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批发市场从哪来,又将走向何处?

2020-08-17
农批市场正逐渐向智慧农批发展。

编者按:本文为专栏作者沙水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1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社会出现了物质交换的需求,由简易的以物易物逐渐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交换的品类也不断扩展,由基本的生存资料扩展到消费资料,但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常常难以进行直接的商品交换,或者找不到对于需求的匹配,要进行交换花费的成本太大,后来便有了专门承接双方交换的中间商,以及固定的交换场所,由此而产生了专门向生产者直接购进商品,然后再转卖给其他人的商业雏形,这就是批发市场的前身。

02

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到了近代以来,批发商业逐渐有了批发、零售之间的明显分工,产生了一种不与消费者直接发生关系的商业形态。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空间和集散上的不对称状态持续扩大,致使批发商业所组织的商品流通,往往要通过不是一道甚至多道以上的商业环节才能完成。

商业部门内部分工的发展成熟化,批发商业逐渐分为产地批发、销地批发以及游转在这两类批发中间的中转地或集散地批发。也是一种专门从事批发贸易穿插在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零售商之间的中间商业。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在于通过商品买卖,把商品从生产者手中收购进来,然后再将其转卖给其他有需求的生产者或零售商,挣取商品地域价格差。

据国家工商部门统计,2000年全国农批市场增加到4387个,比1991年增长1.9倍;年成交总额3350.9亿元,比1991年增长20.9倍;平均每个农批市场的年成交额增加到7638.0万元,比1991年增长6.5倍——无论是农批市场的数量还是单个市场年成交额,均呈快速增长态势。

中国已逐步形成跨区域、大范围、多品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承担起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的主要任务。农批市场成为中国农产品大流通的枢纽,其在农产品市场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03

伴随着农产品批市场的快速扩张,很快这种野蛮生长的无序性开始弊端初现。很多地方政府实施“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行业准入门槛低,农批市场开始出现过热发展、恶性竞争的现象。市场的基础设施设备差,简漏的交易厅交易棚随处可见,其中不少还是马路市场。批发市场仅具有农产品集散和价格形成的基本功能,再加上管理的粗放,多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现货交易,交易方式落后。此外,市场的规划不合理、设计欠科学、规划粗放、硬件基础设施简陋,尤其缺乏冷藏保鲜设施。

近现代的农产品批市场仍绝大多数是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整体管理理念落后、服务功能单一,农批市场更像是租摊位的“大集市”,“脏乱差”成了普遍现象,在管理现代化、食品安全、环保、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等功能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中心环节,是解决买难卖难、缓解城乡产出供需矛盾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每年有超过70%的食用农产品,经由遍布全国4100余家农产品批市场进行流通。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快速膨胀,一些城市的功能也重新定位,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由于基础设施差、功能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与新时期的城市发展严重不适应,甚至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04

在政府的推动下, 农批市场正逐渐向智慧农批发展,以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农产品信息、数据、物流、配送、仓储、冷链、质量安全溯源等为核心,而构建起的基于农产品进销存+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管理+物流配送+仓储服务的应用整合平台。不仅能实现集标准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智慧农批新市场体系,同时也可以适应未来时代发展、城市发展,有利于百姓生活安定、国家民生智能化建设。

国内这几年数字化经营管理方兴未艾,增速很快。就垂直行业服务来说,主要集中在金融、医疗、教育、电商、物流等行业,服务农林牧副渔行业的数字化进程相对迟缓。农批商户的数字化管理主要集中在进销存管理、在线支付结算、财务管理、电商交易系统等方面,而适宜于农批行业的数字化工具十分缺乏,预计,以快乐阿凡提app为代表的农批数字化经营管理服务将会成为农批商户辅助经营管理的标配,未来将成为主流。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