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问赛富徐航:估值高有泡沫,爆炸性机会少,大健康产业怎么投?

2019-08-27
经济有周期,投资有冷热,但总有行业独具一格,穿越周期,无惧波动。

adaafda4056bdf2e4e6274a6240c2cb9.jpg编者按:本文来源于艾问,创业邦编辑整理后发布。

经济有周期,投资有冷热,但总有行业独具一格,穿越周期,无惧波动。

2018年,根据投中研究院发布的《中国VC/PE市场数据报告》显示,VC/PE募集完成基金共858支,同比下降27.1%,募集总规模1116.35亿美元,同比骤降60.16%。

同年,国内医疗健康产业VC/PE投资金额为704.5亿元,较上年大涨101.7%,其中融资过亿人民币的融资案例为166起,涨幅超过60%。

港交所对于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新政,科创板推出,医保支付改革、审批制度改革等利好政策出台,以及创新药为主的公司逐渐进入了临床二期、三期或者上市阶段,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投资人也渐渐雀跃起来。

但想要在这个有门槛、抗周期的行业中有所斩获,绝非易事。赛富亚洲投资基金资深合伙人徐航在接受艾问独家专访时表示,与互联网行业的高爆发性不同,医药健康行业是个慢行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能耐得住寂寞,但它的好处大家也都看得很清楚,这个行业会更稳健,不太受周期影响。“投一个本身是有技术含量、有门槛的东西,讲实话挺难颗粒无收的。”

徐航

曾就读八年制的协和医科大学,后弃医从商,92年加入高盛,跻身华尔街。曾担任凯雷集团亚洲并购基金副总裁,TVG Capital Partners的董事总经理等职务,并曾经担任两家高科技创业公司的首席财务官 。2007年5月作为合伙人加入赛富,现任资深合伙人,负责大健康产业投资。

艾问:从2007年加入赛富到现在,您认为医疗领域投资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徐航:变化其实蛮多的。一个是行业比之前要成熟多了,最早开始做的时候,很多机会其实是那种Pre-IPO割韭菜的,多数情况下公司的产品乏善可陈,销售模式也都比较粗放,渠道为王,只要你能够看清公司的销售能力、它的渠道,判断一下它上市的可行性,就能有不错的回报。但现在市场的专业性越来越强, 国家政策的演变,政府监管的不断升级,使之前那种模式就越来越难走了,产品和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此相对应,大健康投资方向也开始向创新型企业倾斜。但是医疗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产业链复杂,高度监管,专业壁垒高,信息不透明,这样的产业生态决定了创新型企业在完成研发到应用再到商业化的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对投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因为市场现在比较热,很多人涌进来,还是会有不少人自认为能看懂,或者招几个有技术背景的人就可以投,但其实还是要有积累才可以,这个行业里坑还是蛮多的,稍有不慎就会踩进去。

艾问:赛富在医疗大健康方面的投资项目或者比重会明显增加吗?

徐航:从整体来说目前还没有,但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我们现在有了专注大健康的基金。早年都是借助整个公司的力量来帮助我们完成这方面的投资,现在市场变得越来越专业化,所以我们也在逐步加强核心团队的力量。主基金会保持大约30%的资金投到大健康领域,有些项目只依靠小基金是吃不下来的,所以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身处泡沫之中,还投吗?

有投资人感叹,“很早之前,可能专门关注医疗医药的只有30-40个投资人,而现在拥有医疗投资方向的机构至少有800家。”相比于2015年之后,愿意参与到行业中的投资机构明显变多了。

竞争加剧的结果对于医药类创业公司意味着获得更多的融资,但对于投资人而言就不是那么好的消息了,因为这意味着更高的估值。市场中一家公司两轮之间的估值平均翻三四倍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常见。

高估值并没有浇灭投资人热情,国家对创新药的注册和使用的鼓励政策,以及创新药企上市的几个成功案例,让大家更加期待创新药投资的高回报。但在估值上由于好的资产相对较少,而期待新进入市场的资金量很大,很难说得清是泡沫先来,还是创新先到。

艾问:数据显示,生物医疗行业在过去5年的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仅次于IT行业,医疗行业的投资过热会导致其脱离轨道或者出现泡沫吗?

