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我眼里的希望

2020-08-17
世界上的事情,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对事情的解释。

图片来源壹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冯仑风马牛,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8 月 12 日,2020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武汉特别峰会顺利召开。在论坛闭幕演讲环节,冯叔做了演讲,题为「我眼里的希望」。风马牛整理了冯叔的演讲内容,分享给大家。

演讲|冯仑(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这是我在「疫后」第二次来到武汉。我发现,很多企业都在探讨疫情对企业环境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种看法。一种比较悲观,觉得这个事情,全世界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虽然我们中国已经控制住了疫情,但是经济到底恢复得怎么样?而且自己的企业也面临很大压力,所以相对悲观。

另一种看法,就是注意到了很多比较乐观的因素。我是属于比较乐观的。所以,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想法,就叫做「我眼里的希望」。

同样一件事情,搁在不同人身上,在不同的场合,判断都非常不一样,但是企业家面对任何一个灾难,任何一次困难,看到的永远都是希望。这是由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角色,我们所处的竞争环境所决定的。

我举一个例子。2001 年,「911 事件」导致纽约世贸大厦将近 4000 人死亡,这些人都是华尔街的精英,美国的精英。一年以后,我们参与了大厦的重建。有一次,我和一位银行家去考察。一方面,他帮我去跟金融界的一些人谈,来支持我们做这个事。另一方面,他又偷偷告诉我,「老弟啊,这事恐怕还是不能做。」我问为什么,他说,「这么小的一个地方,4000 人没了。这个地方就是个坟场。今后谁来租这个地方?」

这给了我一个特别的刺激。我发现,世界上的事情,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对事情的解释。比如说丧事,庄子有一套解释,于是他要唱歌跳舞,有的人有别的解释,所以哭天抢地。行为的不同,关键在于脑子里的解释不同。

我也要寻求一个解释,我找了经济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我就问他们一件事情:面对这样一个灾难,未来人们在这个地方究竟会怎样生活、恢复和重新确立看法?

特别有意思,经济学家普遍都不看好,因为他们算账,按照当时的房租、就业情况,没法算这个账。但是社会学家、研究灾难的专家都告诉我,「没问题,你可以继续做。」我问,「为什么?」他们说,「不管多大的灾难,大体上,过 15 年人就忘完了,过 20 年,一代人之后,这个事就没有了,你就不要害怕了。」

去年,我们在纽约的项目开业,他们的解释也得到了印证。同「911事件」之前相比,整个纽约下城地区的房租不仅没减少,反而涨了 15%,旅游人口多了至少一倍。对我来说,这个经验很重要。于是,面对这次疫情,我就有了经验,从疫情发生的那天起,我就坚信这个事很快会过去,所以我们的企业,我们在做的事情一刻也没有停止。我觉得这是对灾难的一个理性看法。对房地产来说,每一块土地下都可能有白骨,特别是城市,每一个地底下都可能埋藏着很多悲伤故事,但不妨碍人们在这上面进洞房、喝大酒。

解释以外,验证希望的第二件事是现实。

大家知道,房地产行业最近已经恢复到疫前的水平。武汉现在最高的房价,有一个项目卖到 5 万,西安也有项目卖到 5 万。各地的住宅市场基本上恢复到疫情以前的水平。这才用了多少时间?如果 4 月份算结束疫情,到现在才 3 个多月。

最近,三亚居然出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法到国外旅游了,很多人憋了几个月以后想出来透透气,就往三亚跑。我昨天听说,郭广昌董事长旗下的一个物业,亚特兰蒂斯,一天的营业额是 700 万人民币,大家可以想象火爆的场景。现实已经给了我们信心。

还有一件事也很有意思。刚开始复工的时候,很多人说,疫情之后,到民政局办离婚的人最多。后来我们做研究,就发现疫情对家庭生活也带来两个极端的反应。凡是房子较小,住得比较密,在传统的住宅环境下,闹矛盾的比较多,离婚的比率比较高。凡是房子相对比较大,通风环境比较好,设施比较好,这样的家庭感情反而更好了。

