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付费阅读,莫须有的误解

2020-01-20
没什么不好,我坚决拥护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老王创业日记,作者王翌。

几天前,微信订阅号付费阅读终于开启灰度测试了,很多人写了各类文章来分析这件事的利弊,我付费看了caoz、三表、Stormzhang、吴主任的四篇关于付费阅读的分析文章,总共花了6块钱人民币。

之所以看了这四个人的,因为caoz(曹政)是十多年的好朋友;三表是前媒体同行中的比较有性格的一个家伙,我一直都关注;Stormzhang是曹政近些年拉到我们那个群里的几位年轻人之一,以写公众号致富出名,我也在上海见过一次的,小朋友挺不错;而吴主任的文章,我是被标题吸引进去的,反正1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也无所谓。

我发现几乎所有人现在提到微信付费阅读的时候,都会提及商业变现,似乎大家都认为付费阅读对于微信的商业模式会是一个可以期许的较大助力?

我觉得完全没必要这么想,这必须是个误会!付费阅读这点儿钱,对微信来说,有什么意义?且不说现在微信根本就还没在付费阅读的现金流里分成,就算分成又怎么样?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运营方在内容生态方面投入的成本早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就付费阅读这个体量,哪怕收入全给平台留下,微信在这件事上的投入产出比都还是负数吧!

要运营这样一个良好的内容创作生态,微信即使将来要考虑分成,其分成比例也会是比较低的一个水平。所以我觉得那些还认为付费阅读功能的推出是基于微信商业模式考虑的人,都可以歇歇了,至少在当下的微信自媒体生态链中,商业变现根本不需要考虑太多,至于将来是否会因为付费阅读功能的普及而引发了新的商业模式的变化——比如网络文学的连载模式,这个一定程度上可能和阅文这样的腾讯其他业务产生内部竞争,但其实也不会很激烈——那都是18个月以后的事情,现在讨论也没用。

咋不想想,游戏已经那么赚钱了,微信真的还需要考虑太多变现的事情么?

如果不是为了赚钱,微信推出这个功能的出发点又会是什么?我翻出一年前在线上与龙哥提到付费阅读时的一段聊天记录,发现那时候我提到需要付费阅读功能的理由是“把不同价值的内容区分开”。

一年过去了,微信真的推出付费阅读了,我还是这样的理解——付费阅读首先是一次功能性的升级,是用付费作为门槛,在为内容标称价格的同时,帮助内容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内容进行了一次分级处理,这个功能的推出最重要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阅读体验。

其实,阅读从来就不是免费的,也不应该是免费的。

从内容消费的成本来说,上面我列出的那四篇文章,看上去定价放到一起也只有6块钱人民币,但即使这些文章不收费,我看的时候也是要付出时间成本的,大致估算了一下,我需要30分钟才能把这四篇文章都看完,而我现在如果为一个创业者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收费标准是每小时6000元人民币,那就是说,如果把我看文章的这30分钟拿去做自己的业务,产出应该是3000元,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我看这四篇文章的时间成本至少是付出3000元?

我为什么要花3000块钱的(时间)成本去看那四篇文章?如果我觉得不值得,我肯定不看,比如咪蒙的文章,你给我钱我都不看。

再从内容生产者的角度来看。caoz写那篇文章,需要花多长时间?我估计至少也需要1小时。一般而言,创作一篇需要我们阅读10分钟的文章,那就是几千字,光是打字的时间就至少是阅读时间的3~5倍,这还不包括排版的调整,文字的校对和编辑等更多细节上的工作,我刚才说的只是单纯的打字哦!那么你们觉得caoz给自己那篇文章标价3块钱人民币,真的算多么?

其实,我写现在这篇文章,总体算下来至少需要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而且提前本来就有较多的思考过程,那个算下来就不好讲了,从微信推出付费阅读那天开始,我就准备写这篇文字,只是春节假期前的这几天正好公司事情也比较多,这才拖到放假前的最后一天来写。今天是公司上班的最后一天,我从早上到公司开始就开始写,中间也有一些小的事情穿插进来,但基本上我这几个小时都是坐在电脑前面,到现在下午两点多还没写完。

我刚才又去看了一下caoz那篇文章,发出来4天了,付费阅读的人一共是1502个,并且我刚刚发现我居然是至今最后一个付费阅读的,也就是说,在我之后,还没有一个新的付费者出现,而我是两天前读的,也就是说,caoz这篇文章,仅有前面两天时间有人付费,后面这两天就再也没有新人去付费了。

1502×3=4506元,这是caoz这篇文章目前总的付费交易流水,按当前微信的规则,是不抽成的,但如果是iOS用户,则需要被苹果抽走30%,则可以估算出,caoz在这篇文章的收益上限是4506元(假设所有用户都是Android用户),他的收益下限是4506×(100%-30%)=3154.2元。

caoz可以算是大V了哦,在IT和互联网圈来说的话,30万粉丝,真心不算少了,你们看看,付费阅读给创作者的直接经济回报也就是这样,其实是亏本的事情。这点钱,不够caoz随口帮一个朋友忙赚的零头儿。所以我说,付费阅读即使对于作者来说,也不是什么好的商业模式,更别说对微信平台而言了,这就是个新的功能开关而已。

