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电影院及零售业解困,刻不容缓

2020-02-21
这些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很差,急需政策扶持。

4DD6F0C97CBEF8F85A4966F4C91BD50A.jpg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qspyq2015),作者Toto,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至今,电影院以及很多零售行业基本处于停业状态。作为人流密集性业态,这些企业什么时候可以重新开业?恐怕要等到疫情完全消除才有可能。而这些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对解决就业、拉动消费贡献巨大。同时,这些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很差,急需政策扶持。

现在这些企业的生命可能和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一样,是以天数计算,而不是以月甚至季度计算。如果不尽快稳定,企业会倒下,员工会失业,非常需要中央统一协调,安定企业家人心,财政、银行、税务、社保等等部门应立即联合行动,对症下药,破解危机。

目前零售消费行业的困境

首先,包括电影院在内的零售消费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2019年第三产业占我国GDP比重接近54%,第三产业也提供了近一半的城乡就业机会。

以电影院为例,截至2019年底,全国有1万多家电影院,每个电影院平均提供50个就业机会,全国从事电影院行业的服务人员达到30~50万,加上相关上下游企业,比如保安保洁、设备零食采购供应、工程物业修理保养、电影制作发行等等,影响的人群达到100~200万。其他零售服务行业,包括餐饮、旅游、健身等等涉及的就业人口就更多了。

对零售行业而言,春节等节日消费对全年的营收至关重要。这些年智能手机互联网的发展,把很多消费场景引导到线上,淘宝、京东、拼多多影响到线下实体店,饿了吗、美团影响到餐厅,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影响到电影院。高企的租金和人工成本日益蚕食着实体经济的利润。而春节前后,家人团聚,社交行为还是会以线下消费为主,很多消费零售企业10~20%的年收入、利润和现金流来自春节长假前后。2019年春节长假一周全国票房达到60亿,达全年票房640亿的约10%,二月份全月达到103亿,将近全年票房的1/6。

2020年的春节原本是内需消费,特别是电影院行业的黄金档期。

2020年初,中美贸易谈判第一阶段协议达成一致,人民币汇率稳定回升,民众对新一年有了新期盼。七部国产电影《唐人街探案》《中国女排》《囧妈》《姜子牙》《熊出没》《急先锋》《紧急救援》等共同组成了“史上最强春节档”,业界普遍认为2020年春节档可以超过2019年同期票房至少10~20%,一个月可以达到120亿元。

2019年美国的票房收入为113亿美元,约合780亿人民币。中国到2019年底已经拥有近7万块银幕,远超美国的4万块银幕,成为世界第一。美国人均观影次数2019年为4次左右,中国只有1.2次,市场潜力巨大。如果没有新冠疫情,2020年中国票房超过美国达到世界第一很有希望。

突发的新冠肺炎给了零售业特别是电影业沉重的打击。大年二十九,武汉封城,春节档电影纷纷宣布撤档,各地电影院停业,何时开业听候通知。春节档全国只有极少数电影院还开业,只能放映上映多时的老影片,同期票房只有100万出头。2月14日情人挡的电影也撤挡了,2月8日奥斯卡颁奖仪式后原本计划上映的获奖电影《1917》《婚姻故事》《小妇人》等等纷纷延期上映。隔离在家里的观众在这个漫长的假期被迫使用线上消费,购物、游戏、流媒体等消费娱乐更加转向线上,原本就竞争激烈的零售消费尤其是电影院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包括电影院在内的零售消费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财务危机。目前绝大部分零售企业除了超市之外,都没有营业。餐饮超市还可以送外卖,电影院则完全没有任何收入,还要照常支付租金、人员工资社保以及银行利息等等,光租金和工资社保两项成本就占到票房收入的1/3左右,加上银行利息,如果持续2个月颗粒无收,很多企业都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当下对企业的扶植政策

对消费服务行业中中小企业的扶植政策,首先是在态度上进一步明确对民企的产权保护,尊重法律,尊重产权,给企业家进一步增添信心。民企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企业家奉公守法,按章纳税,提供就业机会,对国家社会人民是有贡献的。单靠国家队不可能提供那么多就业机会。只有企业家有信心,才会积极想办法,应对目前的灾难。

国难当头,绝大多数企业家都和国家站在一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哪怕没有能力捐助,只要在这个时候尽量维持企业存活,维持员工稳定,就是给国家做贡献。很多员工也都表示愿意少拿工资、迟拿工资,和企业共度难关。其实每个企业都是企业家一点一滴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只要有一线希望,哪怕砸锅卖铁,谁都不愿意放弃。但是如果信心不足,他们就不敢继续投入,不如断腕止血,关门大吉。

其次,对企业的扶植一定要立竿见影、切合实际、行之有效。各地政府已经纷纷出台了很多措施,初衷是好的,但是算完账,对企业帮助不大。而且往往有些政策出台了,到了基层落实不了,执行部门没有操作细则,企业只能继续等着。希望能够多听取不同企业的建议,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出台的政策真正可以实际操作。企业当下最需要解决的是租金、人员成本、利息和税费。

零售企业特别是电影院都是从商场租借场地,尽管有不少商场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减免房租,但是基本只是一个月左右,杯水车薪。况且还有很多商场业主本身也有资金压力或者其他考量,减免租金对他们来说也有压力。有些商场的大业主委托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租户,收取租金,物业管理公司无权减让。能否由政府出面统一减免租金,直到疫情结束恢复营业为止。同时政府按照合同核准商场的损失,加以补偿,或者采取金融方面的贷款展期以及利息补贴等措施,减轻商场物业的负担。

