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巨头游戏

2020-05-30
智慧城市今年几岁?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新摘商业评论,作者裴一多。

2013年的芝加哥,一个神秘的独裁组织通过中央控制系统ctOS掌控了芝加哥全城,所有人的秘密,银行账户,通话内容,和人脉。

黑客艾登•皮尔斯在一次侵入ctOS机密部分并失败后,ctOS通过反监控找到艾登,并致艾登7岁的侄女死于“车祸”。艾登从此踏上复仇之路。

这是育碧出品的单机游戏《看门狗》中的一组剧情。游戏的最精彩之处在于主角可以利用ctOS系统来查询芝加哥全城的任何一项数据,包括车辆、卫生、安全、照明甚至居住其中的每个个体。

这款游戏的背景,恰是当下大兴土木的互联网项目—智慧城市。

对于这个偏向G端的互联网项目,每个角色有不同的感知。对于人们而言,能感知到的是基于各种app进行的数据登记和查询;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它们出发的起点是基于智能改造的万亿蓝海;而对于政府而言,这更是等同于一张数据化的成绩表单。

城市,这个在人们繁衍生息过程中自动生成的单元体,开始以独立个体的身份出现在互联网的主场之上。但更能感知到的是,对于大象的转身需求,没人有足够强的自信。

疫情是最好的侧写。相较于十年前的非典而言,尽管如今互联网科技早已今非昔比,但相似的结构是,在风雨来临之时,智慧城市仍然形如一张大网,被突如其来的压力冲到千疮百孔,无力迎击。

一个问题是,智慧城市到底行不行?

镜头转到国外,在里约热内卢,IBM辅助建立了中央控制中心,和《看门狗》中的ctOS功能相仿,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虚拟的全城监视景象,在里约的今天已经实现;2014年7月,芝加哥艺术学院设计出“智慧路灯”,致敬《看门狗》游戏,芝加哥仿佛正在变成游戏芝加哥。

但在国内,智慧城市应该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子,特别是在被疫情验证过后的当下,这个问题还需要新的答案。

更可以理解为,潮水过后,才是智慧城市的新开始。

智慧城市“真伪”命题

智慧城市今年几岁?

不妨先对它作一个时间的侧写。其实,早在2011年,上海、南京等城市就已经继IBM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之后制定了相关的发展规划。

一年后,官方正式定调,在2012年的11月,住建部正式颁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智慧城市至此上升为国家层方针政策,次年1月首批90个试点城市通过申请。

从资历来看,智慧城市如今已年近9岁,在一眼万年的互联网世界里,妥妥的“老人”一枚。

资历足够,那制约发展的难道是弹药?

不然,甚至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它是有名的“财富大亨”。以最近两年的一组数据来看,前瞻产业研究院在2018年发布的《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智慧城市规划投资达到3万亿元,建设投资达到6000亿元。

既有足够丰富的阅历,又有挥金如土的筹码,为什么智慧城市如今还是没有走出自己丰满的路子?

问题出在模型身上。对于企业而言,尽管弹药充足,磨刀霍霍,但智慧城市的本质却是数据,可以理解为,只有保证数据的通达,才能将一系列基础设施串联起来,真正地应用到场景里,比如,若是想实现城市安全的体系建设,大量储存在公安系统的“黄金数据”才是建立这个体系的必要血肉。

有必要对G端数据作一个解释,大量储存在政府、公安等部门的数据被称为G端数据,同时它也被称为是“数据里的黄金”,代表着数据的准确性以及重要性,同时也更是C端、B端个体行动的具体映射。

显然,这些数据不是说拿到就可以拿到的。其间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内部分体制的不通达,尽管在资金和政策上有所倾斜,但政府部门对于企业的考校和数据的把控仍然处于相对严格的程度,所以就造成了“智慧城市”概念大火,但在过去的几年里,真正落地的场景却少之又少。

这点无可厚非,从G端来考虑,对数据的分发要保持绝对的掌控,而面对前几年智慧城市处在风口之上的飞猪现象,无不昭示着,下场的玩家很难成为数据安全的最佳防线。

什么是真伪命题?可以理解为,从大趋势来看它的主基调是正确的,但就当下而言,它的潜在指标,尚未成型。

跑得快,更要跑的稳健,这恰是智慧城市最有特点的发展路线。

TO G生意的切蛋糕“姿势”

该怎么切智慧城市这块蛋糕?没人有过准确的答案。

但能够肯定的是,这个蛋糕确实足够大。一组简单的数据是,根据IDC预测,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将达到1894.6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89.2亿美元。

如果你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给出的一个对比是在2023年智能音箱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仅为60亿,而智能音箱,更是被称为智能家居的最直接入口。

感知到这个市场的盘面有多大,就能更好地理解如今各个互联网巨头打破头都要入场占坑位的现象。

不过,这也是一个有门槛的罗马竞技场,如上文所说,企业既要有能保护数据的能力和背书,还得有能用好数据、不浪费数据的底气,一个形象的比喻是竞技场里需要的是专业知识过硬、听命令的武警战士,而非在野拳场上大战四方的勇士。

