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当我们争抢教育资源时,我们在抢什么?

2019-05-23
我们要做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其实是应该想一想,一个未来的虚拟世界中,孩子能够得到的便宜而优质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

_LYE0699.JPG

5月22-23日,由创业邦主办的2019创新中国春季峰会暨企业创新峰会在上海嘉定喜来登酒店召开。《北京折叠》作者、童行学院创始人郝景芳进行了名为《教育创新与未来相连》的演讲。

犀利观点如下:

1、 我们大家争抢教育资源,其实都是在争抢有人给孩子一对一的教育指导。

2、 通识教育就是由树根、树干到树叶的教育。树根是最基础的思维方法,包括底层的思维能力、基本的思维模型。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社会性思维、成长性思维,这是教育里面的四大思维模型。

3、 如果我们要做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其实是应该想一想,一个未来的虚拟世界中,孩子能够得到的便宜而优质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

以下为演讲实录,未经对方审核:

大家好,我今天其实想讲的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

挺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一个小说作者会做儿童教育?我2013-2018年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做了5年经济研究,我们在那边一直是做儿童相关的项目,只不过是做贫困儿童的公益项目。我是读经济学的,博士毕业之前一直在关注儿童领域,关注儿童发展,关注教育公平,关注不同人平等的成长机会,现在来到教育领域也是我一直的兴趣的延续。

教育焦虑源自何处?

我们一直都在想,教育行业真正的稀缺性资源到底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经济学里面稀缺性资源是最大价值的来源,当你有了稀缺性资源就有了很多不平等的来源,石油矿主肯定比其他人有钱,他掌握了稀缺性能源,教育行业有教育不公平、教育不平等,我们想,教育从业者,肯定想解决整个教育行业的稀缺性问题,这个才是经济学上的一种解决之道。

说到教育,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焦虑?我们在争抢的是什么?什么是教育里面最稀缺但是最宝贵的东西呢?它是教育内容吗?是教育服务吗?是教育连接吗?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知道在整个互联网领域,当你解决了一个稀缺性问题,当你能够把这个瓶颈突破,你肯定能成为一个最大的游戏玩家。

教育设施是最主要的稀缺资源吗?我们这些年其实做了很多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慈善善款,国家扶贫款,很多地方都是投到教育设施上了,但是很多地方硬件设施虽然有配备,教育成果并没有显现,地方的教育差距还是在拉大。

教育内容是最大的教育稀缺性资源吗?内容一直都是全天下很普世的状态。课本全天下是一样的,书籍也是一样的,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可见教育内容一直都不是教育行业里面最大的瓶颈。如果说内容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话,其实古代伯拉图写了一些经典的教育内容,大家读伯拉图就可以有一些提升。全国有很多教育课程本身并不是不可以获得的,教育内容全国的统一性,并不能保证孩子的成长结果是一样的。结果还是天差地别,相差很大。

教育内容不完全是最大的瓶颈,那么教师授课呢?名师录播课在网上有很多了,名师授课这件事非常重要,我们看到有很多网上MOOC,这件事很好,但是名师授课都放在网上也不能保证所有的人看到这个课都有很好的结果。

师生连接是这些年互联网教育最致力于改造的,通过互联网直播的方式可以把老师匹配到一些到学生身上。改善了连接之后,教育的成本本身很好,名师仍然是很少的。其实真正使得教育效果有所体现,能够真正让孩子效果各不相同的是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指导,一个学生并不是说直接看了一本书就表明学到了东西,也不是直接看了一个名师讲的课,就表明了我自己就已经完全学会了。

实际上,学生学习很多东西是靠自己的实践,自己的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人指导,才使他真正有获得感的提升。就好比我们可以看钢琴名师教我们弹钢琴,并不代表我们看完了就是一个钢琴高手,这个是自己弹钢琴。有人指点再自己练习,真正的给学生有思路的指导,给学生自己的练习有所反馈,以及搭建合适的“脚手架”——这个学习指导是所有教育里面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稀缺的部分。哪怕一个名师录的课全国都能看见,但是因为这个名师并没有给每个学生一一指导,看的学生成果是千差万别的。优秀教师数是远少于学生数的,一对一的因材施教是不现实的。

教学指导真正稀缺

在教育行业中真正稀缺和昂贵的是教学指导,能够给这个学生及时的反馈,让这个学生知道我的尝试是对的还是不对的,我下一步怎么做,我下一步怎么实践。这个是真正稀缺的,也是教育里面真正宝贵的,我们大家争抢教育资源,都是在争抢有人给孩子一对一的教育指导。

