终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一站式的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平台。

云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刘靓认为,亚马逊干十年才开始盈利的事,青云却在更短的时间内走完,可以证明,云服务市场有非常大的潜力,它是一个真正的市场。“事实上,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全球,整个IT向云的转型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权威咨询机构认为云计算的消费在整个IT消费的占比还不太大,但接下来它的发展速度会非常快,凸显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而难赚钱的行业终于见到“回头钱”,对于云服务市场、企业服务市场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刘靓说,每一家企业的情况不一样,产品和竞争力不同,细分市场可能也不同,但是都挺艰难的,To B与To C的企业截然不同,几乎没有快速成功的路径,都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及努力。

青云QingCloud CEO 黄允松表示:“在云计算盈利这件事情上,行业先驱AWS走了整整十年,而QingCloud只用了三年。我们专注于云计算事业,努力为企业客户与合作伙伴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云服务,通过技术手段加快全社会科技与商业创新的步伐。未来,我们将加大对技术、基础设施、人才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行业与地区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