徐航:我觉得是局部过热,大家现在很多时候选择无视后期的风险。比如研发新药的公司,在美国是可以有爆发式增长的,估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肩互联网公司。但是在国内,一个新药从临床前到一期,再到二期三期临床,千辛万苦三期成功拿到药证以后想着要快速变现了,但其实还要继续“跨栏”。拿到证以后,要组建销售团队、进医保、拿物价、进院招标,一系列的门槛还有很多。

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新药扎堆,因为国内市场很多的创新其实是边缘性创新,类似的药有一堆会出来,这样本土药企之间就会形成非常激烈的竞争。本来国内新药市场就比美国整体规模小很多,又面临众多的限速带和激烈的潜在竞争,其估值体系是不能照搬美国的。

艾问:如果选择性无视这些风险会造成什么结果?

徐航:一个是会导致一些好公司的估值在某个时点严重偏离它本身的价值,还有一批起哄的公司就更不要说了,整个市场都比较浮躁。另一个是如果二级市场也在前期选择无视这种风险的话,后边大家会吃到股价腰斩的苦果的,这样的市场表现也会传导到一级市场,影响整个行业。这是我比较担心的。

但反过来讲,阶段性的泡沫对市场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如果没有足够回报的话,大家也不会往上冲,就像当年互联网的发展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所以不完全是坏事。

艾问:目前局部过热的市场,您会投吗?

徐航:会有选择性地投,对于一些市场热点,我们有时会投一些相关领域的项目。比如我们最近投了一个公司叫太美医疗,是一个IT平台类型的公司,给整个医药研发的过程去赋能,把产业内的所有参与者用技术平台连接起来,提高效率。

好公司每一轮都贵,怎么投?

根据火石研究院《2018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分析报告》显示,去年行业内过亿元融资数量同比增长61.2%,过亿元融资规模更是较上年同期大涨114%。

资金在向头部聚集,龙头企业获得的溢价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一个增长相对稳健的行业来说,小公司的成长空间非常有限,与其押注小公司的逆袭,投资人更愿意相信头部企业带来的回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好公司的估值可能也已经跑到了其真实价值的前面。

艾问:投资圈的新人总希望寻找到所谓的“投资法则”,您认为在医疗领域有法则吗?

徐航:很难说有什么法则,如果一定要说出来也是大实话——“合理的价格投好的公司”。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刚才讲这些年来市场的变化,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竞争激烈多了。我们早年的投资其实竞争很少,作为投资者的议价能力相对比较高。但现在有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资金向头部聚拢。大家看好的公司,它融资的频率和数额都会明显高于行业内的第二名、第三名,好的公司基本上每一步都贵。之前可以基于捡便宜的心理,但是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就很难了,所以不再是求便宜了,而是相对合理的价钱投好的公司。

艾问:您投资是一直秉持着这个原则吗?

徐航:我们之前走过一些弯路,可能有些时候太看重估值。现在我们定的一个原则是:不单纯以估值直接否决一个项目。特别是对于我们高度关注的领域,之前会因为谈了之后认为估值太高,我们就不往下谈了。后来发现这是有问题的,因为现在的大环境下,基本上好的公司一定是贵的,在每一个阶段都是贵的,关键你要看它的发展潜力值不值这个价钱,公司做起来以后是不是能够拿到足够好的回报。

艾问:2019年下半年,赛富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计划和目标是什么?

徐航:我们大健康基金一期投下来效果非常好,八家被投企业都在快速发展,其中有五家企业近期都准备申报上市材料,我们下半年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启动二期基金的募集工作。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