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划算用C2M带领产业带突围

2019-07-05
从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下沉市场消费升级的角度看,C2M甚至可能是未来的最佳模式。

ce3b9f1a77761e17a6d38cfd801744b5.jpg

编者按:本文转自深几度,作者吴俊宇,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第一次提出了“产业集群”一词。

他提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定义: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完整的产业集群可能延伸到销售渠道的经销商、原料供应商及与技术或者投入相关的公司与部门。

产业集群很多时候因为和城市带、交通线路有着很强的联系,往往呈现带状分布,因此也经常以“产业带”的形式出现。

“产业带”和中国制造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往往成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它事关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下沉市场消费升级等一系列问题。

过去的几十年,散布全中国的各个产业带为全世界人民源源不断的生产商品,它们为中国贡献了外汇和就业,成为了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如今,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浪潮下,中国产业带也进入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今年的618,中国产业带商家在聚划算天天特卖抢到4.66亿笔订单,和诸多国内外大品牌一道,占住了618的C位。

站在数字时代十字路口的中国产业带,眼前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

一、产业带的挣扎

了解中国制造业的人都知道,中国的制造业大部分是以产业带集群分布的,每一类商品都能找到源头产地,而且企业集群现象显著。

比如说,布类包装、纸类包装集中在浙江苍南产业带,企业总数达到了3000家。

汽摩配件、品牌五金集中在浙江金华产业带,企业总数达到了10000家。

雨伞、太阳伞、礼品伞则是集中在浙江上虞产业带,企业总数达到了6000家。

如果以每一家企业员工数在50人左右来算,每一个产业带可能会带来数万甚至数十人就业人口。可以说,中国实体经济其实就是由这样一个个产业带所构建的。

产业带的崛起和衰落,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家庭生活水平。

2014年《中国纺织》杂志在《一个集群的衰落与挣扎》一文中曾讲述了陕西省纺织工业产业带由盛转衰的故事。

这个纺织产业带的问题出在出口订单减少、开辟国内市场进展缓慢、面料配套企业匮乏、创意设计能力有限,最终面临发展瓶颈,区域内数个原本以纺织工业为生的多个城市最终失去了原本的支柱产业。

产业带兴起或挣扎在国内几乎是普遍现象,每一个产业带都会面临周期。尤其是在今天外贸增速下滑,劳动力成本提升的大环境下,产业带正在面临考验。

一个产业带的衰退几乎有着固定的路径。

首先是外贸订单减少,市场需求缩减,最终导致集群产品的滞销及市场份额的逐步丧失;

紧接着集群内企业逐步大量破产退出市场,集群因为企业数量渐行渐少,企业协同效应断裂消失等等,最终整个产业集群退出市场,形成产业空白区;

最后原本的就业人口大量转移到其他产业,当地经济支柱断裂,最终导致城市的衰退。

产业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想大概是这么三种情况。

找不到销路;卖不对货路;提不高效率;

产业带里的企业往往是中小企业,创业者多为60、70后的“创一代”草根。过往生产往往老板拍脑门决定,靠过往线下的经验,没有大数据支撑。

中小企业之间虽然有产业协同,但是这种协同不够紧密,各个企业各行其是,最后产业带之内不仅仅资源浪费眼中,产业带对外部市场需求也缺乏明确认知。

某种意义上说,拯救一个产业带,其实就等于是在拯救城市和就业。

二、C2M的重塑

今年天猫618期间,聚划算旗下天天特卖给产业带带去了4.66亿笔订单,618卖的最好的前50个中国产业带,有49个加入了天天特卖的C2M生态。

所谓C2M其实指的是Customer-to-Manufactory,也就是顾客对工厂模式。

它所强调的逻辑是消费者需求对供应链的反向拉动。

过去产业带的制造业厂商,不是贴牌,就是代工。往往只具备加工、组装、制造能力,干着附加价值最小的事情,处于微笑曲线最底端。

在传统供应链中,制造业厂商处在微笑曲线的底端,大部分的利润被品牌方、渠道方拿走,附加值较低。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上升,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占,一旦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或需求萎缩,企业基本很难翻身。