所以,当前两天有人恭喜我,说我写了三年公众号,近300篇原创,大部分都是干货的情况下,现在终于熬到可以靠卖字为生了,我就只能呵呵。

我的粉丝量现在刚刚过3万,大约是caoz的1/10,他的公众号比我要早写了好几年,赶上了最初的流量红利,我这个号2017年才开始写,启动较晚,所以也就这样了。我跟caoz的风格都差不多,我们都是喜欢自说自话的那种人,所以也不会专门为了吸粉去搞些什么特殊的运营手段,如果所料不差,如果我也开启了付费阅读功能,估计一篇文章付费的人数也不会超过caoz这篇的1/10,也就是100多人的样子?即使每篇都收费,也很难把自己一个人的口粮赚回来,更别说我还得养活一大家子人。

这个世界的局部确实充满了各种不公平,但就整体而言,这个世界还是比较公平的,尤其是涉及到各种交易的时候。

阅读,是一种交易。写作者付出时间和心血,将故事、思想、经历、体悟甚至诸多难以描述之内容付诸于文字,交付给读者;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付出相应的时间以及其他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成本。比如,不愿意看广告的读者,就需要忍受因广告带来的阅读体验下降,这本身也就是在增加读者的阅读成本。

在当下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大部分自媒体创作者,都很难直接以商业变现为目标来进行创作,那也不是微信这个平台所希望看到的,因此,诸如咪蒙这样的非常明确的以商业诉求为创作动机的所谓自媒体大V,才会不断被平台的规则所限制甚至被封禁,本该如此。

那么现在的自媒体作者们,到底图什么呢?

比如我写这个公众号,目的很明确:首先,持续记录自己创业过程中的一些事情,原始动机是要对自己有个交代;其次,在主动分享的过程中,会与读者产生连接,能让我交到更多的朋友,尤其是与我的内容输出明确呼应的人群——创业者及风险投资从业者,这都是我希望进一步拓展社交圈的方向。

至于在上面两个回馈之外的商业回报,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其实有时候想想,如果不花这么多时间写公众号,而是专门把自己的认知、经验、资源进行商业化运营,商业变现的效率应该比现在这样要高得多,已经有很多大佬都劝过我,别再免费输出给那些永远也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草根创业者了,即使输出了,他们也不一定感恩。

但我自己知道,微信公众平台于我而言,就是维系和扩大社交圈的一个工具,所以这个内容创作输出的过程,于我而言,并不能直接以商业逻辑来衡量。

所以,对我来说,内容付费就是把原来手中的生产工具做了升级而已,这个新功能就是为了帮我区分哪些人喜欢哪些内容,甚至哪些人的价值观是跟我比较合,这样就能区分出哪些是值得交的朋友。

如果我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结合我十八年来在行业内积累的经验,很认真的创作了一篇可读性还算不错的文章,读者只需要花几分钟时间就可以看完,但就是因为这篇文章设置了一个6块钱人民币的付费门槛,读者就放弃了这篇文章,那我觉得有两种可能:1、这篇文章对该读者来说没价值,确实不是该读者感兴趣的内容,他觉得这几分钟时间和几块钱人民币都是不必要的浪费;2、文章对用户有价值,但用户还没有养成在互联网上为内容的价值直接付费的习惯。

对于上述这两种情况,我觉得付费阅读的门槛设置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功能。

对第1个情况来说,本来这篇文章对于该读者就是可读可不读的,干脆就别浪费时间了,而且既然他判断该文章没有足够的可读性或者阅读的必要性,也就意味着,即使他读了,他也没有必要与作者之间产生什么连接,即使连接了,也未必是对作者有价值的连接,这就是很多人提到的,付费阅读可以挡住很多看完后在评论区骂人的喷子,这些喷子就是我说的这种情况下的极端表现。

对于第2个情况就更简单,既然用户还没有养成付费阅读的习惯,微信现在就是要升级之后,让用户逐渐养成付费阅读的习惯——大家在看网络小说的场景中已经早已习惯了付费阅读,那为什么在可能更有实用价值的自媒体内容上不愿意付费?我觉得这真就只是个习惯问题而已。

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了,绝大部分数字化的内容都已经有了版权保护的解决方案,现在你去任何一个音乐平台上听歌,都会遇到付费才能听的作品,我们最初都是习惯了免费MP3时代的那批人,但现在也都明白,盗版时代是回不去了,原因就是盗版的成本越来越高,今天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付费阅读,就是为文字工作者的创作进行了一次版权保护能力上的升级,这是必然的趋势。

在传统媒体时代,文字盗版的成本并不高,但也要比现在的互联网盗版成本高得多,毕竟互联网首先降低的就是内容拷贝成本。现在,最初用于打破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壁垒的技术,终于开始回归,开始保护内容的生产者,这应该就是产业发展的一个宿命。

没什么不好,我坚决拥护。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