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更多的连接——简评华为与高通的和解

2020-08-01
世界需要更多的连接,我们也需要在内心里,朝着连接的方向不断努力。

图片来源:图虫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秦朔,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昨天高通(QCOM.US)宣布,在7月和华为达成了一项和解以及一份长期专利授权合约,包括和华为部分专利的交叉授权(即高通可回购华为某些专利)。高通预计将因此在截至9月底的下一季度中,从华为一次性获益18亿美元,包括过往的和解费用和今年上半年的专利授权费用。

简单说,就是华为向高通补缴18亿美元专利费,一次性付清,今后也会继续向高通支付专利授权费用。

这一消息令高通股价昨日大涨15.22%,收盘价为107.19美元(前一日为93.03美元),市值达到1209亿美元,一天上涨了160亿美元。

昨日美股三大股指中的两大都在微跌,纳斯达克指数微涨0.43%。显然,高通的上涨不是因为大盘因素,而是因为和华为的协议。

高通CEO莫伦科夫表示,随着和华为签约,高通已和全球所有主要手机厂商达成多年专利授权。“这笔交易未来将带动营收大幅增长。双方的协议是业务发展的积极成果,我们很高兴看到问题圆满解决。”

高通的业务主要是芯片生产和专利技术许可。由于美国政府限制,华为仍被禁止购买高通芯片,但通过授权,华为终端可以使用高通的某些无线技术专利,这将有助于维护华为终端在市场上的高端形象。

高通首席财务官在回应分析师提问时说,高通正在努力寻求方法,能将产品销售给包括华为在内的所有下游厂商,“但目前没有可汇报的进展”。

华为与高通有非常复杂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双方都有大量通信领域的专利,华为在5G标准专利数量上排名世界第一,但高通在智能手机技术的基础性专利方面有相当优势。华为通过和高通进行交叉专利授权,可以降低核心授权专利的费用,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5G方面,华为要和爱立信、诺基亚等设备商竞争,要和苹果、三星以及国内手机厂商竞争,也需要和高通合作。高通CEO去年底表示,虽然有说法认为华为和高通在5G领域进行PK,但两家公司并不会分隔开来,华为和高通需要合作,才能让5G发展。

而从竞争角度看,高通曾是华为手机芯片的重要供应商,但华为并未放弃自己的研发,特别是立足长远必须考虑“备胎”,以麒麟芯片为标志,芯片自研取得重大突破,由此也必定会降低搭载高通芯片的比重。有数据显示,高通芯片在华为手机和其他设备中的份额已从过去的24%下降到大约8%。

华为和苹果一样,也一直在与高通的专利许可协议进行斗争。华为曾在2019年年初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高通涉嫌损害智能手机零部件竞争的起诉中出庭,提供证词:高通曾威胁要暂停芯片供应,除非华为继续支付技术许可费。

既合作又竞争,和而不同,斗而不破,这种关系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巨头之间关系的常态。

苹果与高通也是欢喜冤家。苹果处理器离不开高通基带,苹果不用高通转用英特尔基带后,信号问题十分严重,影响了口碑和销量,而高通也需要苹果这样的大客户保证销量和利润。尽管苹果不满高通的收费模式,高通也不满苹果拖欠专利费,诉讼不断,但去年4月双方最终选择和解,在全球范围内放弃所有诉讼,签订了一份为期六年的授权协议,自4月1日起生效。

企业一切行为的最终指针,是利益。和解的含义,就是互惠互利,而不是只遵从单方面的意志。巨头之间能实现和解,其实也反映出,没有任何一方是弱者,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力量,都在做全面、长期的权衡,最后实现某种均衡。此时的均衡未来也许会打破,那就继续博弈,在彼此的力量消长中寻找新的均衡。

华为与高通的和解,置于中美贸易摩擦和目前的中美关系背景下,有什么启示呢?

首先,我们看到,中美企业之间存在重要而巨大的合作空间。

华为与高通的和解不仅是企业利益的再平衡,也再次表明了华为一贯尊重知识产权的态度,同时还释放出了一种信号,即华为至今仍在努力和美国企业加深合作关系,而且是长期化的。尽管美国政府对华为的打压不可能通过华为和高通的和解来解决,但这种和解对于美国的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会有建设性影响。如果企业间合作更多,经贸压舱石的作用更大,就会推动双方关系朝着挂钩而不是脱钩的方向演化,并为其他方面的协商谈判创造条件。

其次,美国的技术与中国的市场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耦合关系,应该努力让这种耦合延续、深化而不是割裂。

有识之士都明白,如果经济脱钩,将是双输的结果。美国需要认识到,中国的市场规模很快会超过美国,中国目前每年的经济增量(GDP乘以增长率)已经比美国大,因此美国企业和中国挂钩,就是在和全球增量最大的一块市场蛋糕——不久后也将是全球最大的一块市场蛋糕——挂钩。脱钩意味着告别最具成长性的“快力量”,这种代价将是无比高昂的。

而对中国来说,在复杂创新领域,在支持高质量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若干核心能力方面(如CPU、设计软件和操作系统、飞机发动机、关键材料等),目前还有很多差距。如果硬脱钩,中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转速会变慢,层次可能下降,而且开放式创新的养分也会减少。更重要的是,如果脱钩,中国的出口经济将遭遇重大不测,中国企业现有的全球化利益将大大下降,在海外的经济活动的不变成本将全部压到国内来摊销,企业生存条件将极大恶化。这种严峻性是很多不熟悉企业实情的人们往往容易低估的。

因此,无论中美,真的出现大的脱钩,都将是不可承受之痛。不可承受不是说活不下去,而是说代价太大。千万不要被那些“无所谓,大不了倒退十年”的言论所误导了。

“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不仅要关注“国内大循环”,同时还要注意“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如果国际循环受挫,不能促进国内循环,那么国内经济、就业等等都会出问题。

从ICT产业的角度看,今天全球仍然有接近50%的人口没有接入互联网,没有使用数字技术,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中国的“新基建”计划,仅在5G领域未来5年的投资就可能超过1万亿人民币,并拉动中国数字经济增长15.2万亿人民币。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中国和世界需要更多更好的连接,不脱离,共同促进技术进步与发展,由此才能带来更多智能和更多创新。

世界需要更多的连接,我们也需要在内心里,朝着连接的方向不断努力。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