这些年来产业带面临的问题普遍是这样的。某种意义上看,这些年来制造业之所以每天叫苦不迭,正是在面临这种“结构性危机”,它是不可逆的。

但是C2M的价值在于,把研发、设计、品牌、渠道、金融这些微笑曲线附加价值较高的部分为企业补上。企业依旧专注于生产,研发、设计、渠道、金融甚至工厂的数字化升级,全都由电商平台来赋能。

针对厂家无法准确快速探知市场动向和需求的问题,运用数据将零散但同时有共性的需求“集采”为有一定规模且有规律的需求信息输送给厂商。

将设计者、生产者、消费者联系起来,寻求产品的设计及改良方案,规避数据无法获得或获得滞后、供求不匹配的弊端。

去年底,产业带工厂从天天特卖抢到的订单不足每月1000万笔,如今,这个数字变成日抢2000万笔,半年成长60倍。

从这个角度去看,天天特卖已经是中国C2M的第一平台。

天天特卖之所以对产业带有如此强劲的赋能效应的核心原因很简单。

1、足够样本的消费者数据

有了数据才能够清楚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产品背靠着7亿用户,淘宝的每一个评论、每个搜索对于商家都有巨大价值。

举个简单的例子,淘宝大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热水壶这个产品,对噪音的关注远远高于烧水时间。就这简单的一个指导,就足以让商家“恍然大悟”,了解接下来的产品改进方向。

2、具有工厂、供应链数字化改造能力

可以通过数据指导企业到底应该如何改进产品、柔性生产等。天天特卖背靠阿里云IoT,在打通产销数据的经验上,已经十分丰富。

3、营销端要接得住,具备售卖能力

能够支撑预售订单的确定销量,可以带来足够的消费者曝光和品牌建设。

4、正品心智,帮助产业带商家更好树立品牌

单纯的产业带制造企业缺乏品牌,缺乏大平台背书,品牌很难得到公众认可。天天特卖价值便在于扭转这一局面。

事实上,天天特卖的C2M模式不管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下沉市场消费升级,都带来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比如说,2018年底在天天特卖的数据指导下,福建一家名为“萃植轩”的日化清洁品牌改进了产品成分,不仅减少了化学成分对衣物纤维的破坏,还降低了15%的生产成本。

几年前还因品牌突围不力而焦虑重重的福州日化家清产业带获得了新生,避免了整个产业带衰落的风险。

宁波最大的电动牙刷生产基地赛嘉电器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外贸订单为主。今年起,赛嘉的国内市场订单份额大概率将超过海外。

因为在聚划算的推动下,赛嘉仅618狂欢日三天,天猫店销售额就达到了去年同期45倍。电动牙刷整个产业都落地到了三四线城市,成为小镇青年的新生活方式。

在这两个故事中,C2M模式让下沉市场得到了消费升级,让制造企业得以转型升级,让产业带乃至城市经济重新运转起来。

三、制造业的终局

阿里学术委员会主席曾鸣教授是C2M概念的提出者。他甚至有这样一个观点:

C2M模式是未来制造业的终局。

“终局思维”这个词的意思在于,学会“倒着思考”,预期3年、5年甚至10年的未来,再来确定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采用终局思维去思考就会发现,你需要根据事物整体发展趋势,穿越层层阻隔,直接得出结果,透过结果来推导现在所需要采取的策略。

如果你去看制造业的终局,会发现,其核心在于“增效降本”。

要做到“增效降本”无非就是两个问题。

1、迅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做到需求匹配;

2、用IoT技术打造的柔性供应链,降低物流和库存成本;

用国内管理学研究者穆胜的话来说:

相对于C2B,C2M去掉了“B”这个中间环节,消费者在平台上表达需求,制造商来满足需求,显然更进一步。甚至在线的智能制造系统可以改造出若干的智能工厂,并在线上实现连接,形成柔性的分布式生产力,甚至整合设计、金融、原料等参与者,打造一个“大生态”。

现在很多喊C2M的平台,要么没有工厂、供应链数字化改造能力,要么没有营销爆发能力,要么两者都没有。

但这恰恰正是天天特卖的独特优势,也是阿里将天天特卖划至聚划算阵营的重要原因。

从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下沉市场消费升级的角度看,C2M甚至可能是未来的最佳模式。

聚划算天天特卖,似乎让我们看到了终局方向。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 深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