有一个企业家朋友说,「赶紧上班,再不上班我就爱上我老婆了。」为什么这么说?过去他比较忙,一直在外面出差,不怎么在家,太太也不管他几点回来几点走。疫情这两个月天天朝夕相处,他们的感情又回到了初恋时候的样子。现在他出差的时候,老婆一直要送他到楼下。也就是说,房子的大小,实际上对疫后经济恢复的走向有很大关系。

所以我们认为,疫后房地产住宅市场,包括总量、产品结构都将有很大的改进,而且健康住宅会成为下一个住宅类产品的重要的产品。这也是希望,或者说现实中乐观的地方。

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在最近不断地出状况,我们身边也有很多 20 年、30 年的企业,遇到一些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反过来想,我们也得找到活下去的依据。我们要看,在过去什么样的企业活下来了,什么样的企业在挣扎,什么样的企业遇到了不可抗拒的坎,最后牺牲了。

我们发现,活下来的企业大体上就是六个字:简单、专注、持久。反过来说,没有活下来的企业,不是简单,而是复杂;不是专注,而是动作很多,这样一下那样一下,做了很多事情;不是持久,而是短促。

所谓简单,是业务模式简单,公司治理简单,企业价值观简单,政商关系简单,一定都要简单。这一轮出现状况的,相当多的企业,政商关系复杂,公司的业务模式复杂,公司的治理结构也复杂。举一个治理结构非常复杂的例子,公司里有夫妻关系,又有情人关系,还有同学关系,还有发小,还有领导的子女,这样一个公司怎么治理?此外,有的还有超级股东。公司治理搞成这样以后,最后会把家里边的矛盾变成公司的矛盾,这样的话,公司最后也会出问题。

所谓专注,就是把一件事做到精益求精,把一个项目、一个产品做到让人感动,让人无可企及,让人叹为观止。比如说谭木匠,一个做梳子的公司,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今天活得很好,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企业。但是,我们也知道,有的企业20年里不断变换姿势,但活得并不轻松。所以的话,姿势太多,快感就少。

所谓持久,就是把一件简单的事,用时间来证明你的正确,用时间使你具有能力,用时间让人感动,用时间积累你的所有的优势。

很多企业家之所以能够在疫情期间表现杰出,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企业有 20 年、30 年的积累,在这样关键时候才能爆发出他们的能力,并承担责任。

如果你想要眼里有希望,我觉得,你的企业就必须要简单、专注、持久,这样就可以有希望。

还有一件事,叫外部环境。大家知道,企业在竞争当中,每天都会遇到外部环境的挑战。

什么环境条件?无非就是市场环境、体制环境、文化环境。市场环境我就不讲了。体制环境是过去 40 年变化最多的。多到什么程度?1993 年以前,关于赚钱的法律,我们国家一个都没有。1993 年到现在,全国人大通过的跟赚钱有关的一级法律已经超过了 230 几个,其中能够抓人和治死你的法条有 1200 多个,这还不包括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各种文件、所有的领导的讲话、批示,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法律,地方法规,等等,这都是我们的环境。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企业家怎么样能够让自己的企业不断穿越这些制度变革,最后活下来?当然就需要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的方法,按照市场经济方法,坚持企业产权清晰、治理正确、治理准确、治理有效,同时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好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达成自己的使命。这种与时俱进,这种自我变革,自我要求,自我更新,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接下来,我们又有了「内循环」的环境。在「内循环」的经济下,如果不坚守我们刚才讲的企业产权独立,公司有效治理,公平竞争、法治的环境,那么企业就可能由有希望变成了没希望,在新的环境当中就可能存在不了。

总之,一个有希望的人,其实就是看到了未来的人,看到了理想的人。

我们开玩笑说,「理想是墙上的美人,现实是炕上的媳妇,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墙上的美人变成炕上的媳妇。」我们还有一件工作,就是要把我们眼里的希望变现。什么叫变现?就是把我们的对市场的认知、对产品的认知、对商业的认知、对体制的认知,最终通过我们的经营行为获得现金的回报。要把这些认知都变现。这件工作叫什么?叫投资。所以我们今天来到武汉,非常高兴,我们一起投资武汉,重仓武汉,就是眼里充满希望,心里期待所有的行为在未来能够变现,让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变成正确的决定。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