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传统卫星定位模式 「博盛尚」通过RAC技术降低定位成本

2019-06-25
面对行业痛点,博盛尚科技自主研发了RAC(实时阵列校准)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

5G商用牌照颁发之后,智能驾驶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19 年6月,仅一周之内,北京、广州、长沙等城市就先后共发放了74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其中长沙更是首次获得政策支持可进行“载人测试”,预计下半年试行智能驾驶出租车。智能驾驶、无人机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体定位应用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刚性需求。

这对于成立4年的深圳博盛尚科技来说,刚好是一个机会。博盛尚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RAC高精度卫星定位接收机,不使用任何差分技术,仅采用普通民用单频信号就能实现优于亚米/分米级的定位精度,让用于智能驾驶、物联网领域的定位成本大幅降低。

区别于传统RTK技术

博盛尚科技创始人申研告诉创业邦,目前普通的卫星定位精度是10米,几十年来, 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必须依靠差分基准站的支持才能获得优于1米的定位精度。由于单个基准站的覆盖范围有限,所以要建很多基站连成地基增强网,目前市面上的高精度定位领域的公司多是基于此技术路线。

WX20190625-133754@2x.png

建设运营和维护地基增强网需要巨大的成本,是典型的重资产、重运维、长期投入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随着用户的增加其资金投入和成本还会不可避免的进一步加大。在技术上,这种巨型地基增强网能否真正实现全网的时空信息同步尚未得到成功验证。

在申研看来,传统的地基增强网方案过去主要应用在测绘行业,在今天的智能驾驶、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并不是最佳方案。首先是成本问题,除了硬件成本,用户还需向地基增强网运营商缴服务费获得差分修正数据,缴通讯流量费给3G/4G运营商。其次,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增强网是双向数据,用户位置数据会被运营方自动无偿获取,数据保密无法保证,差分站覆盖范围也限定了用户的使用范围。

在车联网、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上,差分技术所能实现的厘米级绝对定位,是源于测绘应用场景,只能在特定的环境(比如开阔地区)和条件下(比如静态)确保能够获得。但在智能汽车、机器人、无人机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城市环境、动态),地基增强网所能提供的实际定位精度只能达到10厘米的数倍。

RAC定位技术特点

面对行业痛点,博盛尚科技自主研发了RAC(Realtime Array Calibration实时阵列校准)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和基于传统RTK差分技术的地基增强网方案相比,尽管目前在最高精度上无法达到测绘级别,但在车联网、智能驾驶领域,博盛尚却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与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

申研告诉创业邦,采用RAC技术的定位设备不需要任何地面基准站、差分站、惯性导航、星基增强等辅助性技术,仅用L1或B1频段信号(民用载波信号源)获得分米级定位精度。

成本方面,博盛尚产品全部硬件组成使用的均是成熟且已经量产多年的元器件,依托算法优势,仅采用普通民用单频信号GPS L1或北斗B1,就能实现15-60厘米的定位精度,无需借助其他任何信号以及传感器。博盛尚与传统RTK技术方案相比,可以使亚米级定位设备降低9成以上。

关于产品的使用上,申研表示,由于博盛尚基于RAC技术的定位功能不依赖任何地面基站服务和通讯设备服务,因此无需进行任何服务注册,体积小、功耗低、安装方便、即插即用。同时,该技术产品支持北斗、GPS、GLONASS等多种卫星系统,可在全球任何地方实现亚米级定位。

对于应用前景和趋势,申研认为,自动驾驶定位精度有相对与绝对之分。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可以实现厘米级的相对定位精度,结合高精地图使用,并不需要GNSS必须提供厘米级的绝对定位精度。但10米级的GNSS定位精度又肯定不够用。所以RAC技术实现的亚米/分米级的绝对定位精度才是务实的标配。它足够车道规划、V2X、地图更新等场景应用且不可或缺。

团队方面,创始人兼CEO申研1998年获IHK奖学金留学德国乌尔姆大学获得通信工程硕士,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微波电子研究中心、德国乌尔姆大学通信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2000年参与研发了欧洲第一款GPS射频芯片,拥有超过二十几年国内外卫星导航与集成电路企业及科研单位研发和管理经验,在卫星导航定位领域拥有多项技术专利。

目前,博盛尚科技已完成招商局资本领投的天使轮、深圳国中创投领投的Pre-A轮融资,正在接洽下一轮融资。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