当我们想到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想象到很远以后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时候,应该努力的方向就是用我们的科技创新,用我们的时代发展进步,弥补教育指导这个稀缺的事情。

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来讲,内容肯定是越来越共享,越来越不贵的,但是怎么能够把优质的服务本身做到成为广泛的、普世性的资源,让很多人享受到这个,是很困难的。我们能否用技术实现呢?在教育学研究里面,在学习科学研究里面发现,我们可以用技术达到对于学生的及时反馈。学生做了一点什么,对还是不对,好还是不好,下一步能够做什么,都能够有非常好的及时反馈的话,学生可以在这里面自己学习得到很好。

有人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自适应系统得到反馈,学生可以自学学到很多知识。我自己的团队也是致力于开发即时反馈的系统,通过在游戏化的场景里面解决问题,哪怕是很基础的问题,系统给到即时的反馈,给到学生的指点意义是非常强的。这个系统的开发成本是有的,但是后续提供服务没有人力成本,比名师一对一的成本低很多。我们现在跟高技术的团队合作,下一步希望让线上的反馈系统更加智能化,不仅能回答反馈选择题,还能回答开放题。这样的技术本身是边际成本很低。

另外,我们要用技术实现“脚手架”的搭建,为学生推荐定制课程和练习。现在有很多企业致力于往这个方向发展,很多智能技术能够提供及时的反馈,给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给学生搭建“脚手架”成长路径的话,有可能大规模的解决教育里面最昂贵、最稀缺的部分——就是真正的学生的学习指导。

未来:教学服务产品化

_LYE0690.JPG

其实,教育创新,我未来预期的方向是教学服务产品化。创建一个虚拟学校,哪怕只是现在的平面电脑环境都可以做到。搭建一个教学体系,教学环境的创建就像虚拟校园一样,教学课程技术互动,组织学生上课,即时反馈。我想做这个行业,是因为我非常想给全天下的学生创建一个虚拟校园,这个虚拟校园是不分家庭出身,不分地域,所有人都可以登录进去进行学习的。从设计、环境氛围的打造,到虚拟老师,都可以给学生非常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指导。

我们现在做的内容是给孩子打造一个通识教育的虚拟校园。我们现在做一系列校园环境本身的设计,也在做课程体系搭建,课程研发、内容研发、技术研发,我们希望让孩子锻炼批判性思维、教育性思维,我们想做成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欢迎全天下的小朋友登录。

我们真正的用户是4-12岁,希望对这个世界有好奇的孩子,能到我们这个虚拟校园里进行学习。我们在校园里面设计游戏化的互动学习方式,让他很多创意性的想法得到及时的反馈,让他得到思维上的成长。我们希望把这个互联网产品真正用技术的手段去解决教育里面最稀缺的资源问题,将来我还是很希望这样的低成本的教育服务,能把优质的教育给全天下的孩子共享。

通识教育的树状体系

我们做的是通识教育,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通识教育,在我看来,通识教育就是由树根、树干到树叶的教育。

树根是最基础的思维方法,包括底层的思维能力、基本的思维模型。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社会性思维、成长性思维,这是教育里面的四大思维模型。我们会把这四大思维模型拆解成12种思维能力,将来可以把这样的思维能力可以用到任何一个学科。从4岁开始,我们给孩子按照他的认知发展,锻炼不同层面的通用思维能力,随着他的长大,我们给他进行“脚手架”的搭建和推荐,让他进入到科学、人文、艺术、社会不同的板块。我们按照板块给到他进一步深入的指导,希望把科学、人文、艺术、社会不同领域的课程放在融合的知识体系中给到孩子。他们需要建立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这样的知识框架,让他可以有知识底蕴,看到知识的长度、宽度、广度,胸中有人类知识的世界。

从底层思维能力搭建开始,进入到不同的学科板块,根据自己的发展、成长和兴趣,再给他推荐到后面更有深度的一些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赏析、经济社会等等。在这些课程里面,我们会有很多虚拟老师,实现一些跟孩子的互动、问答,让孩子进行练习题游戏化的互动。

我们未来希望通过智能技术给孩子制定“脚手架”的方案。这样的一个虚拟校园和虚拟老师的环境创设就是我们做的事情,我们还处于很初期的阶段,有很多开发都是在进行当中,我们自己的产品也希望在今年或者明年能够上市。

总的来讲,如果我们要做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其实是应该想一想,一个未来的虚拟世界中,孩子能够得到的便宜而优质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再从那天往今天倒推,我们可能离那天非常遥远,但我们总要为了美好的前景努力。

谢谢大家。

郝景芳文章附图.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