坑位被迅速填满。目之所及,华为、腾讯、阿里、京东、平安……你能感知到的巨头企业,都已成了这个战场的参赛队员。

不过,各家的姿势不尽相同。

不妨给各家下一个比喻,如果把华为看作是根正苗红的正规军,志在用硬件实力来拿下战场,那么腾讯就相当于深谙作战策略的炮兵部队,通过强有力的产品模式来攻城略地。而阿里更可以视为早早动身的集团军,实力最强,正面战场的势能也最大,京东和平安可以看作是突袭的侧翼部队,以技术路线切入,进而落地到智慧城市的场景中来。

尽管在如今的战场上,各家的推进方式都不尽相同,但都可以理解为各家都保持着稳步推进、泾渭分明的状态,偶尔的争夺标的在所难免,但各自的发展空间都有着很高的天花板。

这也对应着智慧城市现有的格局,即尽管入场的巨头玩家不少,但各家目前的策略仍然是遵循“从大到小”的模式,即通过打造标杆化的一二线城市进而展现输出自身的复合能力,为自己形成强有力的背书。

就当下而言,不论是平安、华为、京东等本身就有TO B基因的企业,还是腾讯等转型B端的巨头,在TO G的领域各家都是同一起点,基于技术和产业的储备也并无差别,不论是从业务侧切入,还是从技术端形成尖锥点,每个巨头尽管下场的姿势不同。

显然,在互联网C端红利渐消的当下,所有人的举刀切蛋糕的目的都具有一致性:秀肌肉的同时,拿下TO G/B高地。

巨头的拼图游戏

对于智慧城市,市场上流传着一个颇为形象的比喻,即智慧城市的建设更等同于一个拼图游戏,尽管各家不能拿到完整的拼图图纸,但却可以占据拼图一角。

基于此的一个背景是,智慧城市的各条线路更等同于不同的支线,很少有企业能够在每条线路都有自己的推进,对大部分企业而言,更多的定位是几个板块的集中。

外界有明显感知的有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生活……可以理解为,这几个方向更等同于较大的拼图板块,蛋糕足够大,切入的落脚点也足够明了。

以智慧交通为例,企业在具备足够的图像识别和AI能力之后,便可以和相关部门合作,依托固有数据打造落地的解决方案,如平安与深圳共同打造的预约出行项目。

同时再如腾讯和广东市的合作,依托自身的技术和政务数据的开放,双方共同打造了政务领域的标杆型案例——数字广东;再如医疗领域,在这次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搭建过程中,智慧医疗模式被充分应用,AI辅助诊疗、远程会诊、远程病房等等,都彰显着医疗板块的升级需求。

更可以看作,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生活这四个板块是更具落地难度和技术考验的城市场景,而企业一旦在这些领域做出成绩,无疑是对自身城市建设能力的最佳例证。

从某种程度来看,这也恰是近些年政务、医疗等领域企业扎堆竞争的原因,而这也成了企业造声势的最佳背景板。

不妨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行阶段性的划分,如果说最开始互联网企业未曾参与的时期是1.0的蛮荒时期,那么如今企业在政策的刺激下争相进场便可以视为2.0的拼图时期,各取所需,力争上游。

流量对应着改变。外部拼图游戏的进展同样也在驱动着企业内部的架构调整,能够感知到的是,不论是腾讯还是阿里,抑或是华为、京东、平安等巨头企业,智慧城市都已经成为一块单独的业务体系,各家大致模式别处无二,即以底层技术为中台,进而通过业务侧的触达来对应不同的场景和落地,形成不同领域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如火如荼的拼图游戏中,速度、资源、实力共同决定着身位的前后,这个战场的成绩,和之前的并无太大关联。

枪响之后,都是赢家?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智慧城市等新型的基建项目正在成为越来越热的话题,而这些新趋势共同构成了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大潮。

但问题在于,枪响之后,都是赢家吗?

其实不然,根据德勤的一份报告统计,在全世界正在建的1000多个智能城市中,中国就有其中的500个,占了一半。

速度完全不代表着质量,例如韩国的松岛现在已经沦为“智能鬼城”、武汉1.75亿元智慧城市项目烂尾,甚至在这次疫情之下,不少打着“智慧城市”标签的城市原形毕露,在疫情“质检员”的真枪实战之中,数字化系统如果漏水大网,根本无法承担“守门人”的角色。

这或许能给市场带来一个更为深刻的思考:该怎样建立智慧城市?未来的智慧城市应该是怎样的?

著名未来学家托马斯·弗雷的一个说法是,在未来,智慧城市将具备63种“新技能”,而每一项技能的终端都是基于压力测试的起点。

更可以理解为,企业迅速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无可厚非,但更应该对产品进行承压测试,只有真正应对地了压力,才能构建起足够强壮的“城市大脑”。

在英国,布里斯托是当之无愧的智慧城市“领头羊”。

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布里斯托市推出了一项名为“Bristol Open的”的项目。这个项目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城市运营中心”,通过建设光纤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布置传感器,在市中心建立了三个涵盖了城市生活各项信息的高速网络,其中信息包括能源供给,空气质量或是交通状况,真正从居民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全程智能基础设施的假设。

尽管发展场景不同,但从当下来看,这也恰是如今中国智慧城市最应该补齐的短板——以人为本,技术为王。

只有将产品和业务的起点定义到人身上,产品的最终形态才能称得上成功,也就更能愈加完美地嵌入智慧城市的拼图之中,形成人—产品—人的系统闭环。

这一切恰如莎士比亚的世纪发问:没有人,何以城?或许当城市和企业能够共同意识到这两点时,智慧城市的道路才算真正开启。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