在人员成本方面,在企业恢复营业之前的社保是否可以不交,而不是缓交?之前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是否可以全额返还?对于目前没有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可否给予员工工资30%左右的稳岗补贴?目前各地政策不一,很多地方返还失业保险要参考之前半年到一年企业的员工流失率,而餐饮、电影院等服务行业的特点就是一线员工大多是农民工、流动人口,还有不少是90后、95后,本身就不稳定,离职率高,如果一刀切的话,很多企业不可能达标,拿不到失业保险返还。

另外,很多新开业的餐厅、电影院由于营业时间短,达不到要求,拿不到稳岗补贴。其实对于连续缴税、缴纳员工社保的企业,特别是连锁性企业,应该有特殊政策,即便在某地新设的门店也应该可以拿到当地的补贴。同时应该在政策上鼓励员工共享,生产自救。

目前盒马鲜生、沃尔玛等超市企业急需员工,招不到人,愿意短期招募闲在家里的电影院或者餐厅的员工,为此支付工资并提供商业保险,这样可以保证员工有一定收入,暂时不能开业的电影院或者餐厅也可以减轻人员负担。

但是除非电影院或餐厅和其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其员工去其他企业短期工作,出现工伤事故或者感染病毒也还是要原来公司承担责任。这类情况需要有关部门统筹协调,灵活处理,明确责任,才能在非常时期让企业和个人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

在银行贷款方面,消费服务行业的中小企业一直是受歧视的,尽管多年来,中央政府一直表示要扶植“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等等,然而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为了风险控制,还是要有担保或物业抵押,对于租赁场地经营的零售物业来讲,获取银行贷款根本没可能。通过信托、ABS、设备租赁等方式得到的资金成本都在10%以上,大多是3年的短期合同。如今企业家面临的问题就是借钱维持还是干脆关门,尤其是何时恢复营业还不知道。央行应该出台有关措施,要求金融机构在企业恢复营业之前,对企业的现有贷款以及其他金融工具给予展期,同时减免利息。

增值税的减免只适合于生产企业,对没有什么进项税抵扣的服务性行业没有实际帮助,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要等到恢复营业有了收入才有效果。如何挺过目前这个没有收入只有支出的阶段,只能靠实际的财政补贴。电影院行业每年都要缴纳5%的票房收入作为电影专项基金,这部分基金在灾情如此严重之际,应该全部返还给电影院,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研究制定长期战略,保证中小企业灾后修养生息,稳定发展

首先,要切实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消费服务行业,积极提供各种政策扶植。如果放任线上企业盲目扩张,全社会完全实现线上消费,商场和实体店将产生大量失业人口,造成人际交流疏离,影响国家税收,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如何鼓励线上线下融合,扶植实体经济,扩大就业,需要政府协调,各界共同努力。

第二,企业税费的减免刻不容缓。特别是人员成本,社保成本占到员工成本的40%以上。劳动法规定法定假期员工上班要支付3薪,这个政策保护的是制造企业的员工,保证他们在法定假期的休息时间。而消费零售行业,例如影院、餐厅、旅游等等越到假期越忙,和制造企业完全不同,这样的企业会在淡季给员工调休,让他们有机会休整。劳动法在这方面的规定是一刀切,忽视了各类行业的不同特点,大大提高了消费零售企业的用工成本。

第三,简化政府办事流程,提高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减少企业经营的隐形成本。目前任何一个实体店开业,都要经过工商、消防、卫生等等机构层层审批,定期还有各类检查,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尤其遇到政府举办大型活动等等,安保宣传等措施也会对企业经营有不少干扰。

第四,对以前经营状况和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发放长期低息或者无息贷款,切实给予企业资金方面的支持。

第五,加强行业监管,优胜劣汰,确保公平竞争。消费服务类企业也有鱼龙混杂,个别企业浑水摸鱼,不正当竞争。比如有些电影院经营不规范,偷漏瞒报票房,这类企业对制片发行公司隐瞒数据,不分或少分票房,成本低,往往挑起价格战,恶性竞争,如果放任不管,不仅打击了合法经营的电影院,也侵犯了制片发行公司的利益,对这类企业应该坚决打击,淘汰出局,实行终身禁业。

第六,扩大开放,简化电影放映内容审批,允许引进更多的外国电影,给予制片公司更多创作自由。目前在审查制度和进口电影配额限制下,每年电影院可以放映的国产片大约400~500部,进口电影100多部。而北美电影院可以放映的电影有2000多部,日韩和中国香港电影院可以放1200多部。如果引进更多电影,可以吸引更多观众,提高电影院收入,提高国家的税收,但现在很多电影和国内的电影院无缘,想看的观众到网上找盗版资源。这既不能真正限制观看,又助长了盗版,还影响了电影院的正常经营,减少了国家的税收。

中国电影院行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不仅银幕数量达到世界第一,音响放映等硬件设备也远远优越于老旧的欧美电影院。但由于配额限制,很多优秀的外国电影不能引进,很多创作人员受到限制,没有足够的内容,电影院也无法很好生存。就好像我们有装修硬件一流的餐厅,但是没有足够的菜品可以供应。而且,由于菜的选择比较少,又是统一供应,所有的餐厅在同一时间都是供应同样的菜。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观众的口味不一样,要允许更多数量的电影放映,让不同地方、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观众都能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目前疫情也影响到制片公司,很多剧组不能按时开工,而电影创作有周期性的,目前的空窗期有可能影响到下半年甚至明年的电影发行,有关部门也需要考虑给予制片公司相应的政策,帮助他们疫情结束之后尽快复工。

总之,新冠肺炎对我国消费服务行业,特别是电影院行业的打击非常沉重,恳请有关部门积极应对,提振企业家信心,及时有效地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同时希望国家扩大改革开放,尊重法律,尊重市场规律,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保证中小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为中国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秦朔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